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太宗的晚年之困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可是,如此英明的君主,在晚年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难解的政治困局之中。这个困局就是“接班人问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位的继承是采取嫡长子继承制的。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所以,他是当然的太子,在理论上是日后大唐的接班人。可是,随着儿子们慢慢长大,李世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在几个儿子中,他更加喜欢魏王李泰,原因是李泰爱好文学,更有治国之才,而太子李承乾则脾气暴躁。李世民对魏王李泰的偏爱使得魏王党形成,威胁到了李承乾的太子地位,于是,太子党和魏王党开始在贞观后期展开斗争。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李世民的第五个儿子齐王李佑突然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谋反,这场叛乱虽然很快就被平息,可是在随后的审查中,却连带出太子的谋反计划。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竟然谋反,这对李世民的心理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最后,李世民处死了参与谋反的大臣,将太子李承乾贬为庶人。
太子李承乾被废,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大唐的接班人应该是魏王李泰了。如果真的这样,问题也还不算复杂。可惜,李泰的情感作秀太“过”了。他为了让李世民早日立自己为太子,对老爸展开了情感攻势。一次,他扑到李世民的怀里,动情地说:“老爸,如果你立我为太子,我当上皇帝后,就会把我唯一的儿子杀掉,以便日后将帝位传给我的弟弟李治。”李世民很感动,就把这话转述给了大臣,意在替李泰“拉票”。可是,大臣褚遂良看出了破绽,他指出,李泰的说法不符合常识,因为人伦之情从来就是父子亲过兄弟的。李泰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为了骗取太子地位而已。等他当上皇帝之后,怎么可能为了弟弟杀死自己的儿子呢?同时他还提醒李世民,如果非要立李泰为太子,要事先安排好晋王李治,否则李治日后就不会安全。
一番话说到了李世民的痛处,这位英明的帝王流下了痛苦的眼泪。当年,自己的皇位就是靠残杀兄弟夺来的,李世民实在不想让儿子们重演兄弟相残的悲剧。万般无奈之下,他于贞观十七年四月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李治“仁厚”,日后当上皇帝也绝对不会杀害自己的兄弟,这一点李世民是确信无疑的。可是,李世民对李治并不满意,因为李治过于懦弱,缺乏治国之才。对接班人的不满意,加上此前两个儿子谋反所带来的毁灭性的心理打击,让一代明君李世民倍感人生的悲凉与无奈。无限愁苦之中,他的理性也随之丧失。他想要长生,开始吃丹药,结果却适得其反。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他因吃丹药而中毒身亡,年仅52岁。
作为一代帝王,李世民可以成功地治理国家,开创大唐盛世,可是作为父亲,他却无法从自己的几个儿子中选出满意的接班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不仅仅属于唐太宗李世民,它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政治强人的宿命。秦始皇、汉武帝、明太祖、康熙大帝……这些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晚年的时候都被这个“接班人困局”弄得身心俱疲。这其实是一个制度困局,只要封建专制制度存在,这个困局就无法破解。按照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要求,一代君主仅仅在“任期内”把国家治理好是不够的,他还必须选好接班人,以对自己的身后事有一个圆满的交代。这种要求实在太高了,一个人再“厉害”,也只能对生前之事负责,死后之事他如何负责得了?况且,接班人只能在最亲近的人里选,一旦亲人让他失望,他便倍感凄凉。
那么,这种困局是不是真的就无法破解呢?当然不是。因为在民主政治中,接班人的困局压根就不存在。大家都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一度为他和莱温斯基的绯闻而焦头烂额,可我们从未听说过他为接班人问题而愁眉不展。因为在民主政体中,接班人问题完全是选民们的事,现任领导者无需多虑。这样,一个困惑了中国众多历史明君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了。胡适先生曾经说过,民主是“一种幼稚的政治制度”,因为它吸收大众的集体智慧,并不依赖于个别天才人物;与之相比,“专制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人类事务,因为它要一个人来统治国家,所以,这个人必须是稀世之才”。此言甚是。不过,我们还可补充一句:这个稀世之才还必须在晚年时再选出一个稀世之才来做接班人。这样的要求实在太苛刻了,苛刻到了一代明君(也是“稀世之才”)李世民都无法完成。可见,专制制度是多么地违反常识,违反人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