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实用口才应具备的条件
把话说到点子上
衡量一个人说话水平的高低,其标准不是单一的。口若悬河的人,说话水平未必就高,这要看是否说到了点子上,是否恰到好处地达到了自己的说话目的。相反,寡言少语的人,其说话水平未必就低,言简意赅,字字珠玑,也是说话水平高超的表现。我们在这里主要阐明说话水平的衡量标准,这些标准包括:
(1)目的性标准——话随旨遣;
(2)准确性标准——切中要害;
(3)针对性标准——因人而异;
(4)通俗性标准——明白易懂;
(5)时空性标准—语随境迁;
(6)逻辑性标准——条清理明;
(7)真切性标准——声情并茂;
(8)技巧性标准——引人入胜。
根据这些标准权衡自己的说话得失,有助于我们实现说话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否则,便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还会事与愿违。
有个人说话常常离题,说不到点子上。在他结婚的时候,司仪让他讲话,他说:“我衷心地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赶来参加我们的婚礼,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极大鞭策,极大关怀。由于我们俩是初次结婚,缺乏经验,还有待各位今后多多给我们以帮助、扶持和指导。今天有招待不周之处,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下次改进。”这些话貌似彬彬有礼,实则滑稽可笑,很不得体,未能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交际目的的实现有赖于说话行为的自我控制。人类的言语交际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当表达的一方按照预期的目的发出话语信息,或因措辞不当,或对交际对象缺乏了解,引起对方的误解或反感,这时就得加以控制调节,换一种说法,使对方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有时交谈的开始阶段是按原定目的进行的,可是说到中途,或因对方及周围情况的变化,或因兴致所致,谈走了题,偏离了原定目的,同样需要自觉控制,调节说话行为,以便回到原定话题上来。这是言语交际中贯彻目的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的控制手段。
一位农村大娘去买布料,售货员迎上前去热情地打招呼:“大娘,买布呀?您看这布多结实,颜色还好。”(这话不无急于推销之嫌)谁知那位老大娘听了,颇不高兴,嘴上冷冷地说:“要这么结实的布有啥用,穿不坏就该进火葬场了。”这番话委实再难接茬,随声附和不行,不吭声又等于默认。售货员该如何调节说话形式?只见她略一沉思,笑眯眯地说:“大娘,看您说到哪儿去了,您身子骨这么结实,再穿几件也没问题。”一句话说得大娘高兴起来,爽爽快快地买了布,还直夸售货员心眼好。就售货员一方说,当然是想把布卖出去,这是其交际的目的,但由于话中有急于推销之嫌,使大娘反而不快,售货员在倾听大娘冷冷的话语之后,准确地把握住了人们求长寿的心理,没有接大娘冷冷的话茬,而是得体地恭维大娘身子骨结实,再穿几件也没问题。说话形式上采用委婉语,不用“死”、“进火葬场”,而用“再穿几件也没问题”,用敬称“您”、“大娘”,这种说话形式的调节选用,终于赢得大娘的心理认同,激发了其购买行为。
除以上调控要法之外,言随旨意的方式常见的还有步步引导、针锋相对、装聋作哑、答非所问、投其所好、将计就计、委婉含蓄等。总之,人们在运用言语进行交际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有效手段,来控制自己的说话行为,组织相应的说话形式来表达,以期达到预定的交际目的。
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说话的方法可以决定人们彼此间的评价,以及洽谈事情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可以说,不论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何种性质,与人说话的方法是促成事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说话的内容固然相当重要,但是别人的评价好坏与否,我们给人的印象如何?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接触和联系,要根据说话的方法而定。
我们都知道,同样的一件事情常有种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诸如它所影射的含义,它的微妙差异,以及说话时我们应付出多少热诚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因此,在说话之前,我们应该先仔细考虑说话时应具备的态度,以及如何连贯自己的思想等问题,这并不是—件浪费时间而毫无意义的事情。
说话的方法同时可以决定我们是否能把该强调的重点明确地表达出来。有时候我们轻松自如地说话,能把重点强调出来;心平气和地说话,也一样能留给对方深刻的印象;有时甚至我们的态度近似保守和畏缩,却能充分地表达我们的意愿。这种种意料不到的结果,乃是因为我们说话时的心情毫无保留地表露在交谈之中的缘故。如果我们能够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来与任何人交往,定能深受人们的好评。反之,如果是说话时喜欢装模作样、骄纵蛮横,别人一定认为你是自命不凡、优越感太强;如果话中带刺,具有强烈的攻击性,那么,你一定会遭到别人的极端厌恶。
总之,一个善于与人和睦相处的人,工作成绩也一定是优异的。看一看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几乎每一个都具有能与任何人融洽相处的优点。也就是说,他们不论和谁说话,都能使对方专心一意地聆听,以至完全被他的人品和思想所吸引。说话要有脉络和清晰的条理,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这样,不但工作能力从中表现出来,其他有关自己的诸如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准、业余爱好以及对当前问题的分析能力等,也能从中一一显露。
懂得说话的方法,我们就能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合情合理,同时也能让别人对我们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如此日积月累,自然能在人群中使自己赢得良好的声誉,这和我们事业的成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花些时间去锻炼我们的“讲话能力”,思考如何充实我们的词句,如何使讲话准确清晰。坚持做下去,你会发现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
交谈的态度要端正
