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结构·解构·建构:翻译理论研究:current translation theorie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615952
  • 作      者:
    罗选民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系列文集是近30年来我国英汉对比和翻译研究的历史检阅,共八个分册,涵盖英汉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和翻译学三个学科。每册都包含总序、综述、编者札记、选文、重要论著索引和编后记六部分,选文均为高水平论文,其中多篇为名家名篇。编者札记是分册主编为每篇选文写的画龙点睛的评论,综述总结了本分册研究领域的成绩,预示了发展趋势,总序堪称三个学科研究与发展的总结和指南,论著索引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套文集实为上述三个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库,足这些学科或有关专业本、硕、师生学习、教学、研究的必读参考书。
展开
内容介绍
  《结构·解构·建构:翻译理论研究》为系列文集之六,精选论文38篇,时间跨度为30年,入选论文代表了各个时期的翻译论研究成果,共分为“译学理论研究”、“译学方法研究”、“相关学科研究”、“译学史论研究”四大部分。本文集注重研究的材料、角度、方法和社会背景,力争从历史社会语境中去探讨翻译理论;综合了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多元系统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研究、科学翻译学等理研究,体现了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特性,勾勒了近30年来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路径。本文集是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的师生进行翻译研究的必读书。
展开
精彩书摘
  随着理论研究意识的觉醒,就会产生研究理论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去著书立说。远的不说,从黄龙的《翻译学》(1988)问世以来,国内就出版了40多种研究翻译理论的著作(包括翻译史、译论史及有影响的论文集),尽管这些著作在理论研究上水平还不算很高,但总算是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这个进步非同小可,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要知道我国是一个非常轻视理论研究的国家。庞朴(1996)说,中国哲学是明智之学,西方哲学是爱智之学,爱智之学强调追求理论的享受,明智之学强调做人的满足。更具体一点说,我们的传统哲学从本体论、价值观和方法论三个方面都表现出不重视理论思维。本体论强调整体把握,缺乏结构层次分析;价值观强调知情意一体化,从而突出了狭隘的人伦技术化倾向;方法论强调直觉感悟和类比推理,忽视事物之间的层次关系和过度环节,缺乏逻辑论证和逻辑推理。王元化(2001:117)也说:“中国的思维方式是体知,重经验而不重理论,对许多事物的道理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弱点根深蒂固,深深埋藏中华文化的底部,或者说融化在中华文化的血液里。我们在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时候,经常有意无意地去掩盖这一严重的弱点。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肩上的一个极其沉重的包袱,或者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进步的一个重大障碍。这个弱点表现在教育上和学术研究上都是用强调务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说法突出实用,反对或歧视理论研究。在翻译界就更突出,公开宣称“翻译无理论”或者“理论无用”的主张,因此理论研究工作很少有人问津。当然现在比较少了。这种局面终于有所打破,怎么能不说这是划时代的进步呢!1.2.2译学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标准已得到承认。并开始发挥导向作用
  译学建设的指导方针首先是董秋斯(195l/1984:543)年提出的:“翻译理论的建设基础有三:正确的科学方法,广泛的调查,深入的研究。”姜椿芳(1986:7-11)在中国译协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在探讨翻译理论方面,我们既要认真汲取国外各个学派的精华,更要创立自己的学说。我国翻译界的先驱和前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们要继承,也要在其基础上前进和发展。过去提过译事三难‘信、达、雅’,但时代的进展要求我们创立适应我国现实、有鲜明特色的现代翻译理论体系。”
展开
目录
罗选民  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一、译学理论研究
1.许钧  论翻译活动的三个层面(1998)
2.左飚  论文化的可译性(1999)
3.王宾  论不可译性——理论反思与个案分析(2001)
4.林克难  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2001)
5.杨自俭  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势与任务(2002)
6.张佩瑶  对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几点建议(2004)
7.王克非  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用途(2004)
8.傅勇林  文化理念、思想框架与译学范式——试论翻译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定位(2005)
9.张关芳  分析隐喻翻译中的认知过程(2005)
10.吕俊  范式批评与问题意识——对译学研究的两种路径的批评研究(2006)
11.曾利沙  论文学翻译“义一意”生成机制——主、客观互动性个案研究(2006)

二、译学方法研究
12.许余龙  语言类型区别与翻译(1987)
13.王晓元  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1999)
14.郭建中  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2000)
15.吴义诚  翻译研究的认知取向(2000)
16.刘军平  翻译经典与文学翻译(2002)
17.吕俊  翻译学应该从解构主义那里学些什么(2002)
18.张春柏  从文质之争看佛经翻译的传统(2005)
19.刘全福  当“信”与“化境”被消解时——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2005)
20.辛献云  篇章象似性与英诗汉译(2005)
21.罗选民  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论梁启超的翻译实践(2006)

三、相关学科研究
22.李运兴  翻译研究中的跨学科移植(1999)
23.萧立明  系统功能观与辩证论译(1999)
24.申丹  论文学文体学在翻译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2002)
25.廖七一  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2002)
26.蒋骁华  文化翻译与文化生态平衡(2003)
27.陈宏薇  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2004)
28.黄国文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2004)
29.王斌  密母与翻译(2004)
30.李亚舒  周伊萍  科学翻译学刍议(2006)
31.潘文国  翻译与对比语言学(2007)

四、译学史论研究
32.谭我喜  试论翻译学(1988)
33.沈苏儒  继承融合创立发展——我国现代翻译理论建设刍议(1991)
34.刘重德  关于建立翻译学的一些看法(1995)
35.孙致礼  谈新时期的翻译批评(1999)
36.张南峰  从边缘到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2001)
37.方梦之  20世纪下半叶我国翻译研究的量化分析(2003)
38.杨晓荣  略谈我国翻译研究中为什么没有流派(2004)
附录:重要论著索引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