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史学求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59305
  • 作      者:
    罗荣渠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史学求索》收录罗荣渠先生《现代化新伦》和《美洲史论》以外有关史学理论、世界历史和中外关系史第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论文,反映了作者一生治学的深度和广度,从中可以了解到他对相关重大历史课题的长期探索历程。此外,收入作者谈“五四运动”、精神文化建设、书法艺术和论述古今人物的一些文章,酌收其访观感,展现了一个人文学者的宽广胸怀和审美情趣。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编 史学理论<br>    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br>    经典著作<br>    世界史的研究中有许多“禁区”。造成这些“禁区”的原因很多,我看最常见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世界史的个别论点绝对化,认为凡是经典作家说过的话,即使是只言片语,也“句句是真理”,只能照抄不误。一种情况是把有关国际问题的外交文书和官方言论经典化,认为凡是报刊上公布的正式提法都是权威性的,科学研究都必须按此“口径”办事。由于这两个“凡是”在作怪,世界史研究中的“禁区”比比皆是。 <br>    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br>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9世纪早期和中期欧洲(主要是英国)无产阶级的状况,提出了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理论。无产阶级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一度严重恶化,这是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时期转向机器大工业时期造成的极端严重的社会后果。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明显的事实,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随着近代工业资本主义的胜利和工业化的完成,无产阶级的状况已发生了巨大改变。恩格斯在晚年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改正了“无产阶级的人数和贫困越来越大”的提法。指出:“这样绝对地说是不正确的。工人的组织,他们的不断增强的抵抗,会在可能范围内给贫困的增长造成某些障碍。   ……
展开
目录
  罗荣渠自述(代前言)<br>    第一编  史学理论<br>    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r>    浅谈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关于世界通史教材体系的一个问题<br>    略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的内在联系<br>    我看史学的“理论热”<br>    开拓现代化研究的新领域——评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br>    历史学要关心民族和人类的命运<br>    伟大的变革时代必然会引起社会科学的变革<br>    发展:跨世纪的挑战——近40年发展思潮述评<br>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与现代化的世界进程<br>    <br>    第二编  世界史<br>    关于世界史的体系问题<br>    “奴隶”、“苦力”的血泪史——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的共同苦难<br>    开创世界史研究的新局面<br>    积极推进中国的世界史研究<br>    世界史的新视野: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全球分裂》中译本序<br>    关于殖民主义史研究问题的四点意见<br>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拿破仑的论述——拿破仑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br>    论拿破仑专政和法国资产阶级强化国家机器的历史教训<br>    通向全面战争之路——略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若干问题<br>    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br>    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问题的再认识<br>    日本的战争忧思录——第二次世界大战五十周年访日观感<br>    正视历史,反省战争,重新共建太平洋<br>    面向未来安不忘危<br>    <br>    第三编  中国史、中外关系史<br>    参加十月革命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中国工人红军<br>    关于中苏关系的一批新发现文件<br>    怀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同志<br>    研究辛亥革命要建立在学术基础上<br>    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br>    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探索<br>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时代课题<br>    季羡林、赵宝煦、罗荣渠谈中外文化交流<br>    对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再思考<br>    重新评价徐继畲的历史意义<br>    <br>    第四编  散论<br>    黑山观景<br>    《堂吉诃德》与中国<br>    旅美见闻杂记<br>    也谈知识的“老化”与更新<br>    发扬“五四”超越“五四”<br>    “四为学会”五十周年感言<br>    启蒙治学社会教育——漫谈图书馆<br>    访大干先生故居“摩耶精舍”<br>    台北故宫博物院巡礼<br>    人文忧思的盛世危言<br>    趋新浪潮与回归传统<br>    略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特征<br>    一笔书争分寸功<br>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