说话时的态度,可以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例如,你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还是一个乐观快活的人;你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还是一个诚实向上的人;你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还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等,都能从你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
骄横的说话态度容易激起别人的反感;低声下气又会被人讥为懦弱,没有骨气。因此,说话时应站在与对方同等的地位,以民主的方式相互交换思想和意见,才是讲适中的说话技巧。
但是话又说回来,一个擅长说话的人,是不被形式所拘束的。他既不采取说教的方式,也不以炫耀自己的方式来交谈。他能做到的是每一个和他说过话的人,都会认为他是最理想的交谈对象。他的态度始终是那么坦然开朗,一方面能接受别人的忠告,另一方面也能给别人以启发。这种人不论在任何场合都能获得别人友好的对待,而且还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当然,如果这种人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的话,那么他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是指日可待的。
查尔斯公司的一位总经理说过: “所以要讲究说话的技巧,是因为许多人常常不加思考就信口开河,因而导致种种的不良后果。”他还说:“为了达到目的,说话时必须力求简单明了而且有说服力。但最重要的是,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不说,
而且不了解的事也不该说。甚至突然想起的话题,也应该尽量避免向朋友提及。”
一个有学问而没有口才的人,和人交流时也会难于应付,这样会在无形中损失了不少的收获。往往有许多人,在频繁的人事接触中,觉得别人说的话对自己似乎像—种威胁。实际上,他是愧感自己的口才不如别人而已。
少数人的口才可以说是天赋,但多数人的口才却是由于勤于训练。一个当众不敢说话的人,最大的原因是出于惧怕心理的缘故。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活跃的人,使自己能获得成功,关键在于训练自己的口才。自己理由充分,但别人尽讲歪理,你却因为自己的口才拙劣,反而被别人辩得无地自容,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小说仨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和“骂死王郎”是两件著名的口才争辩所获得的辉煌成果,我们虽然并不想去做辩士和说客,但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人的一生,离不开言语和动作。
我们不能终身不说话,一切人情世故,大多是在说话当中。我们话说得好,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我们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坏事。所以,古人说: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话真是切中要害。所以,我们说话,一定要谨慎。俗话说“祸从口出”,你如果说话不当心,招人之怨,那是很难免的。
“金人三缄其口”,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说话要谨慎。可是,我们缄口不言,事实上是做不到的。那我们说话的时候,唯有留心谨慎而已。
话说得越多,出毛病的机会也就越多。大智若愚,有学问的人不大乱说话,只有胸无点墨的人才喜欢大吹大擂。“宁可把嘴巴闭起来,使人怀疑你的浅薄,也不要一开口就证实你的浅薄。”这是一句值得大家牢记的名言。所以在研究说话艺术的时候,要先学“少说话”。
这里的“少说话”是既要说话,又要说得又少又好,这才是口才的艺术。
要记住这样一个原则,在任何地方和场合,我们要做到尽量少说话,缄默是值得提倡的。如果非说不可,那么你要注意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辞和声调以及说话时的姿势。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怎么说,这值得加以研究。
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交际应酬或娱乐消遣时,种种从我们口里说出的话,一定要有一个中心,要生动和具体。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虽然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是不会错的。
为了使你的话为人们所重视和感兴趣,唯一的秘诀就是少说话。只有这样,才能有时间静静地思考,使说出来的话更精彩。
表达自己的意愿要流利
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会遇到需要我们说几句话的场合,这时候,如果话说得适当,就能使事情获得圆满的结果。
擅长说话的人,总可以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也能够把道理说得比较透彻、动听,使别人很乐意地接受。有时候还可以从谈话中立即判断出对方的意图,或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启示。而且还能够通过谈话,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友谊。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不擅长说话的人,所遭遇的情形恰恰相反。他们说话,不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往往使对方费神去听,而又不能使别人明白他所说的话的意思,这就使交际出现了困难。
遇到有事情和别人洽谈,或有事情需要别人合作的时候,说话流利的人,总可以很愉快地把许多事情谈成功;而不会说话的人结果却往往是不欢而散。
首先,要求正确的发音。对于每一个字,都必须发音准确、清楚。准确、清楚的发音,可以依靠平时的练习、注意别人的谈话、朗读书报、多听广播来达到。
其次,说话的时候,要使每一句话都明白易懂,避免使用一些晦涩的词汇。别以为用了这些词汇,就显得自己有学问。其实,这样说话不但叫人听不懂,而且会弄巧成拙,引起别人对你的错觉和疑虑,或认为你故弄玄虚。
良好的谈话,应该以大方、熟练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你的意思,使你说的话多彩多姿、扣人心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