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分析表明:时至20世纪,科技进步促使机器由简单工具向合作伙伴转化、人机对话势在必行,飞速增长的海量信息要求新的管理系统、传播手段与呈现方式,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压抑转化为对新的交流途径的诉求,这些因素都对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发挥了推动作用。
(二)新媒体的含义
对媒体区分新、旧,这种做法事实上体现了某种发展观(更准确地说是进化观)。它将媒体的演变理解为历史过程,“新媒体”通常是时间上较晚出现的、功能上或特性上与既有媒体存在某种区别的。当然,上述演变并不一定以新媒体淘汰旧媒体的方式进行。新媒体出现之后,往往和旧媒体并存,只不过职能各有所司,彼此之间既竞争又相辅相成。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媒体生态。下文以电子媒体与印刷媒体、数码媒体与模拟媒体、线性媒体与非线性媒体的关系为例,说明新媒体的三种定位。
作为电子媒体的新媒体。现今人们所说的“新媒体”,无疑属于电子媒体范畴。在历史上,电子媒体之“新”,首先是相对于印刷媒体而言。根据美国布朗大学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1985)一书的看法,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传递的信息类型的差别可以用三对矛盾的概念来解释,即传播与表情、抽象与表象、数字与模拟。他说:“印刷媒介仅包含传播,而大部分的电子媒介也传递了个人的表情。电子媒介将过去限于私下交往的信息全部公开了。电子媒介将过去人们直接而密切观察时所交换的信息也播放了出来”;“抽象/表象这对矛盾提供了另一种区分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方法。印刷媒介去除了讯息大部分的表象形式,它仅传递抽象的信息,但大多数的电子媒介传递的信息除了抽象符号外还有大量的表象信息”;“人类的传播也可以分成数字系统和模拟系统。我们所说的话或信中所写的字是数字讯息。词和句子是不连续的单元,有相对具体的意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