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灯记的台前幕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707925
  • 作      者:
    沈国凡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一样样板戏的幕后故事,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br>  “文化大革命”中江青搞的八个样板戏,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名列八个样板戏之首的《红灯记》曾经历过一场怎样残酷而悲壮的洗礼。<br>  《红灯记的台前幕后》记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京剧《红灯记》从诞生到成为样板的历程,以及围绕它的改编、演出在台前幕后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耐人寻味的事件。
展开
作者简介
    沈国凡,江苏大丰人,1950年7月出生于四川酉阳。10岁丧父,靠土家族慈母养育成人。13岁开始发表诗歌。在海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其中长篇传记《啼血的杜鹃——赵世炎传》、电视连续剧《赵世炎》(与他人合作)、长篇报告文学《中国西部热土上的移民城》、《解读“故事会”》分别获“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全国优秀电视剧奖、“中国脊梁”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江苏省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采写的口述史《共和国大审判——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亲历记》、《以共和国名义判决——审判“四人帮”上海余党前后》、《我所亲历的胡风案》、《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等在社会上产生过强烈反响。曾参加著名的长江漂流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长江之魂》。曾任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文联专职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常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展开
内容介绍
    《红灯记的台前幕后》作者通过采访知情人,搜集了许多珍贵手稿等第一手资料,查阅了“文革”前后围绕《红灯记》的有关文件、讲话。以及关于京剧现代戏、样板戏的研究资料。详尽讲述了现代京剧《红灯记》与电影《自有后来人》、哈尔滨京剧团改编的《革命自有后来人》及现代沪剧《红灯记》的关系,真实地记录了《红灯记》的主创人员对于剧作的贡献,以及由于江青插手《红灯记》而发生的波澜和曲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神秘的赶车人<br>  赶车人被这位满老战士讲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他从身上掏出一个小本子来,借着柴火的光亮,想记下这个故事。<br>  可是,他很快又将那个小本放回了衣袋里,因为他知道自己此时的身份,他不能用笔记下这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而只能将这个故事深地铭记在自己的心里。<br>  这个赶车人是谁?<br>  他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如此感兴趣?<br>    1957年的冬天是寒冷的。位于黑龙江省的北大荒更是朔风呼啸,雪大如席,辽阔的荒原被搅成了白茫茫一片。<br>  在这雪飞冰冻的大荒原上,有一座部队的军垦农场,几排低矮的茅屋被大雪压得喘不过气来,在严寒中打着颤。这里集中关押着一些在那年夏天因“大鸣大放”被打成了“右派分子”的人,平时他们被押着到原野上去劳动,太阳落山后才能回到这些屋子里来睡觉。现在天气太冷了,别说他们无法出去干活,就连那些看管他们的人,都只得整天“猫”在屋子里,这使得这些人也有了一点喘息的机会,得以在屋子里烤火,或在被窝里“猫冬”。<br>  谁也不会想到,在远处的雪野里还有车马在赶路。原来,这是农场派出去拉运粮食的马车,由于风雪太大,拉货的骡子显得十分吃力,身上已浸出了汗水。