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望文生义的成语<br> “稗官野史”不是低俗读物<br> 一篇批评当下文化市场混乱的文章写道:“在这样混乱的文化市场中,稗官野史、低俗读物充实着书架,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状态。”将“稗官野史”与“低俗读物”并列,表明作者并不清楚“稗官野史”这个成语的含义。<br> “稗官”是古代的一种小官,这些人的职责就是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因为中国的小说大多来自街谈巷议,市井之间,所以后世也把小说或小说家称为稗官。正如《汉书·艺文志》引如淳所说,“细米为稗,街谈巷说,甚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里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而“野史”一般则是指私家编撰的史书。这里的“野”一方面是“在野”的意思,与“在朝”相对应,也就是说这种史书不是藏于庙堂之上的。另一方面,“野”也与“文”相对应,是指未经过多雕琢的原始史料。而“稗官野史”合起来,就是指古代的小说和私家编撰的史书。<br> 在古代,稗官所搜集的街谈巷议并不是用于娱乐的,而是具有很重要的政治作用,搜集这些的主要目的是能使帝王了解自然以及民情的变化,以调整政策。而“野史”中的内容虽“野”但决不是荒诞不经的,其中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大多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正如刘鹗《老残游记》云:“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诸子虚,事虚证诸实在。”在使用中,“稗官野史”这个词也是没有丝毫贬义的。光明网读书频道2005年11月的一篇文章《毛泽东爱读蔡东藩的书》中就是这样使用“稗官野史”的:“为了写这部《历史通俗演义》,光看正史就达4052卷,还不包括其他众多的稗官野史,卷帙浩繁,以他个人独力完成这部巨构,这是著述界的一件了不起的奇迹,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br> “稗官野史”是一个中性词,由“稗官”和“野史”两部分含义组合而成,不用来代指低俗读物,更不含有贬义。<br> “筚路蓝楼”并百衣衫不整<br> “筚路蓝缕”典出《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颇高,由于对其中的每个字的理解不够,常常就会出现一些误写、误用的现象。“筚路蓝缕”,也可写作“荜路蓝缕”。“筚”同“荜”,指荆条等,也泛指荆条、树枝等编织成的遮拦物;“路”通“辂”,古代的一种大车;“蓝”通“褴”,“缕”通“褛”。“筚路”指用荆条等编织成的车子,“蓝褛”通“褴褛”,指破旧的衣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说的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原始山林。这是这个成语的字面意义,后来人们又将其字面义引申开去,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辛。<br> “筚路蓝缕”既表现了创业的艰辛,也证明了精神之卓绝。《新亚遗铎》记录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创办新亚书院的过程,也可谓是筚路蓝缕。钱穆先生在辞去院长一职,成就香港大学时所做的一场演讲中说:“我在几年前读虚去和尚年谱,在他跻七八十高龄之后,他每每到了一处,筚路蓝缕,创新一寺,但到此寺兴建完成,他却翩然离去了。如此一处一处,经他手,不知兴建了几多寺。我在此一节上,十分欣赏他;至少他具有一种为而不有的精神。他到老矍铄,逾百龄而不衰。我常想,人应该不断有新刺激,才会不断有新精力使他不断走上新的道路,能再创造出新生命。”<br> “筚路蓝缕”中的“蓝”经常会被误写做“篮”。“篮”是指用藤、竹、柳条等编成的有提梁的容器,如菜篮是盛菜的篮子,竹篮是用竹子编成的篮子等。两者是不能混用的。现在的成语少了“以启山林”四字,也常常令使用者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某报刊载一篇题为《红色老区游》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穿越老区的革命纪念馆,在乡间的公路我见到很多筚路蓝缕的老乡坐在旧房前。”这里就将筚路蓝缕误解为“衣衫破旧”了。<br> “不刊之论”能刊登吗<br> 有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些与现实有了一定的距离,以致人们对它已经比较陌生,再见面时就会习惯用现代较常用的义项去解释,很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不刊之论”就是这类语成中的一个常被误解的典型。<br> 有些人为了表示谦虚,常将自己的文章或观点说成是不刊之论,这儿就有一例。“以上文字,随机敲打而得,而且时断时续,未及回顾推敲,疏漏荒谬之处,在所难免,其中某些观点可能为不刊之论,贻笑大方。”结合全句来看,作者的意思是说自己的著作中的观点难免疏漏,有些甚至是不宜刊登的,恐为大家、专家笑话,毫无疑问是将“不刊之论”理解为了“不能刊发的言论”。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观点也只是自己谦而已,但岂不知这样一用,不但不能表现出谦虚,还有了自大之嫌。其原因是不明了“刊”语素义的发展和延伸。<br> “刊”在古代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削、削除。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刀部》:“刊,列也。”段玉裁注:“凡有所削去谓之刊。”二是刻,雕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刀部》:“刻石谓之刊。”从“刊”字所从的部首也能看出“刊”字所从的较早义项应是与“刀”有关。这两个义项后来都发展延伸出一些新的义项,前者延伸出订正、修改义,如“刊误”,“刊正”。后者延伸出排印出版等义,如“刊行”,“刊发”。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是后一类延伸义项,因而也容易将与第一个义项有关的词语误解为后者。不刊之论便是其一。为什么说是不刊之论呢?众所周知,汉之前无纸,书写的载体是竹简、木牍。竹简、木牍均是用以记事、书写的狭长竹片、木片。成语“罄竹难书”、中的“竹”就是指写字用的竹片。《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时说,“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意即用尽终南山的竹子做竹简,也写不完炀帝的滔天罪行。在简上写字,当然远没有在纸上书写方便,尤其是书写错了也不容易涂改,只能用书刀一点点削除,这个过程也叫“刊”。汉代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不刊”就是不容删改的意思。“不刊之论”就是不容削除或修改的言论,意即无须改动的好文章,此是“不刊之论”的本意,后来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由此可见,上述例子中的用词在意思和情感色彩上整个颠倒了个,还是被自己言中,不可避免地被“贻笑大方”了一回。另外,“不刊之论”的“刊”不能写成难堪的“堪”。<br> “不忍卒读”皆因悲惨<br> 时下,有些人的文章一味追求所谓的思想、深度、个性,置读者的阅读习惯、欣赏口味于不顾,沉溺于玩文字、玩概念、玩形式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之中,使自己乃至刊物最终走向小众化、沙龙化的尴尬。2007年《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根本没有雅俗共赏的读物》一文中的一段话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难看出,较之十年前,《读书》的趣味性下降了,但厚重程度的增益也很明显,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加了。当然,其表达的晦涩、文风的矫揉造作和西化等也确实很明显,有些篇目令人不忍卒读或不知所云,对此,编者确实该反思。”<br> 追求市场效益的年代,像《读书》这样的小众读物以何种理念和方式生存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笔者非常认同这位作者的观点,不过同时觉得其中的“不忍卒读”一词用得似乎欠妥。<br> “不忍卒读”语出清代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这里,“卒”是尽,完的意思。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并不是《中国青年报》的那篇文章的作者所以为是指形容文章写得不好。遗憾的是,类似的误用不在少数,这里随便找几个大媒体上用错的例子:<br> 2007年《南方周末》《新诗90岁,寿宴或葬礼》一文:“胡适在他的《四十自述》中说到过这件事。只不过文学史通常以所谓重大事件为标志,那首Satire尚不足以构成一个事件而已。至于‘不怎么样’,何止这首诗,整本《尝试集》都不怎么样;何止是胡适一人的诗‘不怎么样’,即便是朱自清精心编成于1935年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其中的大多数作品,今天看来也都不怎么样,有的简直可以说是不忍卒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