永嘉之乱使50年西晋王朝降于刘汉
司马炎:神灵啊,“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
司马炎在建立西晋的就职演说中,追尊司马家族的先辈们为先皇帝,态度很诚恳、很认真。大臣们恭恭敬敬,仪式非常隆重,仿佛自三皇五帝以来,只有他们这一代人的思想才是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仿佛他们的身后即将出现一个千年太平的世界。可以说,当时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晋武帝司马炎的帝位仅仅向后安稳地传了一代。隔过惠帝司马衷,到了怀帝司马炽的时候,晋朝大乱,连皇帝司马炽本人也成了刘汉王朝的俘虏,以奴仆的显贵身份整天为刘汉皇帝刘聪端茶斟酒,揉腰捶背。
是什么造成了西晋建立之后,社会很快动荡不安呢?一个主要原因,是司马炎自以为高明。他总结了三国曹魏时期的一些政治教训,认为曹操过于独揽朝政、摒弃达官贵族,从而使朝廷常常处于孤立状态,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于是,司马炎开始实行利益均沾的策略,大肆分封王侯,企图以此来调动达官贵族维护朝廷利益、主动为朝廷出谋划策的积极性。由是,西晋重演了西周的悲剧。
想当年,年少的司马炎同学学习非常刻苦,为人忠厚,别人都认为他“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发委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后来,司马炎担任晋王,“下令宽刑宥罪,抚众息役”,得到了百姓的赞同。再后来,司马炎逼迫魏帝退位,自己做了晋朝的皇帝,这时,他仍旧“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始终觉得曹魏政权太独断了。于是,规定了六条选拔人才的条件,“一日忠恪匪躬,二日孝敬尽礼,三日友于兄弟,四日洁身劳谦,五日信义可复,六日学以为己”。一时间,天下欢呼,广为赞许,“晋德既洽,四海宅心”。
这个时候的司马炎依旧没有满足,他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威望和声誉,进一步追求“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的境界。于是,司马炎开始分解皇权,分封诸侯王——公元265年冬,一个宏大的祭祖场面出现了,令人震撼。刚刚建立的晋朝“设坛于南郊,百僚在位及匈奴南单于四夷会者数万人,柴燎告类于上帝”。
那个时代还没有麦克风,不知道“数万人”是如何听得到皇帝声音的,也不知道匈奴南单于等少数民族代表是如何听懂司马炎的河南温县口音的。总之,“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的司马炎在先帝祖庙前,不仅分封了27个同姓王,连同过去被罢免官职的,不论何种原因,全部官复原职;现有在职的“文武(官员)普增位二等”,传说封侯者多达500多人。同时,司马炎号召全国百姓以和为贵,天下太平,要求“除旧嫌,解禁锢……捕、债、宿、负皆勿收(不再追究)”。
这是西晋历史上的一个细节。这个细节既体现了司马炎与众不同的思想,也为西晋后来的发展埋下了祸根。
司马炎“慈悲为怀”的想法,是后来社会加剧动乱的基础。司马炎“放而不能收”,致使分封的王侯权力过大,终于酿成了自相残杀的悲剧,直接导致了西晋王朝政权的不稳定。过度分封王侯——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是一连串的因果关系。晋怀帝司马炽,就是在永嘉之乱中被刘聪俘虏的。司马炽的被俘以及被杀,源于当时的战乱;当时的战乱又源于司马家族的内乱;司马家族的内乱,更多的原因是司马炎过分容让王侯,让王侯们不仅自己拥有官员,而且拥有军队。
司马炎的天下太平思想是十分超前的,空想的成分太多,可以说是脱离了时代发展的现实。不久,加上司马炎自己生活腐化,达官显贵和百姓怨声载道。公元273年,司马炎下令在全国禁止婚姻,为他一人选美,充实后宫。这还不够,公元281年,司马炎迫不及待地下令把攻占东吴俘获的原来东吴皇帝孙皓的后宫嫔妃5000人调入他的后宫。
很多大臣敢怒不敢言,只有中书令太子太傅贺邵上书劝谏说,“今国(家)无一年之储(备),(百姓)家无经月之蓄(粮),而后宫之中坐食者(嫔妃及仆人)万有余人”,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司马炎根本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完全忘记了当初建国时的想法。司马炎还发明了一种史上最牛的临幸嫔妃的方法——自己乘坐山羊拉的小车,满后宫转悠,山羊停在哪个嫔妃门前,他就进房临幸。
有一次,两个大臣公开比富,司马炎不仅没有制止,反而觉得很有意思,将皇宫的珍宝悄悄资助比赛失利的一方,鼓励他们继续比富。司马炎的行为,完全偏离了开国皇帝应有的勤俭矜持的生活态度。
司马炎一定认为,把土地和百姓都划分给了诸侯王,由他们治理足够了,哪里还用得上皇帝操心。他没有想到,分封的诸侯王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就拼命削弱别人的势力,以致战争迭起。终于有一天,开始了西晋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整整打了16年。这16年,使西晋初期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僵局,也使更多的外姓人“揭竿造反”,自立为王。加上自然灾害频繁,这种尴尬局面,是继位的晋惠帝难以遏制的。于是,晋朝就这样稀里糊涂发展了下去。
公元312年晚春,刘汉皇帝刘聪的大军攻陷洛阳,俘虏了皇帝司马炽和众多大臣。刘聪是谁呢?
