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孩子们需要听到“不”
不久前,我在塔吉特连锁百货购物排队时,前面站着一个男人和他的小儿子,我估计有3岁左右吧。本来一切都很正常,直到那个男孩的视线转向左边,锁定在一排棒棒糖上。
“爸爸,我能要一个吗?”他问道,同时抓起一根来,举到父亲面前。
“不,现在可不行。我们一到家就要吃饭啦。”父亲答道,一丝忧虑闪过他的脸,不一会我就发现其中原因了。
一听到“不”,那个3岁男孩开始了一种重复多遍的路线,他边恳求边呜咽。父亲开始还保持了几分钟强硬的态度,但当小“勒索者”拿出了杀手锏时,他的决心就支离破碎了。那是一声歇斯底里的哭喊:“我要一个嘛!”声音之大足以传遍方圆50英尺。
父亲迟疑了大约一秒钟就妥协了:“噢,好吧。你挑一个,现在不准哭了。”
男孩挑衅地拿了两根棒棒糖,抬头审视父亲的反应。父亲提醒道:“我说的可是一根!”话音刚落,男孩的哭喊又来了。没办法,父亲只好对他耳语:“好好好,但可不能再拿了啊!”男孩意识到这是一场比赛,又抓起第三根糖。眼看父亲要把糖夺走,他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尖叫,开始一场星际拔河战。
战斗很快结束,小孩子显然是这场战斗的赢家:他拿着三根棒棒糖得意洋洋地离开,而战败的父亲一路嘟嘟哝哝。男孩不仅赢了一场糖果争夺战,还学会了永久的一课:“不”并不代表行不通,而是意味着摩擦升级。
我想每位家长对这种“战斗”都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安慰自己,不过是根棒棒糖嘛,或者不值得为这种事情翻脸。不幸的是,随着岁月的增长,这笔赌注越来越大。最近我和一对夫妇谈话,他们已经答应16岁的女儿和一帮朋友到墨西哥度春假。他们是参加了我的一个专题报告后来找我的,那个专题以我的上一本书《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做》为基础,讲的是青少年的心理。
母亲先开口说:“听您今晚所言,我们真的很担心,不知道女儿度春假中会发生什么事。您说我们是不是犯了个错误?”
“那今晚之前你们对于那个决定感到舒服吗?”我反问她。
“还真不舒服,”她回答道,“我们从来不觉得那是什么好主意。但现在我们真的很担心。”
“那你们当初为什么又同意了呢?”我问道。
他俩艰难地交换了一下眼神,父亲说:“我们开始没同意,但我女儿不断逼迫。当我们发现她所有的朋友都要去度假时我们就妥协了,条件是她得每天给家里打电话确保安全。同时我们也叮嘱了有关酗酒、吸毒和性方面的法规。”
“这么说,你们今晚来我这儿之前,就对那个决定不舒服了,对吗?”
“是啊,您说得对,”母亲脱口而出,“想到可能发生的事,我简直担心得要死,直到她回家我才能松口气!”她看了看丈夫,接着说,“我真是讨厌处在这个位置上。我们要么答应她和其他孩子出去玩,要么接下来的几个月她就在痛苦中度过。”
春假旅游和糖果战这两件事例有很多相同之处,虽然对青少年的父母而言,赌注大了很多,但说“不”的困难程度是一样的。坚持“不”和说出“不”同等重要。
“不”:短小而重要的一个字
“不(No)”可不仅仅是个音节,拼写简单,比“是(Yes)”还短。可许多小孩和青少年却不懂“不”的含义或者假装不懂。对他们来说,“不”比“是”更加重要。“不”为自律自尊、尊重他人、为人正直、坚持不懈和其他通向幸福美满人生的性格特征奠定了基础。虽然“不”这么重要,可越来越多的父母却很难讲出口。一次又一次,在无伤大雅的时候、在至关重要的人生路口,我们说不出“不”来,即使我们知道应该这么说。这真是太糟糕了,因为根据最新研究和一大堆报纸头条,如今的年轻入急需“不”的帮助。
为什么我母亲能说“不”
我8岁的时候,夏天里最喜欢的声音就是冰淇淋车穿过社区时发出的铃声。一听到那美妙的声音,我们就以最快的速度奔回家。我一进家门就满房间地找母亲,尽管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我还是费力调整到平常的语调:“妈妈,卖冰淇淋的要来了,所有小孩儿都准备买,您能不能给我一些钱买冰淇淋?”通常情况下,母亲会微笑着以平静的语气回答:“我可不这么想哦,戴维,今天不行。”她的声音里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吝啬,她仅仅说了个“不”。当然,我通常会用各种办法提高赌注,希望改变她的想法。有时我装得很乖巧,有时会讨价还价。想到可能是钱的问题,我就试探道:“喔,妈妈,我会买最便宜的那种,有10美分一个的冰棍,我就买那个好啦。”“不,今天不行。”她的话还是没有变。
