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音乐体裁
海顿的海上风暴——小夜曲
小夜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它是一种常见的特性乐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他于1732年出生于奥地利罗劳村。他的音乐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充满了艰辛和困苦。海顿从小生活在农村,家庭贫寒,他的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以修造马车为生,母亲是个厨娘,为人做饭谋生。单从他们的生活状况来看,似乎与音乐毫无关联,但庆幸的是,虽然海顿的父母亲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却都热爱音乐,这使得海顿从小便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为了学习音乐,海顿6岁时就离开父母到了维也纳。
凭着超人的音乐才华,海顿8岁那年被选为当时施台芳教会儿童合唱团的团员。不巧的是,随着年龄增长,海顿的嗓子发生变声,结果被合唱团赶了出来。从此,海顿流落街头,为求生存尝尽世间的艰难困苦。这是他一生当中最为艰苦的时期,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热爱音乐的信念始终未曾动摇,依旧努力学习音乐,不肯丝毫懈怠。
当时,年少的海顿在维也纳街头拉小提琴谋生,并且开始自己创作乐曲。有一天,海顿的几个年轻朋友打听到著名丑角伯纳登?柯茨的住处,决定在他的窗前演奏小夜曲,要海顿写个曲子。海顿很快谱写了一首曲子,交给朋友们一起去演奏。演奏时,柯茨恰好在家,他被迷人的曲调打动了,非常高兴,走到阳台上大声问道:“是谁写的这样优美的曲子?”
“我写的。”海顿站在窗下回答。
“你写的!那就请上楼来,”柯茨说,“我有句话对你说。”
海顿心情激动,他急忙攀上楼梯,走向柯茨的房间。当他走进去时,柯茨满面笑容地迎接了他,并递给他一些诗稿,请他写一个歌剧。
看着诗稿,海顿有些担心地说:“我从未写过这样的乐曲。”说完,他抬起眼睛,看到柯茨信任的目光,顿觉有了勇气,接着说,“我可以试试。”
于是,他开始创作柯茨交给他的歌剧。当写到海上风暴那节时,问题出现了。海顿从来没有见过大海,无论如何也难以把海上风暴的壮观场景写进乐曲之中。为此,他非常苦恼,不得不去找柯茨,希望他能给予些帮助。可是,柯茨不会创作,也帮不上忙。
两人面面相觑,无计可施。无奈之下,海顿走到钢琴旁边,开始试着用各种曲调来表现海上风暴,但次次都不成功,最后他失去了信心,两手猛地向钢琴一砸、喊道:“见鬼去吧!风暴。”钢琴发出剧烈的震动声。
“就是它!就是它!”柯茨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喊道:“这就是海上风暴,就这样弹下去。”
就这样,海顿创作了一首著名的小夜曲,他也由此受到了音乐界的关注。
就算后来成为了闻名于世的音乐家,就算已经为许多歌剧谱写过美妙的乐曲,但海顿始终忘不了自己在第一个歌剧里创作的海上风暴。
正是小夜曲为海顿开启了迈向音乐殿堂的大门。那么,小夜曲究竟是种什么样的乐曲呢?
