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泉州南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1058341
  • 作      者:
    王珊著
  • 出 版 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泉州南音》立足从普及的角度全方位介绍南音的发展脉络、现状、特点。它并非着力于南音音乐本体的内涵,从腔韵、乐谱上去描述泉州南音,虽然专业性的深入论述不多,但具备普及性而不失厚重的文化意蕴,对南音基本知识及南音学在社会的广泛传播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该书行文晓畅、简洁通俗。特别是各章节散文诗般的导言与南音素来优雅的气质相契合,读之似已能感受到悠悠南曲从遥远的古代款款而至的风度。该书内容丰富翔实、框架结构稳定、条理线索明晰,对泉州南音的历史概貌、乐器形态、演奏演唱方式、传播与传承以及载体(乐人、乐社、乐事)的介绍和解读细致可感。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珊,女,生于1962年11月,现为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重点学科音乐学学科带头人,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主持创办的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在海内外高校属首创。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学、南音与南音教育、小提琴演奏与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研究7项,出版专著3部,教材9部。发表在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中国音乐学》论文4篇,核心级学术刊物《中国音乐》、《人民音乐》、《艺术百家》等论文18篇。主持的《中国泉州南音系列教程》8部荣获“福建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的“泉州南音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负责主讲的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主持的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分别评为“福建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特色专业”和“福建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泉州市优秀拔尖人才”、“泉州市劳动模范”、“泉州市优秀教师”、“泉州市市直单位十佳青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泉州南音,近年备受政府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享誉海内外。因其典雅柔美,已然在高等学府赢得拥趸万千,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风姿绰约。但泉州南音的文化记忆在民间,文化的根在民间,王珊教授的新著《泉州南音》带着普及南音知识和传播南音曲韵的使命,以期通过通俗简洁的图文读物,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南音、体味南音,这对于南音恢复其民间的亲和力并在民间引发更广泛的文化认同,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泉州南音研究的广泛深入,先后出版过数量众多的泉州南音曲谱曲本集和相关的论文、著作,王珊教授的《泉州南音》是第一部以普及读物的方式来介绍泉州南音的著作。
    《泉州南音》立足从普及的角度全方位介绍南音的发展脉络、现状、特点。它并非着力于南音音乐本体的内涵,从腔韵、乐谱上去描述泉州南音,虽然专业性的深入论述不多,但具备普及性而不失厚重的文化意蕴,对南音基本知识及南音学在社会的广泛传播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该书行文晓畅、简洁通俗。特别是各章节散文诗般的导言与南音素来优雅的气质相契合,读之似已能感受到悠悠南曲从遥远的古代款款而至的风度。该书内容丰富翔实、框架结构稳定、条理线索明晰,对泉州南音的历史概貌、乐器形态、演奏演唱方式、传播与传承以及载体(乐人、乐社、乐事)的介绍和解读细致可感,特别是对南音当代状况及发展的描述客观而全面,加之两百多幅图片穿插其中,图文并茂,使泉州南音的形态更加生动和立体,对于喜欢泉州南音的一般读者来说,读《泉州南音》一书,对泉州南音就能产生较完整和立体的感知。
展开
精彩书摘
    壹  中原雅乐遗泉南  弦歌清曲成乡音——泉州南音的前世今生
    一、“音乐的根”与“活化石”南音
    泉州南音是用泉腔演唱,广泛流行于闽南的泉州、厦门和漳州地区,在台湾及东南亚闽南华侨旅居地也十分盛行的古老乐种,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保存最丰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南音又称“弦管”、“南管”、“南曲”、“南乐”等,古朴秀美的南音在当代社会又有许多响亮而厚重的美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古典音乐的明珠”、“民族音乐的瑰宝”,欧洲的音乐大师称它是“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在大多数外国人眼中南音则是“像仙乐一般神奇美妙的音乐”。
    南音是既可演唱又可以作为器乐曲演奏的,南音的套指,都是有词、有谱,并附琵琶弹奏指法,但多数用于演奏,少数用来演唱,演奏时用四件传统丝竹乐器和一些小打击乐器。正所谓“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当奏起“指”或“谱”(器乐曲)和唱起“曲”来,那古雅悠远的旋律,那委婉怨慕的歌声,常令知音者心弦撩动,思绪万千,难以忘怀。
    1985年“中国南音学会”在泉州成立之时,赵’讽先生提出泉州南音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第一次把泉州南音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吕骥先生则称“南音是华夏文化历史长河冲击层的一个断面”。充分肯定了泉州南音是中国音乐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沉积;田青先生说:“直到听到泉州南音,我才敢下这样的断语:古老的中国音乐,真的一直流传到了今天。”中国台湾学者王镇华先生认为,南管是大生命的音乐——中国音乐还在!刘春曙先生认为南音的艺术风格是“古朴幽雅、委婉柔美”,周畅先生以“特色美、古朴美、雅致美、精深美”对南音的审美价值做了高度的概括。
    ……
展开
目录
壹  中原雅乐遗泉南  弦歌清曲成乡音——泉州南音的前世今生
一、“音乐的根”与“活化石”南音
二、泉州名城的文化底蕴
三、南音传人泉州的历史机遇
四、南音在海内外的传播

贰  琵琶弦索吟不尽  一声拍板几声箫——泉州南音的奏、唱风姿
一、古老的泉州南音乐器
二、泉州南音的“指”、“谱”、“曲”
三、泉州南音的奏、唱
四、泉州南音工义谱
五、泉州南音乐学基本知识
六、泉州南音工义谱直译五线谱
附:泉州南音常用乐语

叁  曲调难得是情韵  梨园场上争绕梁——泉州南音与泉南戏曲相和
一、泉州南音与梨园戏
二、泉州南音与高甲戏
三、泉州南音与傀儡戏和南派布袋戏

肆  寻常陌巷天上曲  四海相闻觅知音——乐人、乐社、乐事
一、乐人
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介绍
二、乐社
三、乐事

伍  南国处处传风雅  几番风雨几度春——泉州南音的传承
一、传统的传承方式
二、民间乐社的当代传承
三、专业泉州南音乐团传承
四、学校教育中的泉州南音
五、泉州南音艺术研究院
六、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