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826576
  • 作      者:
    瞿宗德,魏清光著
  • 出 版 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意义空白填补的运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机制,虽然可以从上述各领域得到解释,但其本源可以追溯到认知领域,因为对意义的理解是一个认知问题,对意义空白的填补归根结底是一个心理认知活动。《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机制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意义空白在大脑认知中的表现进行描述,并揭示意义空白填补的认知运行过程和规律。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对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和思想观念的预期
    维索尔伦认为:“交际者使用共有背景知识的自觉性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无意识地或习惯地以这些共有知识来构建交际语境的。并指出,说话人语言选择过程的意识程度越低,即话语中的共有背景知识越多,他所用语句本身的意义同他意欲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距离就越大,形成一种意义真空,即存在着隐含意义。”(转引自何自然,2000:29)译者在处理他预期译文读者具备相关背景知识的内容时,其意识程度较低。泽者在处理原文中译文读者缺乏背景知识的内容和不能理解的隐含意义时,意识程度就比较高。或者译者认为原文的某些内容与译文读者的意识形态相冲突,不易为他们所接受时,其意识程度比较高。这时他就会特别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来填补由此造成的意义空白,把译文调整为译文读者可接受的表达方式。例如:
    毛主席问陈妻:“你们俩感情好不好?”陈妻答:“好。”主席听了很高兴。
    [译文] Then Chairman Mao talked with Chens wife.Hewas pleased to know that they had a happy life.
    在翻译中,需要有意识地按照不同文化的社交规范差异调整译文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至调整译文的某些内容。例如在源语语境中可以直说的,在目的语境中却是不该说的;在源语语境中只能暗含的,在目的语语境中却可以明说。在中国文化中,长辈或上司询问婚姻、家庭等个人问题,是一种关心的表示。但在西方,这类问题却属于个人隐私,如果直译,就可能产生误解和文化冲突,形成意义空白。译者对此显然有较高的意识程度,因此采用了间接、模糊的方式表达出原文的含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文本意义空白的理论根据
一、哲学阐释学
二、解构主义
三、接受美学
四、思维特性
五、模糊语言学
六、翻译的不确定性

第二章 意义空白现象的描述和分析
一、从语言的意义和形式看意义空白
二、从语言学视角看意义空白
(一)语义学概念上的空白
(二)语用学概念上的空白
(三)社会语言学概念上的空白
(四)语篇语言学概念上的空白

第三章 涉及意义空白填补的因素
一、互文性
(一)文本意义的互文性
(二)文化意象的互文性
(三)互文的历时性
二、格式塔心理学
三、文本功能类型
(一)信息型文本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
(二)表情型文本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
(三)感召型文本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

第四章 翻译中意义空白填补的认知机制描述
一、认知机制研究概述
二、范畴化
(一)什么是范畴化
(二)认知范畴与英汉互译
三、意象图式和认知框架
(一)意象图式
(二)认知框架
四、认知语法的突显
五、隐喻

第五章 意义空白填补的认知运行方式
一、激活扩散
二、推理
三、更新
(一)概念整合理论视角的更新
(二)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中的更新

第六章 翻译中意义空白填补策略
一、原文空白——译文填补
二、原文空白——译文空白
三、原文无空白——译文空白

第七章 翻译中意义空白填补的意识程度
一、对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和思想观念的预期
二、已知信息、新信息和可推知信息
三、规范性语言与创造性语言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