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洹工作室:艺术与劳动》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探讨该研究的方法和意义。其他三个部分代表了这一观察的三个主要角度,同时也提供了研究张洹工作室的三种主要素材。第一个角度是对张洹以及工作室的几位负责人进行访谈,谈话的内容涉及张洹本人近年的艺术发展,特别是他在2005年回国以后的新方向,也包括“工作室”的功能和性质、人员组成和艺术家团队、艺术创作方式和奖评制度,以及工作室产品的作者权问题。第二个角度是通过调查记录张洹工作室近期实施的一个具体艺术项目,具体地反映出工作室在处理艺术计划时的运行程序。第三个角度是邀请工作室中的工作人员——包括张洹自己——撰写自述: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工作室以及自己和工作室的关系的?他们的具体工作是什么?他们对当代艺术创作有什么理解?他们和艺术家张洹是怎样一种关系?这些自述自然是为了解张洹工作室的运作提供了由参与者本人撰写的文本,但是从更广的意义上来看,这份材料显示出的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复杂而生动的切片。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讨论和研究中,《张洹工作室:艺术与劳动》可说是一个另类。这是因为绝大部分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书籍和文献都集中在两个重点上,或是关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艺术潮流或不同发展时期的综述,或是关于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张洹工作室:艺术与劳动》以“张洹工作室”为例探讨“艺术工作室”的组成、功能和运作,进而探讨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关系。通过这种描述意在打破“艺术大师”和“独立艺术家”的神话,进而提出更为符合当代艺术实际的“艺术家”的概念。作者认为当代艺术中(或任何时代的艺术中)并不存在一种普遍的、绝对的艺术家概念,而是存在着艺术创作的多种机制和模式,是这些机制和模式决定了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关系,因此也就决定了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多种定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