刘聪是匈奴族人,匈奴北单于刘渊的第四子。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当时有匈奴、羯、氐、羌、鲜卑五个民族居住在中原地区,历史上称为五胡。刘聪年轻时常游历于洛阳京城,广结名士豪杰。西晋经过八王之乱以后国力衰弱,晋怀帝永嘉二年,匈奴贵族刘渊在汾河流域起兵,自称为汉王。公元310年,刘渊病笃,刘聪杀死太子刘和,夺取皇位,掌握北匈奴汉国军政大权。刘聪时期汉所统辖地区东止太行山,南越嵩山、洛水,西到陇坻,北至晋阳,实行胡、汉分治政策。
刘聪大军攻占洛阳后“焚烧宫庙,逼辱妃后,吴王晏、竟陵王桥、尚书左仆射和郁、右仆射曹馥、尚书闾丘冲、袁粲、王绲、河南尹刘默等皆遇害,百官士庶死者三万余人”。三万多人被杀后,繁华的洛阳城在一把大火中成为一片废墟。这是继董卓之后,洛阳城又一次被烧。
八月,刘聪大军攻陷长安,随后,长安城再覆洛阳城的厄运,陷入火海。皇帝被抓,晋朝上下一片混乱。晋朝逃亡的大臣们有很多投奔了长江以南的琅琊王司马睿。“长安遗(留)人(百姓)四千余家奔(逃往)汉中”。
作为俘虏的司马炽一定不会意识到,他的今天其实可以溯源于祖先司马炎的“勋德光于四海”的宽柔思想。
司马邺:行酒洗爵。真不是我想干的工作
公元312年春节,刘汉王朝皇帝刘聪大会宾朋,庆祝胜利。刘聪命令司马炽换上青衣,逐个为客人行酒。与司马炽一起成为俘虏的侍中庾珉备感屈辱,竟然当场号哭起来,刘聪大怒,命人将庾珉轰了出去。
刘聪当众羞辱司马炽,让司马炽十分难堪。刘聪说: “你过去当豫章王的时候,我去拜访你,送给你柘木做的弓,还有银质的砚台,你还记得吗?”
司马炽声音颤抖着说: “臣下当然还记得。只是,很遗憾当时没有认出您的龙颜。”
刘聪又问:“你们司马家族就是好斗,现在自相残杀到这个地步,不是等着别人来收拾你们吗?”
司马炽说:“陛下的大汉政权顺应天时,我们自相残杀就是为大汉扫清障碍,这正是天意啊。我们如果不自相残杀,陛下如何能得到天下呢?陛下是奉天意而为之。”
刘聪大笑,非常高兴,竟然当即选了一个自己宠爱的小贵人刘氏,赏赐给司马炽做了妻子。
在史书中,刘聪是以高学历的流氓出现的——文武双全的刘聪不仅杀害哥哥,还与父亲的皇后单氏鬼混,一时间为族内人士所不齿。刘聪充耳不闻,看到太保刘殷家两个女儿、四个孙女都是天姿国色,于是不分尊卑长幼一并纳为嫔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聪也算开了先河。
司马炽被俘后受尽屈辱,愤懑交加,不久在汉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被杀死,当时才30岁。司马炽一定想不到,四年之后,侄子司马邺同样被俘,比他还惨,不仅要为刘聪的宾朋斟酒,而且在刘聪出恭方便的时候,还要站在旁边为刘聪拿着马桶盖。
司马炽的侄子司马邺(司马炎的孙子),当时从洛阳的战火中逃到了荥阳,中途不断遇到逃亡的大臣,于是,大家跟随司马邺一起前往长安。司马邺坐着牛车,一路颠簸,几经山贼盗匪的侵扰,终于来到了荒凉的长安,重修庙宇,继续称帝。
晋愍帝司马邺发誓要向刘汉政权报仇,收复中原。几经拼凑,晋愍帝组织了三路大军进攻汉国。东路由司马睿亲率进攻洛阳,西路由司马保率秦、梁、雍三州大军清剿长安外围的汉兵,北路发幽、并二州大军进攻刘汉都城平阳。但是,三路大军先后战败,报仇的设想化为了泡影。
灾难过后的长安城百废待兴,司马邺一帮人只能勉强度日,维持晋朝门面。司马邺在给江南琅琊王司马睿的诏令中,透露了自己的担心:“今幽塞穷城,忧虑万端,恐一旦崩溃。”司马邺知道,贫穷荒寂的长安城是难以长久坚守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