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麟(1223——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浙江鄞县。王应麟自幼聪明好学,九岁便通晓《六经》。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十八岁的王应麟进士及第,度宗宝祐四年(1256年)中博学宏词科,累迁太常寺主簿,此后他又侍奉恭宗,历事三朝。他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多次直言上疏,因此与宰相丁大全及贾似道结怨,几次遭他们诬陷而被罢官。后来他对日益腐朽的朝政失望,隐居乡中不再出仕。
王应麟是一位忠肝义胆的直臣,更是一位成就非凡的学术大家,南宋后期封官拜将所用的词命多出自他之手,足见其笔力之深厚。王应麟的知识十分广博,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对诸子百家的经书文集多有研究,是一位通古博今的大儒。他一生著作颇丰,有《困学纪闻》、《玉海》、《诗考》等六百多卷。但正真使他扬名千古的则是其为教育本族子弟而作的《三字经》,书中将中国悠久的文化和优良的美德巧妙的融为一体,说古喻今、寓教于乐。《三字经》在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了蒙学中的扛鼎之作。
王相,字晋升,号讱庵,大致生活在康熙年间。王相生于临川(今天归属江西省),祖籍山东琅琊,因此他的作品往往署名琅琊王相。他曾经编辑和注释过许多部启蒙作品,如《三字经训诂》、《千家诗》、《百家姓考略》等,其中大多已经成为现今社会上通行的版本。《四库全书》总集类存目四著录了他的《尺牍嘤鸣集》。王相还将他母亲刘氏所作的《女范捷录》与《女诫》、《女论语》、《内训》三书合编为《女四书》,成为当时女子教育的必读之书。王相在我国蒙学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他的《三字经训诂》影响尤巨。
《三字经训诂》撰写于康熙五年(1666年),文辞优美、简洁易懂、长短适宜、脍炙人口,很快便在当时传播开来,甚至流传到了高丽等地,其影响可见一斑。关于《三字经》的作者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王相曾提及《三字经》的作者为王应麟,这个观点成为了有据可考的最早记载。
贺兴思,大致生活在清朝中叶,生于衡阳(今属湖南)。作为学者的贺兴思曾于咸丰年间修订刊刻了《三字经》,称之为《注解俗讲》。后来岳门郎轩氏在成都偶然发现了这本书,于是如获至宝,广为传抄。该书在前著的基础上扩充了丰富的知识,在注释上也独具特色。它的大部分注释都是四字一句,十分押韵,便于诵读,是现存《三字经》注释本中篇幅较大的一种,大量的历史、地理、人物使得本书俨然是一本中国历史的简明读本。道光年间,岳门郎轩氏重新订补此书,以《三字经注解备要》之名刊印发行。
章炳麟(1869——1936年),初名学乘,字枚叔。因为敬佩顾炎武的为人改名绛,号太炎,后又改名炳麟。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便跟随外祖父读经,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后来又师从经学大师俞樾、黄以周等人,国学功底深厚。章炳麟年轻的时候恰值晚清腐败,国难当头,甲午战争之后他参加了维新运动。维新运动失败后章炳麟一直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虽然经历诸多磨难仍然不辍其志。章炳麟是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鲁迅赞誉他“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
章炳麟是中国传统语言的集大成者,朴学大师。他博通经史,精研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在使传统的小学脱离经学附庸的地位而成为独立的语言科学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他对儒家经籍和诸多传统作品的字义考释极大的促进了训诂研究的发展。他涉猎甚广、著作颇多,有《章氏丛书》等。怀着让学生“通经义、知史法……使知昔儒所作非苟而已也”的目的,章炳麟重新修订了《三字经》,这也成为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为流传的版本。
展开
——民国国学大师 章炳麟
《三字经》是中国文化的启蒙教科书,共1122字。一书在手,开卷有益。
——著名历史学家 阎崇年
1990年新加坡出版《三字经》英文新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在世界范围内加以推广,这难道不足以说明,《三字经》及其所传达的思想,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吗?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 钱文忠
自古以来,圣人的书叫做经典,因其讲述的是恒常不变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有四书、五经等经典。《三字经》既敢称为经,而且被千古传颂,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著名文化学者 刘宏毅博士
小小的《三字经》教人许多做人的道理,让人明白中国历史的脉络,对于小孩来说,更是朗朗上口的背诵文章。
——中央电视台著名制片人、主持人 王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