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做不生气的父母:爸爸妈妈必备的亲子教育秘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35058
  • 作      者:
    滕婧著
  • 出 版 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滕婧,教育经营管理培训讲师、儿童文学畅销书作家、儿童阅读推广人,创作了校园儿童小说“淘气包欧皮皮”系列故事,得到了小读者、家长和老师的喜欢和认同。
  作者曾任幼教培训中心首席培训策划及讲师;多次担任全国各地幼儿同管理者培训以及幼儿家长学校的重要课题讲师。在日常工作中长期与家长孩子接触,深切了解困扰父母和孩子的一系列问题,策划和推出“家庭教养指南”系列丛书。
  滕老师愿意和更多的家长、孩子成为朋友。
展开
内容介绍
  《做不生气的父母》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心底对孩子们的爱,也让我们成为更出色的养育者。生养孩子绝对不是人生的一个任务,丽是一种享受。如果有人只是把生孩子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或者根本没有打心底里作好陪孩子慢慢长大的准备,就很难想象会在爸爸或者妈妈的角色里,找到快乐。作者通过和父母、孩子的接触,感悟养育孩子的真谛:当爸爸妈妈,只有重视“内练修养,外练技术”,才能在和孩子这场漫长的“博弈”中,见招拆招。快乐38计,让爸爸妈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体味无限和美,享受无限乐趣!
展开
精彩书评
  如果说孕育宝宝是幸福奇妙的过程,那么养育宝宝的过程则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了。宝贝一天天长大,操心生气的事自然免不了,如何做好父母是一门学问,当宝宝不“乖”的时候父母如何应对更是必修绝技。生动的语言、实用的案例,《做不生气的父母》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心底对孩子们的爱,也让我们成为更出色的养育者。
  ——全球华人年轻父母专业育儿第一站摇篮网
展开
精彩书摘
  PART 1
  一 爱孩子的本身,而非爱他的条件
  如果有人问父母,你们爱孩子吗?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会不假思索地说,爱呀!当然爱呀!如果再追问一句,你们都爱孩子的什么呢?不少的父母恐怕就会中“圈套”了:
  他们会满脸幸福地告诉你,我儿子可聪明了!现在才三岁,已经能背好几百首诗歌了!
  也有人会说,你不知道我女儿有多听话,月子里很少闹夜,我们大人可省心了!
  甚至还有人会说,我儿子眼睛圆溜溜的,又大又亮,光看他那张小脸就让人爱不够呢!
  父母们只顾一一细数为什么爱孩子的原因,却不知他们已经掉进了“问题的陷阱”。
  这样的问题,很容易让父母在一刹那局限了自己的爱、收缩了自己的爱、贬损了自己的爱。我们来作个假设,看看这个“陷阱”到底有多深。
  假设那个会背诗歌的孩子不那么聪明,甚至连说话都比别的小孩晚了半年;
  假设那个月子里不闹夜的乖乖女儿不那么“听话”,一晚上哭八次;
  假设那个长相可爱的孩子不那么美貌,而是小眼睛塌鼻子:
  那么,做父母的难道就不爱他们了吗?
  当然不会!父母对孩子的爱,完全是一种天性;是没有理由、没有条件的爱。
  但是,我们还是常常会听见这样的话:
  “宝贝你要乖、要听话,这样妈妈才爱你,才给你买糖糖;你要是不乖、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也不给你买糖糖了。”
  妈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给孩子的是怎样的爱”这个层面,可是孩子那边会接收到一个错误的信息,孩子会以为:
  我要乖,妈妈才爱我;我不乖,妈妈就不爱我了!
