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龙舟,各有千秋
现代人提起龙舟,几乎都将其等同于一种竞技用的船只。其实,古时候划龙舟的含义很广泛,龙舟的存在历史已经很久远。
因为生活在水边,江河沿线的先民们很早就懂得了如何造船。根据《山海经》记载:“番禺始为舟。”由此可推断最早的船只很可能出自我们岭南先民之手。生活在江河水浒的南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汉书》卷64,严助传),也“善于造舟”。舟楫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据考古学者和民族学者研究,南越人以独水舟穿梭于河川海浪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经出土过划船用的木桨,这一发现说明在七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独木舟一类的原始船了。这些船只可能是古人看见漂浮在水面上的落叶而受启发发明的,西汉刘向的《世本》中就有:“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古人将这些船只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工具,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因此,生活在水边的广东村民,水上交通工具——船的制造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古文献中最早有龙舟记载的是公元前318~前296年战国中期的《穆天子传》,其卷五载:“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注谓:“舟皆以龙鸟为形制。”《大戴礼》中也有“颛顼乘龙游四海”的记载。在原始社会,龙作为先民们想象出的一种事物,是不少部落的图腾。进入阶级社会后,龙渐渐被神化,成为皇家的代表。因此,这里所记载的龙舟很可能是天子的专用船只,就像《大戴礼》所提到的颛顼,就是上古五帝之一。而这种画上了龙形图案的船只,应该就是其他龙船的老祖宗了。
至于广东龙舟,明《天山草堂集》有记载:“粤人习海,竞渡角胜,而大舟比常制犹异,十余年始一举。船广可三丈,长五丈。龙首至尾,金光夺目,叠彩如层楼。上饰童男童女,作仙佛鬼神及古英雄,凡数十事。旋转舞蹈,冒之以幔,数里外望犹可见。”
濒临南海的广东,海岸线长,大小河流星罗棋布,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在南海之滨的南越人已经使用平底小舟,从事海(河)渔业生产。从广州汉墓出土的船模数量之大,形式之多,如有货艇、渡船,还有人货并载的航船,反映出岭南的越族已掌握了一定的造船技术。广东东汉墓出土的陶船,船内分前、中、后三舱:前舱低矮宽阔,篷顶为拱形;中舱略高,成方形;后舱稍狭而高,为舵楼,坡式篷盖,船尾还有一间矮小的尾楼。这种船吃水深,负载量大。适应深水航行,反映出两千多年前的广州造船技术和生产能力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南北朝时期,即5—7世纪,广州已有先进的造船技术,而且最早在航海中使用罗盘。到了唐代(约8世纪),从广州往来于海外各国的船长七八十米,载客六七百人,船舶的庞大、坚固以及运载量之多,都是当时外国船舶无可比拟的,连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中国印度见闻录》中都承认:“只有庞大坚固的中国海舶,才能抵御波斯湾的惊涛骇浪,而畅行无阻。”
长龙与短龙,“鸡公头”与“大头狗”
珠江河网水域线长且曲,作为民间信仰与祭祀敬神用的龙船有着独特的样式。广州地区的龙船,也称“广式龙船”,分游龙和赛龙,其中也分标准龙和传统龙,分长龙和短龙,各种龙船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河网水域特色,各地的龙船形制大小不一,长短亦不一致,各造其适,单是船底结构就分为平底、尖底、梳齿底,并有各种叫法。
以广州地区为例,龙船分为珠江东江水系以及西江水系,两个水系的龙船各有不同称呼。西江水系的龙船,即现在番禺区及广州老城区河涌内所见的细长狭窄的龙船,因龙头造型干练,远看似鸡公,故有人喜欢称之为“鸡公头”,它适合在浅窄多弯的河涌中行驶;番禺区内的河涌尽管分别也有连串东江水系和西江水系的,但当地村民没有这种叫法,只称之为“龙船”,再具体点,就称“长龙”或“短龙”。
短龙,即尖底船,船身短,约二十多米长,在短距离的竞渡中颇占先机。长龙,即梳齿底船,是长达三四十米,能坐四五十人的长龙船,既能经受风浪又能保持较快速度。要指挥这窄长的龙船,旗手必须胆识过人,他们在船头立足的条只有30厘米长,10厘米宽,如果功夫不到家,指挥龙船行进时容易被甩进水中,就会惹人笑话。当然,能够站在龙船前沿指挥的都是些久经风浪的“龙船头”,他们都有一副好身段和好站功。这种“鸡公头”适合在浅窄多弯的河涌中行驶,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河涌行驶时可随时改变方向,如需要掉头,就采用折返式。当要调头时,旗手就向鼓手发出指令,鼓手便令所有桡手同时陕速起身转换一个方向坐下,将船尾当船头,重新向另一个方向划去。只要众桡手步调一致,船体就会行动轻便快捷,且船的一头一尾都置有一名旗手,故船的两边都可以做船头。
