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第一编 “冥冥之中的体味”——宗教乐舞
第一章 原始宗教乐舞
第一节 自然崇拜乐舞
第二节 图腾崇拜乐舞
第三节 生殖崇拜乐舞
第四节 巫和巫舞
第五节 面具与傩
第二章 人为宗教乐舞
第一节 纪功乐舞
第二节 “儒教”色彩浓郁的中华乐舞
第三节 道教色彩浓郁的中华乐舞
第四节 佛教色彩浓郁的中华乐舞
第二编 “倡优支乐列乎深堂”——宴享乐舞
第一章 女乐
第一节 舞
第二节 乐
第二章 “软舞”与“健舞”
第一节 “软舞”
第二节 “健舞”
第三章 大曲
第一节 相和大曲
第二节 歌舞大曲
第四章 “九、十部乐”与“坐、立部伎”
第一节 “九、十部乐”
第二节 “坐、立部伎”
第五章 “队舞”与“乐队”
第一节 “队舞”
第二节 “乐队”
第六章 戏曲
第一节 准备阶段
第二节 成熟阶段
第三编 “山边歌落日,池上彝前溪”——民间百戏
第一章 竞技类
第一节 “角抵”
第二节 蹋鞠
第二章 杂耍炎
第一节 技巧伎
第二节 抛掷伎
第三节 力伐
第四节 幻术伎
第五节 马戏伎
第三章 舞像类
第一节 鸟兽类
第二节 人物类
第四章 歌舞类
第一节 以技巧炫目的歌舞
第二节 自娱自乐的歌舞
第三节 以道具“煽情”的歌舞
第五章 情节类
第一节 “角抵戏”
第二节 “假面戏”
第三节 “傀儡戏”
第四编 “广鲁于天下”——“四裔”乐舞
第一章 先秦时期少数民族乐舞
第一节 原始少数民族部落乐舞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的少数民族乐舞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少数民族乐舞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少数民族乐舞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少数民族乐舞
第四章 五代时期少数民族乐舞
第五章 宋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乐舞
第一节 宋朝时期西南地区纳西族的乐舞文化
第二节 元朝时期的少数民族乐舞
第三节 明朝时期的少数民族乐舞
第四节 清朝时期少数民族乐舞
第五编 “丝绸之路的足迹”——敦煌乐舞
第一章 仙景乐舞
第一节 庄严皎洁的净土——经变伎乐
第二节 流云异彩的旋律——“飞天”
第二章 世俗乐舞
后记
内容摘要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元素,她陪同人类从幼年到成人,从蒙昧到文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时间流程,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艺术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悠悠岁月,涓涓细流,“乐舞”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综合艺术形态,蕴含着华夏民族的深层意识,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心灵的结晶。我国地大物博,多民族、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以及不平衡的历史进程,为我国乐舞文化渲染出一幅与众不同、色彩斑斓的画卷。
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它诞生之初,是“诗”、“乐”、“舞”浑然一体,不可分的。古人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所以,我们称之为诗、音乐、舞蹈,这三个元素在古代是三位一体的。是在经历了相当长一段历史进程之后,才逐步独立分解形成单独的门类艺术。
中华乐舞内容繁多,异彩纷呈,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各具不同的性格和色彩。中华乐舞艺术在原始社会中度过了萌芽、形成期,大致在“青铜时代”趋于成熟,然后在封建社会中进一步发展,从汉至唐,并在唐代达到了最鼎盛时期,自宋以后,随着乐舞的变化而进入转型期。但也不难发现,中华乐舞是一个整体,有着共通的神韵和风貌,且不说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的频繁交流,相互融汇,就是娱人和自娱、市井与宫廷、宗教和世俗……都不乏呈现出你中有我、我有你的形式和内容。
《图说中国乐舞艺术》将中华乐舞分为宗教乐舞、宴享乐舞、百戏乐舞、四夷乐舞四个部分,并且笔者本着对敦煌艺术的痴迷,较为粗浅地形成了第五编敦煌乐舞的部分。这些都是中华乐舞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灿烂的中华乐舞文化,源远流长。从诞生源头的点点滴滴,时疾时缓,终于汇成了无际汪洋。在她漫长的历程中,有潺潺清流,也有急流回旋,但它始终奔腾不息,纵横恣肆于神州大地上,奔向前方,奔向未来。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乐舞的殿堂,将我华夏民族之风采尽收限底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