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父母惯出来的奇才<br> 郑渊洁和儿子郑亚旗都只有小学学历,但都是知名人物,父亲成了“童话大王”,儿子是杂志主编。作为父亲,郑渊洁是成功的,然而郑渊洁说,他的成长、他的教育理念都深受他父母亲的影响。<br> 父亲的桌子上堆满了书<br> 郑渊洁出生时父亲在石家庄任哲学教员,在家里一边哄他,一边备课、看书。父亲的桌子上堆满了书,郑渊洁那时总看《资本论》,“我家的那本《资本论》现在还有我画的笔道”。<br> 因为父亲的缘故,郑渊洁从小就对读书写字产生了崇拜心理,“我走写作这条路跟我父亲的关系非常大,如果从小父亲就当着我的面打麻将,没准我现在还是麻将冠军呢。但是很遗憾他没打麻将,他老看书写字,所以我也没能成为‘麻将大王’。”<br> 孩子最好的大学不是北大、清华而是家庭,最好的老师不是博导、教授而是父母。郑渊洁说,他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他有最好的父母,他们永远站在孩子一边,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br> 郑渊洁小时候和别的孩子打架,被打伤孩子的父母到郑家“讨说法”,他的父亲对被打伤的孩子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一个巴掌拍不响!”郑渊洁说:“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感动,父亲这么爱我,谁还好意思再犯错呢?”<br> 父亲对郑渊洁的“护短”让他很感恩,他说他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想让父母高兴,写童话也是,“我开始写作时他们很开心,我想让他们一直开心,就一直坚持着”!<br> 父亲狠狠夸了他一顿<br> 说到父亲,不能不提郑渊洁退学的事:上小学时父母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郑渊洁也跟着去了。一次语文课因为乱改作文题目,老师罚他在课堂上说几百遍“郑渊洁是咱们班最没出息的人”。郑渊洁接受不了,采取了极端的方式予以反抗——引爆了藏在身上的爆竹。因为此事,郑渊洁被学校开除了,那时他上小学四年级。<br> 郑渊洁回忆说,那天回到家时他神情恍惚,父亲注意到他的异常,关切地问:“孩子,有什么事情尽管跟爸爸说。”郑渊洁把被学校开除的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没有责怪儿子,反而十分肯定地说:“孩子,你一点儿不笨,你很聪明。你的故事讲得多好啊。你会编故事,其他同学在这个方面就比不上你!”<br> 父亲的话像一道阳光,让郑渊洁重新又燃起了希望,每当他心里冒出“郑渊洁是咱们班最没出息的人”这句话时,郑渊洁便想起了父亲的话:“你会编故事,其他同学在这个方面就比不上你!”郑渊洁说,我们不要把孩子想得过于坚强,以为风霜雪雨的洗礼能锤炼他们的意志。孩子的心灵其实是脆弱的,在大人眼里看似小小的打击,在孩子眼里可能会放大几倍,有的打击甚至是孩子自己的力量无法承受的。<br> 父亲最大的惩罚是写“检查”<br> 郑渊洁被开除了,学业怎么办?父亲说:“没关系,我在家教你!”父亲教他背的第一本书是《共产党宣言》,父亲说,背这个很有用,因为《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就是用童话手法写的:“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其实很有童话色彩。 背诵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父亲就让他去查字典,用毛笔写在旧报纸上,然后贴在墙上,当时他们住的干校的房子很破,墙是土做的,墙上可以随便贴东西,那时郑渊洁的家里满屋子贴的是生字——《共产党宣言》里的生字。<br> 郑渊洁说,父亲从来没打骂过他,一次都没有!对郑渊洁的最大惩罚措施是写“检查”,写着写着,郑渊洁把“检查”写成了小说,郑渊洁说:“也许就是那时我才知道我还有写作的天分!”<br> 在家教学,父亲的教材就是他写给郑渊洁的1000多封“家书”。父亲喜欢看人物传记,他将歌德、巴尔扎克等数十位中外名人的经历及人生经验写下来,“他当过教员啊,将20万字的传记写成一封2000多字的信,很容易,这种形式我也容易接受”!<br> 郑渊洁和父母闲聊之时,父亲提出一个假设,他问郑渊洁母亲,假如说咱们在渊洁生下来之后,给他设定一个当作家的目标能不能成?后来大家一致认为那他的才能肯定被扼杀了。<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