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921263
  • 作      者:
    吴伟君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父母必备的教子枕边书,教您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展开
内容介绍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站,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真正的好父母懂得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最好的、最全面的教育。父母更需要做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老师。做孩子人生的引路人。父母的教育影响并决定着孩子的一生。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好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资本
    做一对会教的好父母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同样,我们也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把孩子教“好”,并非单纯让孩子争得第一、获得奖赏、在某个领域出人头地,也与财富、地位、名声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成为科学家或教授,对不同的孩子,“好”的标准也应该是不同的。
    “好”孩子,就是把自己做到最好的孩子,把孩子“教好”,就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他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成为爱因斯坦或比尔·盖茨。孩子只需要在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儿,明天比今天多些进步,这就够了!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他自己,是非常高的、终其一生的要求,所以,这只能作为教育孩子的一个目标和追求,向这个方向靠拢,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需要指出的是,教是一种主动实施的行为,也就是由父母来引导学习和教育的行为。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各项能力极限,刺激孩子的能力成长到孩子能达到的最高高度。刺激和发展孩子本身可以发展的能力素质,淡化整体社会比较定义的需求,把孩子当做一个社会个体来发展调整、刺激成长。很遗憾的是,大部分父母在实施对孩子的教育是按照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社会对未来成人的要求而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孩子的发展来实施,而是根据家长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教育。
    孩子的所有经验和认识以及感觉、需要都与成人有很大的差距。要教育孩子,就要清楚自己的教育对象,找准教育的目标,了解自己要教育的对象,有的放矢!从孩子的需要入手,考虑教育方法,从孩子的发展来选择教育方式,这也需要父母的智慧!
    说到教育孩子,父母几乎一律讲方法。教育讲方法有错吗?没有,错的是方法的滥用和套用。我们知道,同样的结果,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未必是一样的。反之亦然,同样的原因,不一定发展成为同样的结果。有因就有果,但“果”未必一样。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忽略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父母经常套用某个专家的方法,套用书本上的或者其他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经常忽略了“此孩子非彼孩子”的问题。所以,教育经常陷入死角和误区中。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是伴随着需要而成长的。如果我们可以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要,教育孩子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了解人的需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觉察”。在现实普通的教育中我们就要去感受,感受孩子的需要。而对父母来说,就是去感受自己孩子的需要。
    父母要教育孩子,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就要尝试回到自己的需要点上,我们也就要去了解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父母可以想象自己身处这样的环境,来感受孩子的需要。是否别人的指责可以帮助自己?或者是打击可以让自己更加上进和积极?这时候,什么是我需要的,怎样的行为可以激发我的积极的欲望……当我自卑时候,我最需要什么,我为什么自卑,我害怕什么?面对我感觉自卑的东西或者处境时,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什么东西可以让我感觉到安全?当我有暴力倾向的时候,或者我要使用暴力的时候,我想得到什么感觉?当我不积极的时候,我是害怕什么,担心什么?什么东西可以刺激我解决问题的欲望?我心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我的处境?我如何可以改变我自己的处境……从自己来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和成人的表现不一样,但心理基础和心理需要是一致的)。知道了孩子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感觉,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容易找到!
    作为父母,应该相信,孩子即使是在做了错事的时候,他也是在努力地想把事情做好。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负面行为上,而是要看到孩子行为后面的良好的动机,父母要避免对孩子使用的错误方法指责,而是要协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良好动机。
    每位孩子的父母,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而且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才是合理而有效的。不必要刻意地去追寻道理,而要看到对自己孩子教育的效果。
    要善于为孩子喝彩
    对孩子我们要增加信任和期待,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善于为他们喝彩。
    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她不懂英语,更看不懂儿子的作业,但每次她都认真地把儿子的作业拿在手上,仔细地看,由衷地赞叹:“太棒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作业挂在墙上,逢客便讲:“瞧,我儿子的作业多棒!”客人当然点头附和:“真不错!”儿子受到了鼓励,每次都争取比上一次好,成绩一天天地提高,长大后成为杰出的人。
    孩子就是这样,告诉他能行,他就能行;说他不行,他行也不行。这就是孩子,他需要的是观众,能为他喝彩的观众。你为他雀跃,他就会给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你说他不行,不如他人,他会证明自己真的很笨。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鼓励和赏识孩子。这种鼓励能对孩子的进步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那些缺点、毛病比较多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和激励。当他们由于进步或是做了好事而受到父母的赞赏和激励时,都会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在思想上产生快感。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步丰富和加深,从而更增加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产生再进步或做好事的欲望。如果孩子总是被批评,总是产生不快的内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就越来越低低沉并逐渐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
    其实,缺点再多的孩子身上总有积极因素,总有所长,只不过不太显著突出而已。如果父母不抱成见的话,肯定会发现他们的优点。问题是对于孩子,有些父母总是抱有成见和偏见。抱着这种态度和情绪教育孩子,有的只是批评。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个原则对于任何孩子都是适用的。对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孩子来说,尤其要少批评,多鼓励。这样做,有时候会产生奇效。表现不太好的孩子,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往往被缺点所掩盖,很容易被父母忽略。所以,要做到“奖子一长”,父母必须努力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中动,不用直接的批评,而改用期望、信任和鼓励,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这样的效果肯定会好。
    在日本福岛县,有一座母亲之像。她是细菌学家野口英世博士的母亲。野口英世1912年在美国成为医学博士,并就职于大财团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曾被推举为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1928年5月21日,因在非洲研究困扰当地居民的黄热病时受到病毒感染,在52岁时去世。野口英世在非洲极受尊重。
    野口英世的成功,与他母亲的爱分不开。野口英世的母亲1853年出生在福岛县。1876年野口英世出生。不幸的是,他两岁时的一天,母亲种完田回家,发现儿子掉在火盆里,严重烧伤经过她精心护理,野口英世摆脱了生命危险,却留下左手严重烧伤的残疾。
    上小学时,因为残疾,野口英世经常受人欺辱。他开始逃学,常常躲进山里或是神社。母亲知道后,鼓励他说:“人家越是瞧不起你,你越是要在学业上争口气,让他们看看,我知道你是最好的。”发奋学习的野口英世终于取得了全班第一的成绩。
    野口英世的父亲佐代助沉溺于酒色和赌博。所以母亲白天干农活不算,晚上还织布,深夜去湖里捞虾,冬天去干男人才干的苦力活。村里一度曾流传晚上有幽灵的事,几个好奇心强的年轻人深夜去看时,发现了月光下专心撒网捞虾的野口英世母亲的身影。
    立志做医生的野口英世有一天突然从镇上跑回家,原来,他那残疾的左手不便于使用显微镜,这让他失去了准备考试的信心。母亲严厉地教育他说:“连达摩都要在石头上坐三年,才能完成修行。你修三年还是几年我不管,回去继续准备吧,今天不要进这个家门。”
    野口英世流着泪走了。他在20岁时,第一次就通过了全国考试,获得当时还极少有人获得的医生许可执照。
    贫困的母亲苦盼儿子回来支撑家业,但接到儿子想去美国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成果的消息后,她立刻支持他去更遥远的地方:“你不必担心我,等学有所成再回来吧!”她忍着寂寞孤独,常常一人在附近的中田观音庙里为儿子祝福。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好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资本
做一对会教的好父母
要善于为孩子喝彩
不做强势妈妈
对“棍棒教育”说不
做孩子心中理想的父母
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冲突
网络时代,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了解你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