  “乖”变成了孩子脑海里一个可以换取妈妈的爱的条件,这岂不是很可悲的事情?就像有部电影里讲述的两个热恋中的年轻人,女孩儿一直对男孩儿隐瞒了自己是富家女的身份,所以她也就坚信男孩儿对自己的爱是不讲条件的真爱。但是有一天,女孩儿无意间听到男孩儿给他的朋友打电话说,我要不是因为知道她将会继承五千万的家产,我才不会和她恋爱呢!伤心欲绝的女孩儿最终和男孩儿分了手,因为他们之间所谓的“真爱”,因有了“条件”而变得浅薄,失去了意义。
  如果说这个发生在恋人之间的爱的插曲和我们探讨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还有些许差别的话,那下面这个故事可真的要让人深思了。
  小雅是个孤儿,在孤儿院里过三岁生日那天,她被养父养母带回家了,小雅在这个新家里愉快地度过了五年的时间。有一天她提前放学回家,正好听见妈妈在客厅里和一个阿姨聊天,阿姨说,你们收养了小雅还真是幸运呢,这孩子这么懂事,听说还当班长了呢!
  妈妈呵呵笑起来,是啊,当时我们去孤儿院挑孩子的时候,一眼就相中了她!因为她的脸蛋儿长得最漂亮!
  妈妈的话犹如一声闷雷击中了小雅,虽然她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是妈妈的这番话还是刺伤了她,她这才“恍然大悟”,妈妈当时挑中她只是因为她的脸蛋儿长得漂亮,妈妈是因为爱她的脸蛋儿才把她带回家的!
  小雅最终选择了用剪刀在自己的脸上划了个大叉的方式,来测试当自己失去了漂亮的脸蛋儿后,妈妈还会不会爱自己……
  这是个遗憾的故事,小雅的冲动让人遗憾,妈妈错误的表达更让人遗憾。实际上每个看到这个故事的人,大概都能理解妈妈说那番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小雅只有脸蛋儿值得让人爱。但是很可惜,这样错误的表达方式,在孩子心中成了一个打不开的结——哪个孩子得知父母对自己的爱是要讲条件的,会不难过呢?
  孩子乖,做父母的当然值得高兴;然而,孩子不乖,也不能改变他(她)是你的儿女的事实。所以,请不要再要求孩子用条件来换取你对他的爱了。
  真爱就是爱孩子本身,而不是爱孩子身上的条件。比如聪明还是笨拙,乖巧还是顽皮,学习好还是成绩烂,长的漂亮还是相貌平平等。就如当初决定要生孩子时唯一的理由是享受当爸爸妈妈的快乐一样,现在爱孩子也有个唯一的理由,那就是,他(她)是你的孩子。
  如果父母能秉承这样的信念去爱孩子,那么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问题发生的几率就会小很多,父母生气的几率当然也会少很多。
  了解了什么才是对孩子的“真爱”,我们还要学会爱的方式。
  方式很重要,方式是表达爱的一种途径,不管父母这边的爱有多真,有多深,如果不能够选择恰当的方式传达到孩子那边去,那一定会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
  实际上父母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并且要让他知道你爱他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而不是因为他的表现。
  1.可以不同意孩子的表现,但不可以否定孩子的本身
  当孩子不小心闯祸时,父母当然会不高兴,会责备,但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责备:
  “你又把杯子打碎了!跟你说了多少遍,杯子不能放在这么靠边儿的地方,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呢?真是笨得出奇!”
  孩子打碎杯子固然是需要父母教导的,但父母应该教导的内容不是告诉孩子:
  你真的很笨——而且不是一般的笨!
  在这种时候,父母需要说的话其实只有一句:杯子要放到靠里面一点儿才不会打碎哦。
  又如,一个男孩儿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了,他回家跟爸爸哭诉小朋友打他了,做爸爸的可能会“怒从中来”:
  “人家打你,你不会还手啊!真没有出息,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个软弱的儿子?!你下次再这样被人家欺负了还哭哭啼啼地回来,连我也要打你一顿!”
