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汉语音韵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汉语音韵学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学科。早在汉末和魏晋时期,随着印度文化传人中国,佛经翻译事业日渐兴盛,学者们由于翻译的需要,掌握了梵文的拼音原理,并用来分析汉字的声、韵、调,最后发明了反切注音法,一时间,反切风行,韵书纷出,从那时开始,汉语音韵学就诞生了。梁朝释慧皎《高僧传·慧叡传》云:“陈郡谢灵运笃好佛理,殊俗之音,多所达理。乃谘叡以经中诸字,并众音异旨,于是著《十四音训叙》,条例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焉”。这是学者们依据梵文拼音原理,整理汉字音读的一个例子。《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高贵乡公不解反语,以为怪异。自兹厥后,音韵锋出。”这些话真实地描绘了汉语音韵学诞生时的热烈场面。
以后,从隋唐时代起,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一小学就把训诂学、文字学和音韵学作为其所属的三门学科。历代封建统治者以诗赋取士,在客观上又进一步促进了音韵学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清代,由于乾嘉学派的学者们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运用“音韵通训诂”和归纳比较经籍文献等科学方法,汉语音韵学更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各种科学思潮开始涌进中国,西方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也随之大量输入,于是,汉语音韵学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令人耳目一新,取得了振奋人心的累累硕果。现在,汉语音韵学已经被纳入历史语言学的范畴,成为我国乃至国际学术界研究汉语的一门有声有色的重要学科。因此,可以说汉语音韵学是源远流长、文献丰富、成就巨大的历史科学。第二节汉语音韵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又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们汉语的语音也同样如此。《吕氏春秋·重言》有一个故事说,齐桓公和管仲在一个高台上商量攻打莒国,几天后,还没有发布消息,却被全国上下都知道了。走漏消息的是谁呢?齐桓公想起当天东郭牙曾经从台下经过,于是把东郭牙找来一问,果然是他那天看到管仲“艴然充盈”,猜想是兵革之事,又看到管仲之口“呿而不睑”,断定说的是“莒”,再看到管仲手指远方,也正是莒国方向,于是知道了齐桓公和管仲的意图,消息就此走漏出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