而珠江东部水系的“大头狗”龙船,更适合在宽阔浪大的江面上行驶。比如在增城市新塘镇和东莞市珠江水域的龙船就是这种形制。比起“鸡公头”,“大头狗”龙船船身宽阔、平底,驶起来平稳,龙头造型要稍宽胖些。负责指挥“大头狗”前进的旗手要始终站在船头一块宽30厘米、长50厘米左右的木板上,这比站在10厘米宽的“鸡公头”上指挥要舒服得多,但难度也相对要大。 “大头狗”龙船头永远是头,尾始终是尾,如果要调转方向,则由旗手向鼓手和桡手发出指令,将十几米长的龙船在江面上慢慢打圈旋转过来,顺水、逆水、横浪都要小心处理,技术难度很大。“大头狗”龙船主要分布在东莞、增城新塘等地区。
游龙,即平底船,这类船船身宽阔、平稳,速度较慢,适用于趁景表演和探访亲戚。游龙也叫“彩龙”,打扮得花枝招展,船上多布满生花罗伞、鲜花头牌。
广州传统彩龙以颜色花样区分,一般有以下几种:红龙、花龙、黑龙、金龙、五色龙等。红龙,船身红色,间白色或其他花纹;花龙,船身饰有诸多手工绘制的花纹;黑龙,全身黑色的最为常见;五色龙,顾名思义是有五种颜色作为底色,而花纹同花龙一样;另外还有金龙,以黄色为主色,有一些黑色的弧线,看起来像龙鳞,如今比较少见。
龙舟也有大小之分,以划龙舟的人数来分:3~10人划的为小龙舟,船长5~7米;20—50人划的为中龙舟,船长17—23米;60—100人以上划的为大龙舟,船长30米以上;个别还有200多人划的特大龙舟。小龙舟只有桡手和舵手,中龙舟配鼓手和锣手各1人;大龙舟配鼓手和锣手各2人。珠江三角洲一带扒的传统龙舟大多比较长,多为五六十人扒的龙船,如广州海珠区、荔湾区、黄埔区、天河区一带的龙船,大多长达33米,桡手约80人,甚至100人。国际标准龙舟的长度为15.5米,宽度为1.10米。
百年龙舟,深藏大洲
如果说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那么番禺就是镶嵌在这座南大门上的一块闪闪发光的古玉。番禺是中国最古老的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南海郡治。因处番山和禺山之间而得名。番禺的龙船文化历史悠久,明末清初的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就介绍了大洲龙船、沙亭龙船两条番禺龙船,同时描述了当时端午节龙舟会的盛况。“五月时,洪流滂沱,放于百里,乡人谓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上下,日已暮而未散。”除此之外,番禺的大乌龙、黑桡、白桡也是名声显赫,在广州地区无人不晓。
在内陆河网上行驶的龙舟,不但制作巧妙,而且装饰得富丽堂皇。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这样记载出自番禺的大洲龙船:
番禺大洲,有宣和龙舟遗制,是曰大洲龙船。洲有神曰梁太保公。盖以将作大匠,从宋幼帝航海而南者也。公将营宫殿于大洲,未成而没,村民感其忠,祠祀之。每岁旦请举龙舟,覆咬得全阴,则神许矣。许则举,辄有巨木十数丈浮出江中,舟之长短准之,号曰龙骨。自崇祯丁丑以来,请辄不许。辛丑之岁,有泣诉于神者:吾老矣,神今垂许,犹可传之后人,否则此法遂绝矣。神乃许之。船长十余丈,广仅八尺,龙首尾刻画奋迅如生。荡桨儿列坐两旁,皆锡盔朱甲,中施锦幔。上建五丈樯五,樯上有台阁二重,中有五轮阁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杂剧五十余种,童子凡八十余人。所扮者菩萨、天仙、大将军、文人、女伎之属,所服者冠裳、介冑、羽衣、衲帔、巾帼、攏饿之属,所执者刀槊、麾盖、旌旗、书策、佩悦之属。凡格斗、挑招、奔奏、坐立、偃仰之状,与夫扬袂、蹙裳、喜、惧、悲、恚之情,不一而足,咸皆有声有色,尽态极妍。观者疑为乐部长积岁月练习,不知锦幔之中,操机之士之所为也。每一举费金钱千计,神之许以十年二十年之久,盖以惜民力也。龙之口,铁镍镍之。问之神,曰:不尔则雨。
1977年在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大洲村的蔗田中,发现并发掘了这艘美名远扬的大洲龙船,此船华丽壮观,船体全长43.6米,宽4米,船舷板高0.62米,尖头平底,有层楼结构。船内有多个船舱,舱间距离不等。船舷板外部彩绘有诸多龙鳞,由红、黄、黑3种颜色组成。船底部有14处修补痕迹,据此推断此船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船舱内出有铜器镜、簪、耳勺及“康熙通宝”钱,还有陶器,荔枝核、龙眼核、橄榄核、桃核、狗骨等。陶器有罐、碗、擂盆等。其中两件陶罐属明代。瓷器有青花碗两件,其中一件外壁绘花草纹,属明末清初广东民窑产品,另一件内底绘花草纹,外壁绘狮子滚绣球图案,属清初景德镇产品。从结构分析,该船设有楼阁,应不是用于竞渡的船,而是一条纪念性的游乐船。由此,这应该就是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所记载的番禺大洲龙船,建造时间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埋藏时间约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据说,这条船是大洲村村民为祭祀一名忠臣——梁太保公所建造的。梁太保是当年宋帝南逃时的一名随行大臣,姓梁,位居太保的职位。梁太保逃到番禺大洲村,被这美丽的南方水乡所吸引,计划要在这儿为频于逃亡的宋帝建造一个华丽的水上宫殿——龙船。但是,设想没有实现,太保就不幸去世了。村民被梁太保的忠心所感动,于是在村里起了一座庙宇,将他供奉起来,作为神灵祭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