马车上坐着一个人,身穿老羊皮袄,头戴一顶皮帽,将一双手交叉插在袖筒里,紧紧地搂着一杆长长的鞭子。走不多远,前面出现了一片树林,马车突然陷进了很深的雪堆里,无论他怎么用力向那匹骡子抽鞭子,马车就是不能前进。在这冰天雪地里,如果这样下去,不被饿死也会被冻死的。<br>  这时,赶车人发现在前面不远处有一座小木屋,屋顶上正冒着袅袅的炊烟。他如同发现救星一样,急忙向那座小木屋跑去。<br>  屋子里住着几名守林子的工人,年长的有五十多岁,长着浓浓的络腮胡子。当他听说来人是附近军垦农场的人时,就立即叫上大伙,一同来帮助赶车人将马车从雪堆里拉了出来。看看天色已晚,他们便留赶车人到小木屋里去休息,并告诉他说这样的雪天一个人赶车很危险,由于刚才耽误了时间,现在已无法在天黑之前赶到农场了,不如等明天雪小了一点后再走,回头由他们出面给农场里写个证明,说明情况。赶车人此时已是人困马乏,只得同意明天再赶路。吃过晚饭之后,赶车人同大伙一起围着烤火取暖。<br>  屋外是呼啸的寒风,屋里的木材正“劈啪”地燃烧着。在北大荒漆黑的夜晚,在这间小木屋里,一只酒瓶在几个男人的手中来回地传递着。喝了酒的男人们就开始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那些充满着大东北泥土气息和乡情乡音的故事听得赶车人睁大了眼睛。<br>  络腮胡子的守林人曾经是一名“北满”抗日联军的老战士,他呷了一口烧酒以后,用手抹抹胡子,讲了一个地下交通员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炸毁日军的一批准备运上前线的军火,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内线了解到这批军火的具体存放地点和准备运送的具体时间,于是火速派一名地下交通员,将这个情报送往抗联总部。<br>  这位地下交通员根据事先联系的地址从偏远的黑河来到哈尔滨,住进了联系好的一家小旅店,这家小店位于哈尔滨道外,是一个不会引起日军注意的地方。可是,由于日军不断地搜索和“围剿”,情况发生了变化,负责接头的人左等右等未到,等到第二天时,地下交通员随身带来的钱都已用光,连每天的饭钱都没有了。但是按照地下交通的组织规定,在未见到接头人时,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这个地点的,现在怎么办呢?<br>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这位地下交通员只好饿着肚子等候。为了节省体力,交通员每天只好躺在炕上空着肚子睡觉,到第四天竟饿得昏死过去,就这样一直等到第五天,当这位交通员已经奄奄一息的时候,接头的人终于赶到这家小店,接过了交通员送去的情报……<br>  赶车人被这位“北满”老战士讲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他从身上掏出一个小本子来,借着柴火的光亮,想记下这个故事。可是,他很快又将那个小本放回了衣袋里,因为他知道自己此时的身份,他不能用笔记下这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而只能将这个故事深深地铭记在自己的心里。<br>  这个赶车人是谁?<br>  他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如此感兴趣?<br>    第二章 盼望春天<br>  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他将苦难强咽进肚里,没有悲伤,没有气馁。他利用自己劳动的间隙深入到东北的乡村,深入到一座座茅屋的火炕上,听乡亲们唠家常,讲故事,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收集了大量反映东北抗日联军和革命群众对敌英勇斗争的故事。<br>  他渴望有一天能将这些故事写成电影剧本。<br>  那位对抗联老战士所讲的故事感兴趣的赶车人名叫沈默君,是北大荒某军垦农场的一名“右派分子”。<br>  说起沈默君的名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但如果提起他笔下所写的那些电影剧本,在中国大陆可谓是人人皆知了。<br>  沈默君祖籍安徽寿县,192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78年出任文化部剧本委员会委员兼创作组组长,创作了《台岛遗恨》、《孙中山与宋庆龄》等多部电影剧本。1948年他任华东野战军总后政治部文工团团长,创作了歌剧《叶大嫂》、小说《夫妻英雄的故事》等作品。<br>  1949年底全国解放,沈默君进入第三野战军文化部担任专业创作员。