第二章 好父母善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孩子不爱做作业
孩子学习“马虎”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让孩子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提高孩子拼写诵读的能力
在观察事物中激发孩子的作文兴趣
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
训l练孩子谋篇布局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复习功课
培养孩子掌握解题的方法
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孩子勤奋学习
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的态度
培养孩子虚心好问的学习态度
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态度
让孩子自己选择课外书
教孩子巧选参考书
让孩子学会运用工具书

第三章 好父母懂得培养孩子优良的品德
培养孩子诚实的品格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培养孩子谦虚的品质
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
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性格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严谨细致的习惯
让孩子变得敏捷利索
培养孩子的勇气
培养孩子的毅力
让孩子学会奉献爱心
培养孩子的孝心
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劳动
规范孩子的言谈举止
培养孩子基本的文明礼仪
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
让孩子懂得热爱祖国
让孩子遵纪守法

第四章 好父母注重培养孩子创新的能力
培养孩子超常的记忆能力
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
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让孩子“玩”出创造力
培养孩子的“异想天开”
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让孩子续编故事
关注孩子的模仿行为

第五章 好父母不忘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培养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
让孩子找到建立友谊的桥梁
让孩子与他人融洽相处
让孩子学会与朋友相处
培养孩子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想到他人
培养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领导才能
让孩子学会与人交谈
让孩子学会与老师交流
让孩子学会适应学校生活
让孩子体味与人分享的快乐
让孩子学会建立和保持友谊
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纠正孩子不合群的弱点
孩子交了坏伙伴怎么办
不让孩子叫低级、诬蔑性的“外号”
帮孩子克服对聚会的恐惧

第六章 好父母会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培养孩子“识钱”的能力
加强孩子对金钱的认识
让孩子认识股票和债券
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
培养孩子健康的金钱观
让孩子学会理智消费
培养孩子储蓄的习惯
培养孩子节俭的好习惯
让孩子自己制订预算
培养孩子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让孩子学会记账
让孩子学会买二手货
培养孩子捐钱的理念
纠正孩子乱花钱的习惯

第七章 好父母善于开发孩子的天赋
培养孩子成为天才
让孩子有自己的艺术天地
让孩子学会欣赏自然之美
让孩子学会欣赏文学之美
让孩子学会欣赏生活之美
让孩子学会欣赏音乐之美
让孩子在游戏中拓展思维
让孩子在绘画中激发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音乐艺术特长
培养孩子的绘画艺术特长

第八章 好父母会帮助孩子解决困扰
孩子迷恋电子游戏
孩子迷恋上网
让孩子学会文明安全上网
帮孩子远离“信息毒素”
理性对待孩子的“追星”
顽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
赏识“淘气包”的孩子
正确对待孩子的反叛行为
关于批评与表扬的问题
孩子被早恋困扰怎么办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