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活动的悠久历史、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隐喻可译的证明。英国的Hamlet成功译入汉语,汉语的唐诗宋词成功地转换为英语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成功翻译是雄辩事实,毋庸赘言。然而这些事实却不能从根本上解释:隐喻为什么是可译的?可译的基础是什么?<br> 翻译研究领域过去一直都将隐喻作为具体的语言表达来处理,认为是语言差异导致了隐喻转换失败。事实上,语言差异只是表象,究其实质,是体验差异阻碍了隐喻转换,因为语言差异源于体验差异。语言本身是体验性的——“人以‘体认’的方式认识世界,心智离不开身体经验,作为心智的表征和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工具的语言就具有了体验性”①。体验性的语言结构映照着人类经验结构,而人类经验结构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从根本上造成了人类的语言差异。由此可见,隐喻翻译的基础在于不同民族的体验重叠程度,集中表现于译者与作者的体验差异。<br> 隐喻翻译是以译者的身心体验为基础的认知过程。从文学翻译活动的内涵看,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是一个由阅读、体会、沟通到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通过视觉器官认识原作的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反映到译者的大脑转化为概念,由概念组合成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联想,评价,想象,等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