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戏曲形式,一般认为成熟于宋元,它的标志是元杂剧和宋元南戏。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明代中叶,从南戏发展成为传奇,情节更复杂,篇幅增长,音乐主要采用南曲体制,因地域不同,形成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大声腔。至明嘉靖、隆庆年间,以魏良辅为代表的一些曲家对昆山腔进行重大改革,昆腔逐步崛起;至明万历末年,昆山腔跃居为诸腔之首而称雄剧坛。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社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商业、手工业繁盛,推动了戏曲的兴旺。特别是乾隆中叶以后,许多新兴的地方戏曲纷纷涌现,如梆子、秦腔、乱弹、二黄等,这些统称为“乱弹”,也称“花部”,而昆腔则称为“雅部”。于是在剧坛上逐渐形成花部与雅部争胜的局面。<br> 1.从徽班进京到京剧形成<br> 清代的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戏曲演出和交流的中心,乾隆中叶,除昆曲以外,京腔、秦腔等地方戏曲在京华也很流行。京腔乃是弋阳腔在北京的名称,也叫高腔,在京华非常盛行,有“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的说法。乾隆时画家贺世魁曾绘有一幅《京腔十三绝图像》,挂在前门诚一斋南纸店门首,画中有程长庚、卢胜奎等名角。可见当时京腔盛行的状况。后来秦腔旦角艺人魏长生进京,他的《滚楼》、《背娃进府》等深得观众欢迎,于是秦腔轰动了京华。<br> 在清代中叶,南方的戏曲演出活动的中心是江南的扬州。扬州位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之处,商业发达,当时又是盐商集中的所在。“商路即是戏路”,各地的戏曲艺人也就纷纷流向扬州。乾隆帝六次南巡,都以扬州为驻跸之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