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导孩子轻松快捷地学习
1.制定孩子能够实现的目标——“篮球架效应”
心理效应链接:
篮球架的高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如果篮球架的高度过高,那么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玩了;如果篮球架的高度过低,随便谁投篮都可以“百发百中”,那么大家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这个项目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心理学把生活中人们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现象,称为“篮球架效应”。
王岳这几天有些郁闷,原因很简单,本来自己在班里前十名的成绩还算说得过去。可是因为到了初三,爸爸觉得这个成绩不能够保证他顺利升入市重点中学,所以在期中考试结束后,为王岳定了一个奋斗目标,三次摸底考试后冲入前三名。可是王岳第一次摸底考试只考了第八名,距离目标很远。现在第二次摸底考试就要到了,自己虽然在拼命努力,可是,其他同学也很努力,要想达到爸爸给自己制定的目标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奇迹出现。想到这里,王岳心情能不郁闷吗?
同样郁闷的还有肖语梦,肖语梦现在刚上小学五年级,她的英语成绩已是全班无敌手,这当然和父母的精心培养有关,同时肖语梦本人也付出了比同龄人多得多的努力。她在公共英语班上也是高手,已经通过二级,让很多初中生都羡慕不已。但妈妈为她定的目标是,小学毕业前要通过三级。困难实在太大,肖语梦虽然很努力,可是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一方面不愿意辜负妈妈的愿望,另一方面自己已经付出了100%的努力了,无奈目标太遥远了。
王岳的爸爸和肖语梦的妈妈犯了同样的错误:为孩子制定了过高的目标。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犯傻了;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差不多高,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美国NBA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高得吓人。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篮球架效应”。
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们最爱问孩子:“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孩子的回答往往千奇百怪、出人意料,因为他们很多都是随口而答,完全凭自己的兴趣,没有经过认真思考。“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警察”“我要做服装设计师”……甚至当时眼前有什么就回答什么,惹得父母直笑。
而父母也不会把这些答案当一回事,反正孩子的人生之路还很远,一切都是未定,一切都还来得及。直到孩子上了学,成绩、名次、特长状况、身体状况甚至人际关系都摆在了面前,父母开始觉得要给孩子定个目标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篮球架的高度启示我们:只有合适的目标,才能让孩子产生兴趣与动力,起到激励的目的。所以父母千万不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随意为孩子定目标。
没有目标,很难让孩子产生动力。但是目标过高,孩子无法达到,就会有畏难心理,望而却步,反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目标,孩子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
所以父母在给孩子制定目标时一定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目标要合理,让孩子力所能及,不能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二是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让孩子在完成的过程中失去追求的兴趣。
总之,既要让孩子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至于望着高不可攀的“果子”失望,又要让孩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激发自身潜力,体验到艰辛。
教子心经
1.父母要为孩子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
为孩子创造必需的条件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但仍需要量力而行。有位家长这样说:“要让孩子实现目标,大要做细致入微的工作。不能嫌烦,不能一曝十寒。我儿子在学英语的时候,主动让他妈妈抽查,他妈妈就坚持得很好,再晚也要陪着孩子。孩子外出学习需要陪同,他妈妈当仁不让。”这样,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遇到困难也能坚持,最终实现目标。
2.帮助孩子细分目标。
帮孩子细分目标也是很好的办法。无论是什么目标,如果目标越小、越集中,就越容易接近目标。相反,如果目标越大、越宽泛,就越容易偏离。学会将远大目标进行细分,分解成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并予以认真对待。这样,细分目标就容易实现。一次次小的成功必将为最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2.设定最后的期限——“最后通牒效应”
心理效应链接: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不是按部就班地去做,而是拖到最后的期限来临时才会努力完成,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最后通牒效应”。
小林凡已经上小学了,可还是个让大人心急的“拖沓鬼”,做起事来总是慢吞吞的。从吃饭穿衣,到写作业、做游戏,他的作业永远不能按时做完,常常忘掉该做的事情。为了保证他的学习成绩,每天晚上陪他做作业已经成了妈妈的任务。即使在妈妈的“看管”下,他依然半天才写一个字,直到妈妈生气地规定“十分钟之内必须完成”,他才紧张起来,抓紧写完作业。每天如此,爸爸妈妈十分苦恼。
有这样苦恼的家长不仅仅是小林凡的父母,很多父母也经常抱怨孩子:抄50个生字,纠正了半天,有40个还是错的;30道十位数加、减题,又不是不会做,非得折腾一晚上;才写两个字就开始抠橡皮,不到睡觉前绝不会完成……弄得孩子和家长都十分疲惫。家长在此过程中,情绪备受打击,他们先是耐心,转而气愤,有时心酸无奈,最终绝望地认为孩子简直无可救药。
是作业太多太难吗?或是孩子笨,根本不会做?事实上,许多父母反映孩子很聪明,思维也很活跃,甚至做难题也很轻松,可一写作业,就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磨磨蹭蹭,边写边玩,不能集中精力。
其实,很多成人身上也存在这种现象。很多白领接到公司委派的任务,起初一点也看不到紧张的迹象,上网聊天、煲电话粥、坐在办公桌前发呆……直到第二天必须交策划案了,这才疯了一般地找材料、查数据。饭也顾不得吃,水也顾不得喝,通宵熬夜,谢绝一切外出活动。第二天眼睛红红地把文案交给上司,然后像败兵一样倒在座椅上。可是下一次交给他任务时,他还会重复这一次的经历,好像非如此就不能完成一样。
这样的人,我们常常说他们“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认为他们做事缺乏计划,没有条理。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往往是拖到最后期限不得不完成时才努力去做。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最后通牒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心理的某种拖拉倾向,即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开始,总觉得准备不足,想等到万事俱备时再做,于是一拖再拖,但到了最后关头也能完成。
其实这样做的人,在开始做事的时候,并不像他们表现得那样轻松,心里也是备受煎熬,虽然一再警告自己,但就是进入不了工作状态。加拿大心理学专家蒂姆?彼齐尔曾经为此做过一次调查:他找到了100名有拖沓工作习惯的员工进行研究,在他们工作的最后一周内,进行重点的跟踪调查,起初这些人想到工作就会有焦虑感和内疚感,但就是采取不了行动,于是他们安慰自己,告诉自己在高压之下工作会做得更好,只不过稍晚些罢了……但是他们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会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这些人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自我折磨状态,是因为许多不良情绪在作怪。他们认为“以压力为动力,能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了解了这些,家长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孩子做事拖沓的现象。
教子心经
1.深入了解孩子做事拖沓的原因,化解孩子的心结。
如果孩子做事拖拉,是害怕做不好被家长责怪,也就是出于恐惧心理,那么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宽松的气氛。不能要求孩子的表现十全十美,让孩子放手去做,多给一些鼓励。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并因此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可以采取直接表扬,也可以采取暗示表扬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对比来肯定孩子的进步。如孩子今天早晨穿衣服昨天快了一些,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家长表扬孩子的标准不要定得太高。同时,当孩子做不好某件事时,家长也不要斥责或包办,而应以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自己改正。
2.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规定时间完成任务,有利于让孩子产生紧迫感,避免“最后通牒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因时间仓促造成作业质量下降。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提出时间、数量、质量的要求,督促孩子完成,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注意做得快的同时,依然要以做得好为最终标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