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语言演化
王士元
对所有学语言学的人来说,如何把语言研究得最好是大家都关切的核心问题。要怎么研究语言,才能一代一代聚沙成塔地把知识的金字塔越堆越高?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么重要,是在好几年前,当时有个朋友比较了数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行为。他说,数学家是站在同行的肩膀上,所以可以看得更高更远;可是语言学家却喜欢把别的语言学家踩在脚下!他对我们这一行人的评论或许过于苛刻,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语言学家常常爱摆空架子,把哗众取宠的新理论奠基在薄弱的证据上,于是才短短几个月,一出了新理论就把旧的给推翻掉。
我们现在都把“知识的金字塔”这个比喻,归功于20世纪的哲学大师胡适之先生,他说过:“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其实这句话更早前就有人用过了,至少宋朝朱熹的作品中就找得到。当然引用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意味着我们都该自顾自地盖自己的金字塔,发表那些哗众取宠的理论。这句话暗示,我们努力堆砌自己的小砖头时,心里都应该有一致的愿景,知道自己这一小块砖是不是符合整个大格局,并希望别人将来也能以此为基础再把自己的成就累积上去。我自己就常以另一句更平凡的口号自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研究语言演化正是这种有价值的愿景,因此穆夫温教授的这本书,对知识的金字塔贡献良多。演化理论是一座更高大的金字塔,对于解释我们生物界起着莫大的作用。早在150年前,演化理论的鼻祖达尔文就看出,人类演化和语言演化其实非常相似。他在1859年的《物种起源》一书里说:
“如果我们拥有人类完整的族谱,根据不同人种所绘制的宗谱图,就能帮助我们划分目前世界上众多的语种……”
达尔文1871年出版的书《人类的由来》(Descent of Man),进一步阐述了他对生物演化和语言演化所作的比较。演化理论认为,改变源于三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一是变异,二是选择,三是复制再生。随着特定因素的作用,结果当然也会不同,但是很清楚的一点是,不管语言演化或生物突变,都同样涉及了这三个因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