“10美分啊,妈妈,求你了,你就不能通融我10美分吗?”我还记得她的回答:“戴维,不是钱的问题。我当然付得起10美分,但我要让你学一些重要的东西:你不可能总是得到自己想要的。”这句话对8岁的我没有任何意义。我记得自己通常会抗议更长时间,直到我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她的态度一点儿没变。然后我悻悻离开,在吃着冰淇淋的伙伴们面前抱怨她。
有趣的是这么多年以后,我还记得那些场景。然而现在我已经能理解她的明智之举,也对她的用心良苦心存感激。因为事实就是这样,我们不会总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学了这一课的人似乎是最能得到满足的人。所以,如果我们这样教育孩子:不管你们想要什么,这世界总会端着银盘送上来——这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开心的问题。因为这正是我们大部分家长曰复一日所做的事情——忽略了“不”的重要。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成年人对孩子说“不”会如此困难?比我们的父辈和祖辈困难得多呢?这容易理解。因为我们所有的人,父母和孩子都沉浸在一种说“是”的文化中。如果我们进一步探索第二章,将会发现,流行文化正在给我们洗脑:任何时候我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举个例子,晨报上有一则滑雪店的广告,叫嚣着大家日常所见所闻的“变奏曲”——以黑体字印刷:“延迟满足的感觉太差了,同一天就买下全套滑雪装备吧。”当所有人都被感染上这种经受不住拒绝和延迟的毛病,家长们将会发现越来越难教会孩子“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也能生活得很好”的这个道理。
当然,父母也不应该总是拒绝孩子的愿望。经验丰富的教养方式意味着在该说“不”的时候说“不”。帮孩子控制他们的强烈需要、愿望和欲望,是爱孩子、关心孩子和引导孩子的一部分。否则他们就会被自己失控的情绪左右,这比其他的方式都要好。孩子们需要得到处理问题的技巧和观念,这种观念只有通过恰当拒绝才能培养起来。以上的话对好学生和问题少年都适用。
说“不”不仅仅是用严厉的爱或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美其名日为孩子的长远打算。实际上,用错误的方式说“不”或在错误的情境下说“不”,就跟没说一样糟糕。重要的是要知道,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说“不”。这样才能让“不”发挥作用,帮他们茁壮成长,更加生机勃勃、坚强而且卓有成就,否则只会把他们一棒子打死。
家长工具箱
在今天这个纵容放任的社会中,很多家长认为他们不能说“不”。有时候他们觉得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什么时候说“不”合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算压制,什么时候算溺爱。有时,他们会把“不”误解成拒绝、否定的表达方式,误解成一个态度消极,只会以反唇相讥、刻薄的方式简单反对别人的建议或拒绝人家请求的人所说的话。但这不是我所说的“不”。我建议你向孩子说“不”,是在督促你以一种家长的坚定姿态对待孩子,因为他们就是要靠你的帮助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将来才能靠自己有效地控制欲望。
为了帮你弄清楚什么时候该说“不”,为什么你该说的时候没说,或是当你正犹豫该不该说、要不要坚持时,我已经在每一章里安排了一个家长工具箱。这套工具包含你说“不”时所需的知识、态度和技巧,以及许许多多说“不”的方式。你学到的条目越多,对父母责任的准备就越充分。同时,一套完备的工具也有助于你培养孩子,让他成为一个有足够内部力量和情感恢复能力来面对生活的人。
家长工具箱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你的肯定回答越多,说明准备得越充分。我们在每一章都会谈到如何提高你说“不”的能力。
下面是第一组问题。
家长工具箱
我从父母的“不”中学到了什么?
