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自吹自擂,自以为是。上海确实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人才很多。即使在美术方面也同样如此。传统的、古典的、现代的、前卫的、超前卫的各个不同层次,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都可以在上海找到它的影踪。即使是参加国际性的艺术大展上海的人数也为数不少。问题是海平线画展有它自己的选择,主办者自身的知识结构。所以严格意义还不能代表上海美术的整体水平。平心而论,它的开放性、宽容性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即使如此,我认为上海美协还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由一个官方来策划并组织在当时还算比较开放,并容许画家自由选择作品、不加干涉的画展,确实需要一定的胆识,也确实推动了当时上海美术的发展。问题是以后逐届海平线画展有每况愈下之感,当然有传媒上的不足。但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形势的迅速发展,主办者应该推出更能代表上海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以回应全国其他省市美术的新挑战。应该承认在历届海平线画展中推出的作品一般都属于我所称的“远近距离”作品。以区别“近距离”作品(“近距离”即是指拉近艺术与观念,艺术与生活的精神距离。他们喜欢描述日常生活琐事,常以自己最熟悉的人物作为艺术作品的主题人物,这种倾向在过于平静的文化背景中默默加重并以复数性与印痕效果把他们的最新感受重叠在与之相当熟悉的生活真实中。详见《独自叩门一一近观中国当代主流艺术》)。海平线画展的作品比较侧重在艺术的自律性方面,比较注重艺术的制作效果与视觉效果,都比较稳当,妥帖。我不想对“近距离”与“远距离”作品作某种价值评判.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它们各有所长,“近距离”、“远距离”作品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它对应于不同审美需求与不同的精神世界。但必须指出上海的艺术家应该加强对迅速变化的社会作出应有的反响,在律动的生活中来震颤一下自己最真切的体会。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留下无愧于上海的痕迹。不然的话,在人们的记忆中常常只留下“海平线画展”这一事件而留不下印象深刻的海平线画展中的作品.事件与作品是两回事。 在首届海平线画展时我写过一篇《作为文化的美术》。在今天“海平线回顾展”之际,原本想写一篇《作为商品的美术》。怕标题太注目,后作罢。但应该承认,今时已不能昔比,商品意识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时下讨论的人文精神的失落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凸显出来的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今的社会在全球范围内都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我国也已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美术人也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处身在这个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价值的控制支配之下。在大众传播之类的现代文化工业中,文化生产并人了一般商品生产的形式之中,商品生产的规律支配了文化生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