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新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68009
  • 作      者:
    陆亚萍,骆自强,詹丹主编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新版)》是现代文员专业的基础课教材,由阅读与作文知识两部分构成。<br>    阅读部分选有五十余篇中国古今经典文章。选文以名家名篇为主,兼顾抒情、说理、叙事等各类散文文体,并串讲一定的文学史常识和相关的作者简介。每篇选文均有不拘体例的提示、评点。有的着重于思想的分析,有的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指导。它们的语言风格也各有不同,有的直率淋漓,有的委婉含蓄。所以《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新版)》不仅在阅读、欣赏作品方面,且在怎样评述作品方面也会使读者有所启发。<br>    《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新版)》推荐阅读:论语、礼记、闲情赋并序、春末闲谈、街景、哲学家皇帝、莎士比亚笔下的女主角“朱丽叶”、我的母亲。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新版)》主要包括阅读文选和写作知识两大部分。文选部分汇聚了古今中外五十余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作品。由专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予以导读、分析和点评,视角独特。分析精当。写作知识要言不烦,其内容贯穿在各单元中,既注意了知识的相对独立。又保持了各部分之间的前后呼应以及与阅读文选的有机联系。<br>    《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新版)》既可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特色教材,也适合自学者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通过以上所选的三则《题画》短文,我们可以对板桥先生的绘画理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br>    艺术创造的第一步是学习、吸取养料,包括向前入学习技法,从生活中选取素材等方面的内容。但艺术有不同的风格流派和创作倾向,而且属于同一流派的艺术家又各有自己的创作风格与创作内容。这就为艺术家在选择学习的内容、方法两方面带来极大的自由性。在向前入学习的态度上,郑板桥主张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创作风格“师意”而不是“师迹”。因此他虽然以兰、竹、石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但他并不向善画竹、兰的郑所南、陈古白两入学习,而学习徐文长、高且园两人的风格,因为徐、高两人“才横而笔傲”,而作者本人亦有“倔强不驯之气,所以不谋而合”。郑板桥虽对石涛的墨花赞赏不绝,但“心意之而弗学”,因为“与之自不同路”,充分体现了他根据自己的个性向前入学习的创作思想。在向生活学习方面,板桥先生以古人观夏云、观公主与担夫争道、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来学习草书而不效法“成格”为例说明“师意而不是师迹”的道理。板桥先生虽主张师法前人,但又坚持艺术家的独立个性。主张学习古人应该“学一半,抛一半”或“学七抛三”,以免为前辈艺术家所制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各有灵苗各有探”、“随手写去,自成尔局”走自己独创的艺术道路。<br>    在艺术创作实践方面,板桥先生提倡“意在笔先”,即在正式下笔之前心中对所要表达的感情、所要描绘的形象有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他从自己画竹的艺术实践出发,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形象地说明了艺术创作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眼中之竹”是指艺术家看到的自然之物,“胸中之竹”则是经过艺术家选择与加工,藏于胸中已与自然之物有所不同的艺术存在。两者的关系是:“眼中之竹”对艺术家的心灵与情感产生刺激,使他产生创作冲动,“胸中之竹”是对原先“眼中之竹”的主观化、个性化。当艺术家运用一定技巧把“胸中之竹”描绘出来的时候,融汇了艺术家创作个性与理想精神的作品便诞生了。艺术创作本是极复杂的过程,艺术家的心理变化更是难以捉摸,郑板桥以眼中、胸中、手中之竹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艺术创作如何经由客观走向主观,又如何从主观具体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让人明白易懂。<br>    艺术作品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表达一定的情感。郑板桥追求直接明快、泼辣凌厉的审美效果,认为文章应以沉着痛快为最,主张直接道出民间疾苦。他的画作多以兰、竹、石为内容,即是他刚直不阿的性格的表露,而画幅旁的题字更是将画的内容明确地阐发出来。他的《丛兰棘刺图》题画以棘刺喻国家的爪牙,直言“兰得十之六,棘亦居十之四”,是以此说明宋朝的亡国是因为国无爪牙。他有名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也是他的作品中关心民生疾苦、国家兴亡的思想内容的表述。
展开
目录
第一单元<br>单元导读<br>阅读部分<br>《左传·僖公三十年》<br>烛之武退秦师<br>《战国策·齐四》<br>冯谖客孟尝君<br>论语(节选)<br>庄子(节选)<br>礼记(节选)<br>司马迁<br>伯夷列传<br>作文知识<br>文章的修养<br>阅读的趣味<br><br>第二单元<br>单元导读<br>阅读部分<br>曹操<br>让县自明本志令<br>嵇康<br>与山巨源绝交书<br>陶渊明<br>闲情赋并序<br>刘义庆<br>世说新语(节选)<br>韩愈<br>送李愿归盘谷序<br>柳宗元<br>钴潭西小丘记<br>欧阳修<br>纵囚论<br>苏轼<br>前赤壁赋<br>后赤壁赋<br>宋人语录<br>朱熹<br>《朱子语类》二则<br>普济<br>《五灯会元》二则<br>作文知识<br>思考与汲取<br>立意与选材<br><br>第三单元<br>单元导读<br>阅读部分<br>李贽<br>童心说<br>袁宏道<br>徐文长传<br>谭元春小品二则<br>题《秋寻草》<br>《期山草》小引<br>张岱<br>西湖七月半<br>湖心亭看雪<br>顾炎武<br>与友人论学书<br>侯方域<br>李姬传<br>郑燮<br>板桥题画三则<br>作文知识<br>锻炼思路<br>文章的起承转合<br><br>第四单元<br>单元导读<br>阅读部分<br>梁启超<br>学问之趣味<br>鲁迅<br>春末闲谈<br>周作人<br>苍蝇<br>朱自清<br>南京<br>丰子恺<br>杨柳<br>老舍<br>想北平<br>沈从文<br>老伴<br>何其芳<br>老人<br>钱钟书<br>读《伊索寓言》<br>张爱玲<br>谈音乐<br>作文知识<br>咬文嚼字<br>文章的类别与作法<br><br>第五单元<br>单元导读<br>阅读部分<br>巴金<br>“文革”博物馆<br>杨绛<br>误传记妄<br>汪曾祺<br>故乡的食物(节选)<br>张承志<br>汉家寨<br>贾平凹<br>秦腔<br>史铁生<br>墙下短记(节选)<br>王小波<br>一只特立独行的猪<br>王安忆<br>街景<br>陈之藩<br>哲学家皇帝<br>作文知识<br>文章的起草与修改<br>文章风格<br><br>第六单元<br>单元导读<br>阅读部分<br>〔日〕 谷崎润一郎<br>阴翳礼赞(节选)<br>〔英〕 兰姆<br>穷亲戚(节选)<br>〔德〕 海涅<br>莎士比亚笔下的女主角“朱丽叶”<br>〔俄〕 屠格涅夫<br>乡村<br>〔奥〕 里尔克<br>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七封)<br>〔法〕 纪德<br>我的母亲<br>〔美〕 德莱塞<br>我的梦中城市<br>〔智利〕 聂鲁达<br>归来的温馨<br>附: 论文四篇<br>鲁迅<br>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br>胡适<br>智识的准备<br>钱钟书<br>诗可以怨<br>龙应台<br>政治人的人文素养<br>作文知识<br>论文的写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