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8966
  • 作      者:
    张邱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张邱林,1964年6月4日生,河南陕县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84年6月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6月至1986年9月在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6月、2005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获硕士、博士学位,导师为邢福义教授。1989年6月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方言语法和语言教育,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文建设》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从句法机制管控的视角,对现代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十二个方面的语法现象进行专题考察、分析和讨论,其中的方言语法现象主要是作者的母方言河南陕县方言中的特色语法现象。《“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对语言事实的观察具有透视的深度,细致入微,重视方法论和研究心得的理论总结,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关于“方-普”语法现象
  本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现象,也包括现代汉语普通话语法现象,合在一起统称“方一普”语法现象。其中方言语法现象主要是指本书作者的母方言河南陕县方言,也涉及其他方言。普通话与方言相对。方言语法现象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说法,普通话语法现象是全民族乃至全国东西南北中都接受的说法。“方一普”语法现象既可以相对分开研究,可以立足于方言语法现象,也可以立足于普通话语法现象;也可以合起来研究,就是把方言和普通话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方言和普通话一样,具有完整的语法系统。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因而各种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就既有共同的部分,也有各自的特色。汉语方言语法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话语法研究的重要补充。作为汉语语法共时的本体研究,方言语法研究重在反映方言特色,揭示特色现象的语言规律。所谓的方言特色是同普通话相比而言的,是不同于普通话的语言特色。因此,方言语法研究的现象要以普通话为参照点通过比较来选择。本书研究的方言语法现象主要是河南陕县方言里的语法现象,是陕县方言相对于普通话的特色语法现象。
  陕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地带,隶属于三门峡市。西边与灵宝市为邻,过了灵宝就到了陕西省,西北隔黄河与山西平陆相望。河南西部的灵宝、陕县和三门峡方言,按照1987年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制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解州小片。本书作者的家乡在陕县县西的原店镇,本文研究的陕县方言语料取自原店镇话。下面简要介绍陕县(原店镇)方言的语音系统。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关于“方-普”语法现象
第二节 “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一 句法机制的管控与汉语语法研究
二 本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三 本书的结构系统和内容组织

第二章 陕县方言面指背指语法现象与旬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面指背指的指代词使用
一 面背指与远近指
二 面背指的使用选择与代词形式的配置
三 由面指背指代词构成的句法格式
四 陕县方言面指背指的来源以及阿尔泰语、藏缅语里的相关现象
第二节 背指程度副词“统”的使用
一 “统”的语义涵盖
二 “统”的组合能力
三 “统”的句法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县方言形容词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儿化形容词现象
一 儿化形容词的范围和形式
二 儿化形容词的语义
三 儿化形容词的入句功能和入句条件
四 儿化形容词在特定句法框架中的适应能力
五 儿化形容词的语用价值
六 儿化形容词与度量形容词
七 儿化形容词与儿化
第二节 单音形容词重叠式
一 单音形容词的四种重叠格式
二 单音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
三 关于Aa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四 关于Aa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五 其他方言里单音形容词重叠构成名词的现象
六 格式对语义的反规约
七 语义角色与句法配置的制约机制
八 常用单音节形容词重叠能力、可重叠类型考察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县方言语气助词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语气助词“囔”“哩”的使用
一 “囔”的使用
二 “哩”的使用
三 连用形式
四 汉语史的情况
第二节 语气助词“呀”的使用
一“呀”的语法意义
二“呀”的句法配置
三 由“呀”构成的祈使句
四 方普比较
五 关于西北方言里的“呀”
第三节 语气助词“丐”的使用
一 “丐”的语法意义
二 “丐”的句法配置
三 “丐”与“曼”
四 方言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县方言选择问旬语法现象与旬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选择问句式系统
一 基础句式
二 “哩”“呀”“啦”的配置机制
三 “曼”的配置机制
第二节 选择问句里语气助词“哩”的性质和作用
一 两个“哩”
二 语气助词“哩”的作用
三 关于西北方言选择问句里的“哩”
第三节 选择问句里语气助词“曼”的意义和作用
一 “曼”的语法意义
二 “曼”的语法作用
三 关于西北方言选择问句里的“曼”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语方言副词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陕县方言副词“坷”和“再”的使用
一 “坷”和“再”的语法意义
二 “坷”和“再z”的形式差异
三 回到普通话的“再”
四 追加与增量··吖
第二节 澳门中文副词“更”的使用
一 语法意义和形式特点
二 从现代汉语方言看澳门中文的副词“更”
三 从汉语史看澳门中文的副词“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普通话动词“以为”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以为1”和“以为2
一 “以为1”的语义
二 “以为2”的语义
第二节 形式差异
一 “以为”与人称
二 “以为”与谦辞
三 “以为”与主语
四 “以为”与宾语
五 “以为”与修饰语
六 “以为”与感叹格式
第三节 语用价值
一 “以为1”可以突出郑重、严谨的口气
二 “以为1”可以表达委婉、谦和的语气
三 “以为2”可以适应中性语体和书面语体的需要
第四节 方言表现
一 陕县方言
二 南阳方言
三 武汉方言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普通话形容词“重”“沉”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重”和“沉”的语义差异
一 主观感觉与客观说明
二 事实证据
三 关于词典的释义
第二节 “重”和“沉”的形式差异
一 与数量短语搭配的差异
二 句法功能的差异
三 反义对举的差异
第三节 现代汉语方言里的“重”和“沉”
一 方言表现
二 考察结论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普通话名词“说法”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新的语义功能
……
第十章 普通话时间词“刚刚”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十一章 普通话状位NA主谓短语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十二章 普通话“尚且”句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十三章 汉语教学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十四章 理论思考
附录一 陕县(原店镇)方言蟹摄开口二等见系字的读音
附录二 陕县方言语法例句
附录一 陕县方言动词“体”的专项调查表
附录一 从入句规约看“有点儿A”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