第二年,他与沈西蒙、顾宝璋合作,创作出了新中国最早的电影文学剧本《南征北战》,不久就被搬上银幕,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紧接着他又于1952年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渡江侦察记》。1957年,他与黄宗江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海魂》,后由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著名演员赵丹、崔嵬(北京电影制片厂)、刘琼、高博、王丹凤、康泰联合主演,拍成电影。<br>  正当他雄心勃勃地开始电影创作的时候,1957年那场突然袭来的风暴,使他莫名其妙地失去了创作的权利。于是,他被强令脱下军装,背着时代“赐”给的那副沉重的十字架,被押送到遥远的北大荒接受改造。<br>  北大荒的生活是艰苦的,除了“劳动改造”之外,更让他感到不寒而栗的是没完没了的“思想改造”,是对他所创作的那几部电影的批判。可是,令他感到不解的是,在对他进行批判的同时,这几部电影却仍然在全国各地放映,就连这偏远的北大荒农场,也不时会有放映队来放映,只是影片上再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了。<br>  苦难并没有使年轻的沈默君对生活失去信心,他将苦难强咽进肚里,在自己劳动的间隙深入到东北的乡村,深入到一座座茅屋的火炕上,听乡亲们唠家常、讲故事,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收集了大量反映东北抗日联军和革命群众对敌英勇斗争的故事。他渴望有一天能将这些故事写成电影剧本。<br>  后来东北一个摄制组到北大荒拍片。当他们架好机器,面对辽阔的大地准备拍摄外景时,从镜头里发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走来了一队扛着铁铲的队伍,他们一个个低着头,在几名武装战士的押送下,正朝田野走去。<br>  这镜头前突然出现的人群无形中破坏了画面。<br>  当这队人群走近的时候,摄制组的人都惊住了。有人不觉对走在中间一个腰上拴着草绳的人轻声地叫了一声:“沈默君。”沈默君路过时连头也不抬,走到前面的地里之后,就只顾埋头刨土,片刻之后,从头到脚都是黄土。<br>  看到一个优秀的编剧被折磨成如此模样,摄制组的人都不敢认他。<br>  当时正是全国电影界全力以赴拍摄“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片的时期,摄制组回来后,立刻给有关部门反映这种情况,希望能够解决沈默君的问题,让他出来工作,协助参加献礼片的文字创作。<br>  有关领导听了汇报后沉思很久,犹豫地说:“那可是个‘右派分子’呀!”<br>  急着要人工作的摄制组的人说:“怕什么,我们又不同他多说话。再坏的‘右派分子’只要我们大家都监督好,我们摄制组有这么多革命群众,还不把他给改造过来呀!”有关领导想了想,认为摄制组的人说得对,答应想办法让这个“右派分子”出来参加拍摄工作。<br>  可是事情的解决并不顺利,一直拖到献礼片拍摄结束并播映后的1961年底,沈默君才被宣布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以“继续观察,以观后效”的“监管对象”的身份,被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借调到哈尔滨的文化单位从事文学创作。<br>  此时,背着沉重的精神十字架的沈默君,已在北大荒的军垦农场里整整地“改造”了4年之久。 <br>  ……
展开
目录
序章 在特别法庭上<br>第一章 神秘的赶车人<br>第二章 盼望春天<br>第三章 红灯初亮<br>第四章 南北两盏红灯<br>第五章 中南海召见<br>第六章 “父”与“女”<br>第七章 江青的眼力<br>第八章 烫手的“山芋”<br>第九章 两难的境地<br>第十章 温暖的小屋<br>第十一章 七彩瑰宝<br>第十二章 两个李玉和<br>第十三章 年轻的李奶奶<br>第十四章 三个李铁梅<br>第十五章 “小偷”与“痛说家史”<br>第十六章 江青被感动了<br>第十七章 二进中南海<br>第十八章 求助周扬<br>第十九章 江青又来看戏了<br>第二十章 《红灯记》被冷处理<br>第二十一章 三进中南海<br>第二十二章 江青“被蛇咬了一口”<br>第二十三章 打磨“铜镜”<br>第二十四章 毛泽东看《红灯记》<br>第二十五章 盛况空前<br>第二十六章 获封“样板”<br>第二十七章 敲打敲打<br>第二十八章 “三代人”的选择<br>第二十九章 四处发动<br>第三十章 傲骨铮铮<br>第三十一章 巧取豪夺<br>第三十二章 六根未净<br>第三十三章 与江青“耗”下去<br>第三十四章 追溯历史之谜<br>尾声 不灭的红灯<br>附录 父亲阿甲/符挺军 符丐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