  好可怜的孩子,在学校受到的委屈不仅没有有效地宣泄,反倒在心里蒙上了一层更重的阴影:我笨、我没出息、我只会被人家欺负、我软弱、我爸爸嫌弃我……只须把思维稍微延展一些,我们就不难看到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觉得爸爸一点儿都不关心自己,更谈不上爱自己;孩子在爸爸的话语中学会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还手,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彻底中了爸爸的“魔咒”,从此变得更软弱、更没出息……
  实际上,小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摩擦,这是他们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毕竟人是群居动物嘛,怎么可能不发生各种各样的“人际互动”呢?当父母得知孩子和别人发生摩擦的时候,要做的其实只有三件事:
  第一,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有没有受到伤害;
  第二,了解事情的原委;
  第三,教给孩子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在不用拳头的情况下)。
  如果父母是以这样的思路来教导孩子,那收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孩子的心里是温暖的,在学校受到欺负的难过,因为爸爸的关心而淡化了很多;其次,孩子把事件的经过告诉爸爸,这是一个正常而有效的情绪宣泄;再次,孩子从爸爸那里学会了处理这种问题的方式,学会了怎么和同学相处、交流……
  不一样的因,才会促成不一样的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父母有责任及时指出他错误的表现,鼓励、督促孩子改正,但永远记住:过度的责备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对孩子本身的否定,更是超越了责备的权限,“傻瓜”、“笨蛋”的称号会像一把利剑,扎在孩子的心上。
  2.多赞美孩子本身,尤其是他的行为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听人赞美的。赞美可以让人心情愉悦,赞美可以让人乐观开朗,赞美还可以让人发挥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潜能。
  美国有个黑人小男孩儿,从小就非常顽皮好动,经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责骂。有一天他逃课出去玩,回学校的时候发现大门已经锁上了,他就爬上了围墙,准备翻墙进去。正当他骑在墙上的时候,一双大手把他托了下来。小男孩儿回头一看,居然是校长!他当即吓得哆嗦起来。没想到校长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把他的小手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带着赞美的神情说了句:
  瞧这双手,不仅能翻墙,要知道,了不起的行政长官小时候才会长一双这样的手!
  小男孩儿被校长的话“迷住”了!他像是发现了一个深藏于洞穴之中的秘密一样兴奋、快乐!原来自己长了一双了不起的行政长官才会长的手!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小男孩儿真的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行政长官!他去看望老校长的时候说,我的今天都是因为您的一句赞美!
  还有一位妈妈,她第一次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就被老师告知:“你的儿子太调皮好动了,屁股上像长了钉子,我看你得带他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在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跟她说了什么,妈妈说:
  “老师表扬你了,说我的宝贝最近有很大的进步,原来在板凳上只能坐一小会儿,现在居然能坐三分钟了!”
  孩子听了,眼睛笑成了一个弯,回家破天荒地自己吃了两碗饭,没有让妈妈喂。
展开
目录
序:享受当爸爸或妈妈的日子
PART 1
一 爱孩子的本身,而非爱他的条件
二 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三 分清错误的类型
四 你在为什么生气
五 父母发怒对孩子的影响
六 别让担心和爱转化成生气
七 绝对不当“压力锅
八 永不失落的权威
九 想想自己小时候吧
十 不好奇、不多动,那就不是孩子了
十一 成绩不代表全部
十二 承认孩子的差别
十三 玩儿就是学
十四 孩子有权失败
十五 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十六 幽默是最好的调味剂
十七 该放手时要放手
十八 可以生气,但别造成伤害

PART 2 怎样做才能不生气呢
一 怎样带孩子上街不生气
二 怎样带孩子旅游不生气
三 怎样带孩子上饭店不生气
四 怎样带孩子做客不生气
五 怎样带孩子搭乘交通工具不生气
六 怎样在孩子吃饭问题上不生气
七 怎样给孩子喂药不生气
八 怎样面对孩子的“谎言”不生气
九 怎样不为孩子打人而生气
十 怎样不为孩子看电视和上网生气
十一 怎样不为孩子的“败家”行为生气
十二 怎样早晨不生气
十三 怎样晚上不生气
十四 怎样在孩子不肯认错时不生气
十五 怎样不为孩子的任性而生气
十六 怎样不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生气
十七 怎样不为孩子的失败生气
十八 怎样不为孩子的“懒惰”生气
十九 怎样不为孩子胆小而生气
二十 怎样不为孩子的生气而生气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