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纪录片音画采集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67256
  • 作      者:
    李晓峰,沈庆斌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晓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电影方向博士研究生。有多年在电视媒体工作经验,部分作品获国家级奖项。2003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后,开始指导学生从事影视实践并担任广播电视专业采、编、写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课程有:“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纪录片创作”等。指导的DV作品多次获全国、省级奖项,本人在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DV作品比赛中,获“最佳指导教师”称号。2006年5月,组织主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DV影像艺术节”。著有《影视创作方法通论》,学术文章见于《现代传播》《电视研究》等。
  沈庆斌,原南京电视台专题部编导,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电影方向博士研究生,江苏教育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学学会会员。曾经在纪录片《郑和下西洋》(该片获2006~中国十佳纪录片大奖,2007年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20年精品节目奖)、人物传记片《邓颖超》(该片获第九届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片学术大奖)中任助理编导,在百集文化系列片《金陵文脉》(该片获2004年全国城市电视台节目评比一等奖)中任编导,在纪录片《一个村支书的日记》中任责任编辑(该片获2004年江苏省电视“金凤凰”优秀电视纪录片一等奖),发表的学术文章见于《电视研究》《中国电视》。
展开
内容介绍
  《纪录片音画采集方法》立足于影视摄像、编辑的基本理论,有选择地吸纳电视采访与电视编导的理论、电影叙事理论、蒙太奇理论等影视相关理论,将影视声音与画面采集、后期剪辑与制作作为一套视听语言系统从整体上进行审视,同时对纪录片制作中的方法进行提纲式的归纳,从而完成对纪录片创作的有深度的理论揭示。好莱坞电影创造了一个视听奇观,也引领了当下纪录片追求视听刺激的潮流。于是,一直困扰纪录片理论与创作的另一个问题又重新引起理论界的关注:真实还是虚构?故事片和纪录片作为电影艺术的两大分野,其关系是复杂和微妙的。电影也正是围绕着“真实与虚构”、“再现与表现”一直交错纠结地发展着。正如我们常说的“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那么纪录片在视听语言运用上究竟应该走向何处?“视听奇观”是否适合纪录片?《纪录片音画采集方法》正是结合以上问题,从纪录片“视”与“听”两个通道切人,从纪录片“视”与“听”的记录和“视”与“听”的表现两个方面展开对纪录片创作的探讨的。《纪录片音画采集方法》在深入分析纪录片视听语言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对个人化纪录片进行了深入研究,在DV创作逐渐普及、影像越来越趋向个人化的今天,《纪录片音画采集方法》对以DV方式进行纪录片创作的作者来说,更具启发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纪录片的声音采集方法
  第一节  选择一只话筒
  一、认识话筒的类型
  泼辣的动圈式话筒。这种话筒对温度变化、一般性的碰撞、过载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在卡拉OK、广播、电视现场制作等方面被广泛使用。但它的灵敏度并不高。
  敏感的电容式话筒。电容式话筒频响宽,灵敏度高,非线性失真小,瞬态响应好。也是电声特性最好的一种话筒。同动圈式话筒相比,电容式话筒对物理震动、温度变化及输入过载敏感得多,但用于接收离声源较远的地方产生的声音,质量往往比较高。其缺点是防潮性差,机械强度低,价格稍贵。
  一般来说,电容式话筒常用干电池供电,虽然这个电池可以使用较长的时间,但在外出拍摄时,包里一定要带一些备用电池。许多采访就是因为缺少了这块小小的电池而失败。
  温和的带式双向话筒。和电容式话筒的敏感度和质量一样,带式双向话筒制作的声音“较温和”,经常受到歌手的喜爱。电容式话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于室外,带式双向话筒不同于电容式话筒,只能用于室内。
展开
目录
序拍摄与观察
第一章 纪录片的声音采集方法
第一节 选择一只话筒
第二节 话筒的分类
第三节 控制音量电平
第四节 控制噪音
第五节 声音透视
第六节 技术细节

第二章 画面采集
第一节 学会使用光线
第二节 学会利用色彩
第三节 构图的基本形式
第四节 运动改变了影视的时空

第三章 纪录片创作方法要点
第一节 制作流程
第二节 纪录片中的戏剧性场景如何形成
第三节 纪录片实拍中异常因素的处理
第四节 纪实短片的制作要点
第五节 纪录片:一种观点的表述方式
第六节 精品纪录片赏析

第四章 纪录片听觉语言建构:同期声的使用
第一节 声画关系中的同期声
第二节 同期声使用对声画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同期声与声画关系研究
第四节 “声声关系”——电视研究的新课题

第五章 “视听奇观”语境下的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好莱坞化倾向
第二节 再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使用
第三节 纪录片的声音叙事——以张以庆作品为例

第六章 个人化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个人化纪录片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个人化纪录片的基本属性
第三节 个人化纪录大师及其作品分析
第四节 对个人化纪录片发展中的问题思考
附录中国纪录片作品总目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