小夜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在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流传很广。最早的时候,小夜曲是青年男子在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的曲子,他们向情人倾诉爱情,所以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在吉他或者曼陀林的伴奏下,充满浪漫气息。
作为一种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小夜曲是常见的特性乐曲。所谓特性乐曲,指的是为特定目的创作,或者在特定的场合演出,具有鲜明的不同于其它乐曲特征的乐曲。诸如狂想曲、摇篮曲、随想曲等等,都属于特性乐曲。这种乐曲大多是器乐曲,有乐器演奏,但也有些体裁既有声乐曲又有器乐曲,歌唱与器乐演奏同时进行。
不管是器乐小夜曲,还是声乐小夜曲,都是由一个歌唱性的主旋律构成,伴有模仿拨弦乐器的伴奏部分,效果非常动人。海顿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就是一首典型的器乐小夜曲,整个四重奏也因此有“小夜曲四重奏”的称号。
在音乐史上,有不少作曲家为著名的诗歌谱写小夜曲,从而成为流传不衰的名曲。比如,法国作曲家古诺就曾经为雨果的诗作过一首小夜曲,这首曲子轻柔,曲调流畅,和谐动人。
不畏权贵的李斯特——狂想曲
狂想曲的名称源于希腊文,原来的意思是用轩昂的语调朗诵的一段史诗。19世纪以来,狂想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是指一种感情奔放的幻想曲,常常取材于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或流行音乐的音调。
在19世纪的西欧乐坛,活跃着一位东欧作曲家的身影,他曾以烈火般的激情、雷电般的气势震慑了整个音乐世界,留下至今不灭的光辉。这位作曲家就是李斯特。
12岁时,李斯特准备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就读,他全家人为此特意从匈牙利移居到巴黎,可是,音乐学院院长凯鲁比尼拒收外国学生。李斯特无法进入这座伟大的音乐殿堂接受教育,他只好投靠到作曲家帕耶尔门下,继续自己的音乐之梦。16岁时,李斯特的父亲去世,失去了生活来源,李斯特只好靠演奏、教课谋生,坚持着自己的音乐之路。
10年之后,李斯特将舒伯特的圆舞曲改编成钢琴曲《维也纳黄昏》,引起了著名作曲家舒曼的关注。当时,舒曼在《新音乐杂志》上发表文章评论李斯特:“他幻想般的外貌也掩不住内心如喷火般的情感,从其内部爆发出来的音响,有如巨大废墟中的火焰,有落雷般的威力。”从此,李斯特的名声步步提高,成为西欧乐坛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随着名声渐起,李斯特地位提高,收入增加,但他不爱钱财,不慕权贵,而是不遗余力地帮助许多尚未成名的音乐家。从1 848年至1859年,他在魏玛担任宫廷乐长期间,曾先后帮助瓦格纳上演了歌剧新作《汤豪塞》和《罗恩格林》;又上演了柏辽兹的《本韦努托?切利尼》,还在音乐会上上演了柏辽兹的全部作品。在他的帮助下,这些音乐家一个个走向成功。
。 同时,李斯特依然忘我地进行着创作,先后创作了12首交响诗,《浮士德》、《但丁》两部交响曲以琢《匈牙利狂想曲》的前15首。尽管如此,李斯特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成绩,他常常说:“即使我自己一生没有写出过任何好音乐,但只要能从别人那里认识到和欣赏到伟大的作品,我也会同样深深感到真诚的愉快:” 视音乐为生命的李斯特,特别厌恶那些貌似高雅,不懂音乐却要以音乐博取名声的权贵。为此,还曾发生过一件很有影响的故事。
有一年,李斯特在旅行中,接到俄国沙皇的邀请函,请他去皇宫演奏。当时,对音乐家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李斯特考虑以后,接受了邀请。可是当他开始为沙皇演奏时,沙皇居然漫不经心地躺在沙发上,毫无顾忌地与他人嬉笑聊天,似乎没有注意到李斯特的演奏。
李斯特非常不满,他故意略停片刻,以期引起沙皇注意,但沙皇并没有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根本不尊重李斯特的演奏。
一怒之下,李斯特中止了演奏。演奏嘎然而止,沙皇这才转过脸,看着李斯特吃惊地问道:“先生,怎’么不弹了?”
李斯特勉强笑着说:“陛下与他人说话,不便用音乐打扰,我想我应该保持安静。”
一向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沙皇目瞪口呆,一时间无言以对。
李斯特这种以音乐为重,藐视权贵的精神,正是他人格的鲜明体现。同时,这种精神也鲜明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他那热情奔放、不拘一格的《匈牙利狂想曲》,就以匈牙利民族歌舞为基础,体现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民族自由精神。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
这里,我们以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为例,来进一步认识一下狂想曲这种音乐体裁。这部作品共有19章,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而成,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整部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时运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一是城市说唱音乐。乐曲形式变化多样,为听者展现了一幅幅鲜明而质朴的音乐形象,体现着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由于作品的民族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因此人们习惯于将之与匈牙利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认为此乐曲表现了作曲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匈牙利民族解放运动必胜的坚强信念。
狂想曲的名称源于希腊文,原来的意思是用轩昂的语调朗诵的一段史诗。狂想曲是始于19世纪初的一种史诗性器乐曲,指一种感情奔放的幻想曲,它一般直接采用民间曲调,或取材于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或流行音乐的音调。如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19首、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格什温的《蓝色狂想卣》等。德彪西、巴尔托克也都作有同类乐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