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高古奇崛陈洪绶
明代晚期的绘画艺术逐渐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徐渭进一步完善了花鸟画的大写意画法,陈洪绶、崔子忠、丁云鹏等人则开创了变形人物的画法,而以董其昌为代表的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独辟蹊径,取得了新的成就。
明代中后期的人物画,学习戴进的“浙派”者大多流于粗俗简率;效仿唐寅和仇英者,却逐渐变得柔弱靡丽,毫无精神。绍兴的陈洪绶则异军突起,一扫诸多积习与弊病,他在糅合传统绘画艺术和民间版画的基础上,自立门户,独树一帜。在绘画的题材上,陈洪绶赋予作品以一定的寓意,表达了画家本人鲜明的爱憎情感。画面人物形象夸张变形,气势雄伟,格调高古,线条刚柔相济。
6.【飞扬流动的墓室壁画】
由于地面建筑的湮没不存,地下的墓室壁画就成为我们了解秦汉时期壁画艺术的主要图像资料。迄今为止,秦代的墓室壁画遗迹尚未发现,但依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可知秦代的宫殿建筑广集六国之精华,高台榭,广宫室,雕琢刻画,富丽堂皇,可惜被项羽一把火尽数烧毁。2000余年过去了,我们只能从残存的秦砖和幸存的几小块壁画残片中去推测当年的艺术面貌了。
而现存的汉画却绝大部分与墓葬有关,在察举征辟制度下,厚葬习俗盛行,墓室的墙壁被装饰得美轮美奂。现实的生活场景也逐步进人到墓室,壁画中出现了许多诸如车骑出行、家居宴饮、随从属吏,乃至庄园城池;而修炼升仙、古圣先贤、孝子烈女等内容则逐步出现在画像石中;画像砖的内容则更多地是一些社会生活的场面,它们包括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如采桑、狩猎、插秧等。可以说,该时期原本供死人居住的神秘墓室世界,却成了一个形象化的艺术世界,也成了一部记录汉代社会思想、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的百科全书。
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而更为集中、大规模的发现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我们根据汉墓的形制、壁画内容和风格演变,大体上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五个阶段:西汉前期、西汉后期、新莽时期、东汉前期和后期。其中西汉前期的墓室壁画以河南永成芒砀山的梁王墓和广州象岗山的南越王墓壁画为代表,它们都是山崖石室墓,大多以升仙题材为主。西汉后期的墓室壁画则以河南洛阳烧沟卜千秋墓和烧沟61号墓以及洛阳八里台西汉墓壁画为代表,壁画主题大多是引魂升天的内容,前者线条洒脱流畅,富于变化,充满着动荡活跃的气氛;后者则笔法洗练洒脱,线条圆转柔韧,艺术水平较高。新莽时期的墓室壁画主要以洛阳金谷园村和山西平陆枣园村的壁画为代表,前者延续了西汉早期的壁画内容,后者则描绘了自然风光,较为新奇。辽宁省金县营子城和山东梁山后银山的墓室壁画代表了东汉前期墓室壁画所取得的成就,西汉时期引魂升天的内容逐渐被尘世生活的场景所取代。东汉后期的墓室壁画遗迹较为丰富,壁画主题大多表现死者生前的官位和威仪,但又各具地方特色。
富丽堂皇的墓室壁画虽然与地面上供人欣赏的绘画有所区别,也由于题材和创作观念的限制影响了它的艺术水平,但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又使它们足以反映出汉代绘画的发展水平。
美丽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是古老的北方少数民族聚居活动地之一,早在远古时期就有“林胡”等少数民族在这里劳作生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为北狄所占居,后纳入到赵国的版图,秦时属于云中郡。汉朝建立后,分云中郡东北部十二县置顶襄郡,郡治在本县土城子乡境内的古城。三国时,这里为“新兴郡”。晋时为鲜卑拓跋部居住地。北魏建立后,建都于盛乐(今土城子)。唐贞观年间,先后置云中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和北安都护府,天宝四年(745)属辽国。元时归丰州,属大同路。明朝时期,为蒙族各部落散居和狩猎的地方。明嘉靖年间(1532)一蒙古族首领俺答可汗率领土默特部定居于丰州滩。清康熙时称为二十家子(蒙古语即“和林格尔”)。这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塞外古镇,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塞。
1971年,正值“文革”时期,位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境内的一座汉墓就在此时出土了。这座汉墓分为前、中、后三个主室和三个耳室,全长约20米。墓壁、墓顶及甬道两侧有壁画50多幅,榜题250多项,是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所见榜题最多的汉代壁画。这些壁画形象地反映出东汉时期我国北方多民族居住地区的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社会生活面貌。从壁画内容及榜题得知,墓主人为东汉王朝派到北方民族杂居地区的最高官员——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壁画内容有反映死者生前的仕宦经历,以及升迁各任时的车马出行图;也有死者历任官职所在城市和府舍的官署图以及幕府、坞壁、庄园、门阙、楼阁等各种建筑;有反映统治阶级饮宴、舞乐、百戏等生活场景的描绘;有反映东汉时期社会生产活动的场面,如农耕、庄园、牧马、放牛等;也有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如少数民族的装束发式等,以及祥瑞图和一些古圣先贤、孝子烈女、神话传说、珍禽异兽等内容。如放牧场景中用写意手法画出的几匹马驹踢跳奔嬉,显得稚气十足;百戏图中的一位女演员手持飞刀,长袖飞舞,刀光剑影咄咄逼人。这些壁画看似若不经意,实却流畅奔放,寥寥数笔就精彩地勾画出对象的动静姿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