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5750
  • 作      者:
    肖家燕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肖家燕,女,1966年11月生,湖北谷城人,文学博士。现为襄樊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系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语用学会会员。先后求学于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曾赴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并进行学术交流。现已在《红楼梦学刊》、《自然辩证法通讯》、《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浙江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著作一部(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3月),参编英语教材3本。主持完成了省厅教研、科研项目3项,在研省厅重点项目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文稿应用概念隐喻理论,以定性与定量分析,实证调查与理论诠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用《红楼梦》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英文译本(杨益宪戴乃迭译本,Hawkes译本)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文本的六大隐喻系统的翻译基础,策略取舍语境要素和评价依据,比较深入地论述了语境对策略的深层影响;明确提出并充分论证了翻译的差额观,突破了翻译“等值论”的局限性,并结合汉语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似”和“幅度”标准,以及模糊数学中的“隶度变”概念,以翻译策略为评价依据,初步建立起隐喻翻译的模糊评价模式。
展开
精彩书摘
    翻译活动的悠久历史、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隐喻可译的证明。英国的Hamlet成功译入汉语,汉语的唐诗宋词成功地转换为英语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成功翻译是雄辩事实,毋庸赘言。然而这些事实却不能从根本上解释:隐喻为什么是可译的?可译的基础是什么?<br>    翻译研究领域过去一直都将隐喻作为具体的语言表达来处理,认为是语言差异导致了隐喻转换失败。事实上,语言差异只是表象,究其实质,是体验差异阻碍了隐喻转换,因为语言差异源于体验差异。语言本身是体验性的——“人以‘体认’的方式认识世界,心智离不开身体经验,作为心智的表征和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工具的语言就具有了体验性”①。体验性的语言结构映照着人类经验结构,而人类经验结构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从根本上造成了人类的语言差异。由此可见,隐喻翻译的基础在于不同民族的体验重叠程度,集中表现于译者与作者的体验差异。<br>    隐喻翻译是以译者的身心体验为基础的认知过程。从文学翻译活动的内涵看,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是一个由阅读、体会、沟通到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通过视觉器官认识原作的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反映到译者的大脑转化为概念,由概念组合成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联想,评价,想象,等等。”
展开
目录
    导论<br>    第一章 “红色”隐喻的英译研究<br>    第一节 《红楼梦》的灵魂——“红色”隐喻<br>    一 色彩隐喻与汉英“红色”的文化体验差异<br>    二 “红色”词语与概念<br>    三 “红色”隐喻系统<br>    第二节 “红色”隐喻的移植与文化语境制约<br>    一 关于“红色”英译的两种文化倾向:归化和异化<br>    二 文化语境对翻译策略的影响<br>    第三节 “红色”隐喻系统英译差额分析<br>    一 策略与文化语境制约<br>    二 颜色词语的改变与信息传递损耗<br>    小结<br>    <br>    第二章 人名隐喻的英译研究<br>    第一节 《红楼梦》的人名隐喻<br>    一 《红楼梦》人物命名方法<br>    二 从人名到人名隐喻<br>    三 普遍的文化语境<br>    四 特定的文学语境<br>    第二节 人名隐喻与文学语境<br>    一 《红楼梦》人名隐喻的文学内涵<br>    二 人名隐喻与文学语境的依存关系<br>    第三节 文学语境与人名隐喻视角下的人名翻译<br>    一 人名翻译的两种方法:音译、意译<br>    二 汉英人名的社会文化体验异同比较<br>    三 文学语境制约与人名隐喻的翻译<br>    四 两种语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加注补偿<br>    第四节 人名隐喻的英译差额分析<br>    一 人名隐喻:称谓功能+文学功能<br>    二 音译之“失<br>    三 意译之“得<br>    四 人名隐喻总体差额评价<br>    小结<br>    <br>    第三章 “冷笑”隐喻的英译研究<br>    第一节 《红楼梦》的“冷笑”隐喻<br>    一 从“冷笑”到“冷笑”隐喻<br>    二 凤姐的“冷笑”与她的性格特征<br>    三 黛玉因何而“冷笑”?<br>    第二节 关于“冷笑”隐喻的情境体验差异与英译策略取舍<br>    第三节 “冷笑”隐喻的英译与上下文语境制约<br>    一 “冷笑”隐喻翻译中的语境因素——上下文语境<br>    二 上下文语境制约与意译的普遍性<br>    三 上下文语境制约与“冷笑”隐喻翻译评价<br>    第四节 “冷笑”隐喻的差额翻译分析<br>    一 “冷笑”隐喻的整体差额评价<br>    二 意译差额分析<br>    小结<br>    <br>    第四章 “水”、“月”、“窗”爱情隐喻的英译研究<br>    第一节 汉英爱情隐喻比较<br>    一 相似的爱情体验<br>    二 汉英爱情隐喻比较<br>    三 不同的爱情隐喻意象<br>    第二节 《红楼梦》独特的爱情隐喻系统:爱情是“水”、“月”、“窗”<br>    一 《红楼梦》爱情主题论<br>    二 爱情是水爱情是月爱情是窗<br>    第三节 “格式塔”意象再造的基础——“水”、“月”、“窗”爱情隐喻意象的转换<br>    一 爱情是“水<br>    二 爱情是“月<br>    三 爱情是“窗<br>    第四节 “水”、“月”、“窗”爱情隐喻系统英译差额分析<br>    一 “水”意象差额对比分析<br>    二 “月”意象差额对比分析<br>    三 “窗”意象差额对比分析<br>    小结<br>    <br>    第五章 “上一下”空间隐喻的英译与优先概念化研究<br>    第一节 《红楼梦》“上一下”空间隐喻<br>    一“上一下”空间隐喻<br>    二《红楼梦》“上一下”空间隐喻系统<br>    第二节 “上一下”空间方位的文化认知体验差异与英译策略<br>    一 汉英“上一下——UP—DOWN”空间隐喻系统对应分析<br>    二 直译的限度<br>    三 意译的普遍性<br>    四 优先概念化与意译<br>    第三节 “上一下”空间隐喻的英译差额分析<br>    一“上一下”空间隐喻的翻译策略定量分析<br>    二“上一下”空间隐喻系统英译差额分析<br>    小结<br>    <br>    第六章 诗歌隐喻的英译研究<br>    第一节 诗歌隐喻<br>    一 诗歌与隐喻<br>    二 意象与结构的投射:诗歌隐喻<br>    第二节 归化与异化:《红楼梦》诗歌隐喻的英译策略<br>    第三节 概念隐喻与诗歌主题的异化翻译<br>    一 诗歌主题与概念隐喻<br>    二 文化体验差异与诗歌主题的异化翻译<br>    第四节 诗歌隐喻英译的差额分析<br>    小结<br>    结语<br>    主要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