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谚语的内容,作者认为,重“真”重“善”是“谚语所表现的意义之主要性质”。作者指出,谚语的“真”表现在观察社会“以世态人情为材料”,观察自然界“以经验知识为依据”。谚语所描写的世态人情,范围极广,其中最重要的是“贫富”和“男女”。如“畏己贫,忧人富”、“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贵易交,富易妻”等,都是旧时人情的写真;“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远亲不如近邻”等,都是“透彻人情之至言”。关于观察自然界的谚语,范围也很广,有“关于天文者”、“关于地理者”、“关于种植者”、“关于畜牧者”、“关于博物者”、“关于医药者”等。作者同时也指出,“谚语中亦有包含的知识是很不正确的,偏向于迷信方面的议论,如‘猪来贫,狗来富;猫儿来,开质库’、‘灯花今夜开,明朝喜事来’等……这亦是文化未进时代所不可避免的事实”。
作者指出,谚语的“善”,表现在谚语是以“训诫讽喻为宗旨的”,对于人的“处世理事”,“有指导的能力,抉择的效用”。这种“训诫讽喻”常带有道德上的意味,如“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是诫人之贪财;“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是戒人之畏葸退缩;“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是戒人之犹豫不决;“忍事敌灾星”,是戒人之暴躁,等等。作者又指出,“谚语中不道德的亦并非没有”,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消极的主张;“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是利己的态度;“好死弗如恶活”,是“苟且的情形”;“吃得邋遢,做得菩萨”,是“不洁的现状”;“千里做官只为财”,是贪婪的写真,等等;“人在人情在”,是“势利的论调”;“日食三餐,夜眠一觉,无量寿佛”,是“懒惰的生涯”;“背后兴兵”,是“暧昧的举动”等。作者认为,谚语的“善”还往往含有宗教的色彩,受儒、释、道三教的影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