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满文研究
沈启亮与《大清全书》
《大清全书》,康熙二十二年(1683)京师宛羽斋刻本。全书14卷14本,首卷前有作者汉文自序及凡例、总目,共收词条12000余,按满文十二字头顺序排列。每一字头下分列满文单词、词组,其下有汉文释义,间或有满汉文对译的例语和例句;动词,除原形动词外,又列有词尾已经发生形态变化者,其下亦有汉文释义,间或亦有满汉对译的例语和例句。所有满汉文字,皆自上而下再自左而右书写。
此书作者沈启亮,字弘照,江苏娄东人。自称“予汉人也,且生平笃好清书。昔尝荷戈浙闽,效命不遑,既而奉汰归里,是以得游学京师,业馆于厢黄旗下,幸就教于满洲诸儒。于兹数载,粗识其义”。由此可知,沈启亮乃非常人,有志习学满文,在“奉汰归里”后即远走京城,拜满族文人学者为师,历经数年,终至大成。苦学之中,他发现,“清书文简词达,使人一览朗然,犹晓星秋月,昭昭耳目间。倘汉文中有一字支离,一经翻译,便豁然涤尽,粉饰无存。此非错综不紊、去繁扤要之大道乎?”遂益加努力,先梓行《清书指南》,专门解说满文中最难掌握之虚字;后仿照汉文《字汇》,纂成《大清全书》。一个汉人,独自完成清代第一部大型满汉文对照词书,实属难能可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