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早期香港电影史:1897-1945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85138
  • 作      者:
    周承人, 李以庄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和探讨了1897年至1945年的香港早期电影史,作者重新梳理史实,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确认及阐述了电影传入香港的时间,布拉斯基催生香港电影的角色,黎北海对香港早期电影的贡献,罗明佑在内地、香港电影中的地位,战时南来影人壮大香港电影事业的功劳,以及沦陷时期香港影人不屈不挠的气节等。
展开
作者简介
  周承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参与创办舞台美术设计系;后调珠江电影制片厂,任美术工作室主任、时代动画公司副总经理。为多部故事片担任美术设计,其中《与魔鬼打交道的人》是中国第一部全用实景拍摄的影片,获中央文化部政府奖。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电影人物”栏目中,是“人物专访”的50位中国电影人之一。著有《舞台美术知识》、《电影美术导论》;编有《论电影美术》。
  李以庄,曾任教于中山大学,1980年在该校首开电影理论课。著有《电影理论初步》及用蒙太奇理论分析中国古典爱情诗的《诗词新解——闺情》。1982年起自费研究香港电影,1986年提前退休,全力投入香港电影的研究及修史工作。1999年应香港《亚洲周刊》邀请,担任“20世纪中文电影100强”评委(两岸三地共七名评委)。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应邀担任“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及“中国电影百年百佳优秀演员”评选委员会委员。
展开
内容介绍
  电影何时传入香港?香港最早摄制的电影是哪一部?谁是真正的香港电影第一人?……
  本书重新梳理了香港电影诞生和早期发展的历史:确认电影传入香港的时间,阐述美国人布拉斯基如何催生香港电影,厘清黎民伟、黎北海、罗明佑等人在中国,香港电影史中的地位,并对大时代背景下香港、广州、上海三地的电影交流及相互影响予以回顾。
  周承人、李以庄夫妇,奔波穗港两地近30载,自力自费、锲而不舍地搜集文献,观摩影片,访问影人,考证史实,以“编年+专题”的研究方式,修撰香港电影史。
  2005年,本书繁体字本于香港出版,书中根据史实考证出真正的香港电影第一人是黎北海,确证既往对黎民伟的评价有不实之处,以及对罗明佑重新评价等研究突破,获得港台两地电影界、学术界广泛认同。此次简体字本进行了全面增订,体现出作者最新的研究进展。
展开
精彩书摘
  香港的中国人在文化上,一直是扎根于其母体(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与内地文化思潮息息相应、交流,并依本地情况而演变。如辛亥革命前,香港是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思想的发源和组织基地,变革之风盛行。而在辛亥革命后,内地清朝遗老遗少们流人香港,香港华人社会政治态度与倾向发生了大变化,由赞同和支持革命转向保守。他们还占据了香港中文教育阵地,则影响更大。当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在内地兴起,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时,当时香港中文教学课本仍是《四书》、《明心宝鉴》、《左传句解》等。港英当局汉文视学官余芸就说:“我现在设整维护旧道德,使学生知书识字,必须尊孔读经。”还说,“内地废经,香港读经,香港将成海外邹鲁,行见维持文教,昌明圣道矣。”虽然中国古文也是中国文化传承载体和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符号,但由于前清遗老们以此对内地兴起的新的思想文化进行阻挠、对抗,却使中国新文化运动迟至20世纪20年代末,才在香港逐步开展起来。
  历史由来,香港与内地密切关联,香港华人社会在政治倾向上是进步的或反动的,总是随着内地政局的演变而轮番交替、变化;在经济上,也随着内地经济形势而起伏。历来,香港处于内地的政治避风港和经济的转口港地位。
  香港电影,就是诞生于这块中西文化交汇、交流、交融的土地,并随着这个充满殖民文化的社会的嬗变,而成长、发展。
  诚如香港资深影评人石琪先生曾经评论的那样:“香港……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是迅速接受西方的新东西,西化得比中国其他地方早;但另一方面,香港始终是广东地方,香港人一直没有脱离广东人的地方性格。”
  香港电影的实质是地域性方言电影,是中国地域性电影文化。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香港电影的缘起(1897-1922)
—  20世纪初的香港
二  电影何时传入香港?
电影传人香港的准确日期
三  香港电影放映业的出现
专门放映电影的电影院出现
四  美国人布拉斯基与影片《偷烧鸭》
香港电影催生者布拉斯基
布拉斯基和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
五  香港华美影片公司与影片《庄子试妻》
香港华美影片公司属性问题
影片《庄子试妻》摄制于何年,它是香港第一部影片?
《偷烧鸭》和《庄子试妻》的历史意义
六  影片《庄子试妻》之后十年的发展
七  小结

第二章  黎氏兄弟与香港早期电影工业(1923-1936)
一  香港电影工业开端
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的成立
黎民伟与香港新闻纪录片、风光片
黎民伟与梅兰芳的京剧戏曲片段
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
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的解散
二  香港早期电影工业的挫折
主要影业公司的情况
省港大罢工对香港早期电影工业的沉重打击
三  黎北海与香港早期电影工业的重建
黎北海重建香港电影工业
黎北海与“联华三厂”
黎北海和他的学生们
黎北海的晚年生活及评价
四  香港早期电影工业的再度兴起
粤语片《自金龙》促成“天一港厂”诞生
胎死腹中的“海外联华”
赵树燊的大观声片有限公司
全球影片公司与马师曾
南粤影片公司与薛觉先
卢根与凤凰影片公司
五  小结

第三章  港、穗、沪之间的电影交流(1923~1941)
一  上海、广州、香港
港、穗影界的交流
三代粤剧演员支撑着香港影坛
广州戏剧学子成为香港影坛中坚力量
二  黎民伟、李应生与上海民新影片公司
黎民伟执导的四部影片
黎民伟与李应生分手的因果
复办上海民新影片公司
三  罗明佑与沪、港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
从真光影戏院到华北电影公司
罗明佑从北京“挟策”南下上海
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的成立
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的规模
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的内部体制
国民党对罗明佑及联华一厂的“始拉”
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的最后改组
罗明佑的晚年与评价
四  南移香港之前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
邵醉翁其人与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的成立
家族式企业
生死较量的一场商战
从文明戏起步
源自民间的通俗文化
以创新开拓市场
与市场的妥协
经营重心的南移
天一影片公司与南洋市场

第四章  抗战期间的香港电影(1937-1941)
一  一偶偏安的香港
香港抗战文化的繁荣
国民政府禁映粤语影片的争议
上海影人南下,香港成为中国电影制作中心之
香港文化界和电影界的社团及其活动
二  香港国防电影——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类型片
国防电影的由来与香港国防电影
内地影人与香港影人联手推动香港国防电影
香港国防电影第一个高潮过后
香港国防电影与影界的内部斗争
香港国防电影再掀高潮
三  香港电影类型片的发展
已有类型片的新发展
新出现的类型影片
四香港国语片的滥觞
沪、港合作拍摄国语片
香港国语片受制于上海

第五章  沦陷期间的香港电影(1941-1945)
一  日本电影文化侵略和对香港影界的控制
日本占领军对香港影界强行控制与防范
日本总督部的报道部对香港影人的拉拢
二  香港影人的困苦
香港影人大撤退、大逃亡
《香港攻略战》的开拍
三  小结
香港电影大事记(1897-1945)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附录
一点说明
事实是一切评价的基础——对黎民伟若干史实与评价的再勘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