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83854
  • 作      者:
    杨栋梁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世界现代化进程无论从国家、地区或全球的角度讲都呈现出一种波浪式的发展,既有高潮又有低谷,既有繁荣也有危机。危机到来之际,往往会带来极大的破坏力,造成历史的倒退,但是,危机也意味着挑战,意味着潜在的新机遇,往往是新转机的到来。因此,研究危机出现的原因和总结应对危机的经验教训、趋利避害,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在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危机的今天,这一课题已成为国际学界、各国政府乃至大众关注的焦点。
展开
精彩书摘
    复合体有两个重要属性。一个是将各个部分连为一体的能量流。人类如果不从食物中吸收能量几天后就会死亡。一个政府不征税也会很快垮台。最后,所有复合体都很脆弱;都依赖于维系相应形式的能量流。一旦能量流终止,他们就完蛋了。但在它们的生存期间,它们也不断经历着我们称之为危机的“接近死亡”的经历。这就是“危机”最基本的含义。各种主要危机均产生于维系复合体的资源和能量流的紊乱。<br>    因此,危机是所有复合体的特征。危机检验各种复合体的复原力。星球核心燃料不足时就会出现轻微危机。当星球核心没有氢激发核聚变反应时,星球大危机就爆发了。那时,驱动热能不再流动,星球就解体了。不过,有时星球具备惊人的复原力,甚至能抵御大危机而复原。星球瓦解如此暴烈以至其内核产生超温度并开始新核聚变反应,将氦自身转化为新元素。此后,该星球就可以再活几百万年了。所有复合体都有危机,而且如果它们有足够的复原力,它们就能幸免于重大危机而继续以略加完善的形式存在下去。当然,迟早,它们都会面对一场无法幸免的危机而“死亡”。我们的太阳大概40亿至50亿年以后就要死了。我说不好到那时我们人类是灭绝了呢,还是变得太厉害了以致我们不再认为我们的后代是人类了。作为人类,我们的复原力到底有多强呢?这是每次重大危机都给全球史学家提出的一个难题。<br>    复合体嬗变的另一个方面也与这个讨论有关。天体物理学家埃里克·查松指出:如果复合体依赖能量流,那么就可以通过计算维系其生存的能量流“密度”来估计其复杂性。①查松已经大体上估算了不同复合体内特定物质量每秒钟的能量流。他称其为“能量密度”。其收获显著:生命实体比无生命实体更为复杂(一只苍蝇远比一个星球更为复杂);因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当代全球人类社会似乎就是我们所知的最复杂实体。的确,当今全球人类社会可能就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实体之一。这对于所有有兴趣研究这个奇异物种的学者而言,无疑是个惊人的重大结论。
展开
目录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危机及其经验教训<br>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危机及其经验教训”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br>    富人崛起——当前危机分析<br>    全球危机与史学的全球化——大历史与感悟当前危机<br>    当前全球危机背后的真正危机<br>    百年一遇的大危机<br>    最近的美国金融混乱:繁荣、新奇、善意的放大器<br>    环境危机的历史考察:以往教训与未来对策<br>    G.D.H.科尔和纳菲尔德社会重建调查(1941-1944年)<br>    四次技术革命与中国现代化之路<br>    现代化发展史的批判性思考<br>    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演化的经济学分析——对次贷危机的另一种解释<br>    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失衡<br>    对日本昭和经济危机的再解读<br>    日美金融危机比较:成因、对策与教训<br>    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再反思<br>    从“奇迹”到危机——墨西哥现代化转型的经验教训<br>    近代东北亚海域海难救助机制的特点及其意义<br>    从世界历史视野看经济危机对西方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的影响<br>    公元1000年以来的全球失衡与全球危机:无中心整体研究<br>    <br>    全球史、地区国别史<br>    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br>    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城市环境改造运动<br>    韩国反美主义研究的现状与前景<br>    英文提要<br>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出版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