是不是1.小时候,父母希望我能做一些家务活
是不是2.父母要我遵守一些明确的规定
是不是3.父母坚持实施家庭规则
是不是4.父母树立了以尊重的语言态度符人的榜样,坚持让孩子们尊重父母
是不是5.父母鼓励我们分享
是不是6.父母一贯支持老师
是不是7.父母教我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要考虑他人的需要
是不是8.父母让我们不能总是如愿以偿
是不是9.父母对孩子看电视和其他媒体有严格的隈制
是不是10.父母希望我在学校尽可能表现好
在下面的几页中,我会解释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需要听到更多的“不”,以及我们应该怎样说“不”。
高额赌注:没有尊重的文化
我的好朋友乔希已经当了30多年的教师。不久前,在她去教室的路上,碰到一个男孩沿着大厅迎面跑来。这些年来,她可能已经向那些精力旺盛的10岁孩子重复了干百遍:慢点走。因此她本能地做了一件所有老师都会做的事——提醒那男孩儿在大厅里应该慢行。然而,她却没有为即将发生的事做好准备:那个男孩不仅没有放慢脚步,或者道个歉,反而将她臭骂一通。当她描述自己的经历时,我问她有何感受。“太叫人泄气了,”她答道,“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是在教书,而是一个人孤独地逆着一重又一重没有尊重的浪潮游泳。”
同样类型的故事我已经听过数十遍了,特别是老师目睹了孩子们口吐脏话,态度粗鲁,对基本规则进行严重到无法忽视的挑衅。我的另一个在加州奥克兰教书的朋友,前不久发给我一封邮件,说对她和她的很多同事来说,教书已经差不多成了行为管教,因为学生们是那么的心不在焉,总是换着花样在课堂上捣乱。她花了80%的时间维持课堂纪律,只剩下20%的时间上课。一星期后,我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教师聚会上宣读了她的邮件,所有在场的老师都表示深有同感。
让老师们培养一种更好的尊重的气氛,“自古以来”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太多的老师不是在对付少数几个调皮的学生,而是在对抗一种没有尊重的文化。2004年有1/3的老师在公共议事的民意测验中抱怨:他们对学生是如此的泄气,以致正在严肃地考虑要不要放弃这份职业。我们有些高中的管理者们已经穿上了防弹背心,只有55%的高中生觉得在学校是安全的,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学校前要通过金属探测器的严密安全检查或者是警察的把关。
在2006年春季,纽约市的公立学校系统开始强制实施严禁学生携带电子设备入校的法令。学校领导宣布纽约市各处的学校将随机安装金属探测器,结果有800多部私人手机被没收。
曾当过老师的电影制片人杰西卡·斯卡恰,在《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2006.5.23)中写道:“手机不该带到教室,拿手机的学生不会对课堂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社交活动,而不是受教育。”
然而,当学校系统实施这项禁令时,家长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在抗议,说手机等同于孩子的安全保障,他们威胁说要对簿公堂。为什么家长们不能对孩子说“不”?为什么不支持当局的“课堂无手机”禁令呢?
斯卡恰对家长们提出了几个问题:什么时候你急需给孩子打电话?你想尽快找到他为什么不打到学校办公室?斯卡恰说:“你们知不知道孩子带手机到学校的真正目的?主要原因是手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带着手机的孩子看上去很酷,甚至手机铃声打断了老师的讲课、引起哄堂大笑也是件有趣的事。而老师可是在尽力给你的孩子传授知识文化。”斯卡恰推论道:“家长们应该遵守某些法律条文。你们会集会抗议课堂的拥挤,抗议不公正、有文化偏见的测试。但是在手机这件事上,你们错了。你们是这个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解决问题的那部分。”
还有一些资料陆续出现。2005年10月,一次美国易浦索联社民意测验结果显示:近70%的美国人认为孩子比二三十年前更粗鲁无礼。数百万人观看了ABC的节目《超级保姆》,目的是让自己的孩子行为举止更加文明。2006年4月,社会心理学家让·特温吉博士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表明现在的孩子确实比前几代更粗鲁无礼。
高额赌注:学术成果
缺乏文明的学校气氛同样在三个方面影响了学业成绩:首先,对课堂管理的投入分散了本该投入到学习中的精力和注意;第二,受不断的紧张、焦虑和混乱的影响,学习变得更困难;第三,对所有孩子的学业期望,包括那些表现好的,都下降了。只要问问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老师,他都会谈到难以启齿但普遍存在的课堂交易:“如果你们不在课堂上给我惹麻烦,我就给你们加十分。”良好的行为表现被当作是理所当然时,优秀意味着额外的学业成就。今天,对很多学生来说,只要表现得比那些捣乱的人好,就做得不错了。然而,孩子们真正学到的东西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