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在中国
棋待诏·倭人之好步入大唐盛世后,古代围棋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文人、名僧和学者的演绎,围棋在形而上的角度丰富内涵的同时,在形而下的层面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出落为一项上至宫廷百官,下迄市井百姓均乐而为之的高雅、智慧、轻松的业余运动,与琴、书、画并为衡量文人学者气质的“四大才艺”之一。
这种繁荣的催化剂是棋待诏的设置。
宫廷围棋在整个围棋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代在宫廷中先后设立了棋博士、棋待诏等围棋专职。
棋博士始设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其职司是教习宫人,传授棋艺,官级在九品以下。
唐玄宗开元年间下令设置棋待诏,棋待诏与书待诏、画待诏一样,隶属翰林院待诏,或奉命进宫陪弈,或受诏竞技,供帝王观赏。
由于唐宋两朝的京城长安和汴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才荟萃、弈手云集。
棋待诏经常要在诸多竞技场合登台亮相,随时会遭遇强将高手的挑战,因此敢谋取这种职业者,必定是国手中的佼佼者。
如开元、天宝年间的棋待诏王积薪从小学弈勤奋,与高手冯汪在太原尉陈九言的家宅“金谷第”中连弈九局,多胜而被推为第一名手。
会昌、大中年间,棋待诏顾师言奉命与日本王子对弈,“汗手凝思”,34手使对方中盘服输,时称晚唐第一高手。
五代两宋,棋待诏制度依旧存在,众多帝王与文人学士参与其间。
如宋太宗赐给归顺后的吴越国王钱俶楸棋局、水晶棋子,让他以围棋消磨时间,他自己还创有“对面千里”、“独飞天鹅”和“海底取明珠”三种死活图势,用以考试他的朝臣。宋徽宗作《宫词》,有“忘忧清乐在枰棋”等句。
文人如王禹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都留下不少棋诗棋文。
棋待诏如刘仲甫较唐时王积薪更胜一筹,刘仲甫、王钰、杨中和、孙先四人还曾举行联棋赛,留下了中国最早的联棋谱“四仙子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