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资本
做一对会教的好父母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同样,我们也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把孩子教“好”,并非单纯让孩子争得第一、获得奖赏、在某个领域出人头地,也与财富、地位、名声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成为科学家或教授,对不同的孩子,“好”的标准也应该是不同的。
“好”孩子,就是把自己做到最好的孩子,把孩子“教好”,就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他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成为爱因斯坦或比尔·盖茨。孩子只需要在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儿,明天比今天多些进步,这就够了!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他自己,是非常高的、终其一生的要求,所以,这只能作为教育孩子的一个目标和追求,向这个方向靠拢,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需要指出的是,教是一种主动实施的行为,也就是由父母来引导学习和教育的行为。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各项能力极限,刺激孩子的能力成长到孩子能达到的最高高度。刺激和发展孩子本身可以发展的能力素质,淡化整体社会比较定义的需求,把孩子当做一个社会个体来发展调整、刺激成长。很遗憾的是,大部分父母在实施对孩子的教育是按照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社会对未来成人的要求而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孩子的发展来实施,而是根据家长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教育。
孩子的所有经验和认识以及感觉、需要都与成人有很大的差距。要教育孩子,就要清楚自己的教育对象,找准教育的目标,了解自己要教育的对象,有的放矢!从孩子的需要入手,考虑教育方法,从孩子的发展来选择教育方式,这也需要父母的智慧!
说到教育孩子,父母几乎一律讲方法。教育讲方法有错吗?没有,错的是方法的滥用和套用。我们知道,同样的结果,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未必是一样的。反之亦然,同样的原因,不一定发展成为同样的结果。有因就有果,但“果”未必一样。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忽略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父母经常套用某个专家的方法,套用书本上的或者其他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经常忽略了“此孩子非彼孩子”的问题。所以,教育经常陷入死角和误区中。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是伴随着需要而成长的。如果我们可以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要,教育孩子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了解人的需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觉察”。在现实普通的教育中我们就要去感受,感受孩子的需要。而对父母来说,就是去感受自己孩子的需要。
父母要教育孩子,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就要尝试回到自己的需要点上,我们也就要去了解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父母可以想象自己身处这样的环境,来感受孩子的需要。是否别人的指责可以帮助自己?或者是打击可以让自己更加上进和积极?这时候,什么是我需要的,怎样的行为可以激发我的积极的欲望……当我自卑时候,我最需要什么,我为什么自卑,我害怕什么?面对我感觉自卑的东西或者处境时,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什么东西可以让我感觉到安全?当我有暴力倾向的时候,或者我要使用暴力的时候,我想得到什么感觉?当我不积极的时候,我是害怕什么,担心什么?什么东西可以刺激我解决问题的欲望?我心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我的处境?我如何可以改变我自己的处境……从自己来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和成人的表现不一样,但心理基础和心理需要是一致的)。知道了孩子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感觉,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容易找到!
作为父母,应该相信,孩子即使是在做了错事的时候,他也是在努力地想把事情做好。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负面行为上,而是要看到孩子行为后面的良好的动机,父母要避免对孩子使用的错误方法指责,而是要协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良好动机。
每位孩子的父母,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而且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才是合理而有效的。不必要刻意地去追寻道理,而要看到对自己孩子教育的效果。
要善于为孩子喝彩
对孩子我们要增加信任和期待,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善于为他们喝彩。
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她不懂英语,更看不懂儿子的作业,但每次她都认真地把儿子的作业拿在手上,仔细地看,由衷地赞叹:“太棒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作业挂在墙上,逢客便讲:“瞧,我儿子的作业多棒!”客人当然点头附和:“真不错!”儿子受到了鼓励,每次都争取比上一次好,成绩一天天地提高,长大后成为杰出的人。
孩子就是这样,告诉他能行,他就能行;说他不行,他行也不行。这就是孩子,他需要的是观众,能为他喝彩的观众。你为他雀跃,他就会给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你说他不行,不如他人,他会证明自己真的很笨。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鼓励和赏识孩子。这种鼓励能对孩子的进步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那些缺点、毛病比较多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和激励。当他们由于进步或是做了好事而受到父母的赞赏和激励时,都会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在思想上产生快感。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步丰富和加深,从而更增加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产生再进步或做好事的欲望。如果孩子总是被批评,总是产生不快的内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就越来越低低沉并逐渐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
其实,缺点再多的孩子身上总有积极因素,总有所长,只不过不太显著突出而已。如果父母不抱成见的话,肯定会发现他们的优点。问题是对于孩子,有些父母总是抱有成见和偏见。抱着这种态度和情绪教育孩子,有的只是批评。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个原则对于任何孩子都是适用的。对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孩子来说,尤其要少批评,多鼓励。这样做,有时候会产生奇效。表现不太好的孩子,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往往被缺点所掩盖,很容易被父母忽略。所以,要做到“奖子一长”,父母必须努力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中动,不用直接的批评,而改用期望、信任和鼓励,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这样的效果肯定会好。
在日本福岛县,有一座母亲之像。她是细菌学家野口英世博士的母亲。野口英世1912年在美国成为医学博士,并就职于大财团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曾被推举为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1928年5月21日,因在非洲研究困扰当地居民的黄热病时受到病毒感染,在52岁时去世。野口英世在非洲极受尊重。
野口英世的成功,与他母亲的爱分不开。野口英世的母亲1853年出生在福岛县。1876年野口英世出生。不幸的是,他两岁时的一天,母亲种完田回家,发现儿子掉在火盆里,严重烧伤经过她精心护理,野口英世摆脱了生命危险,却留下左手严重烧伤的残疾。
上小学时,因为残疾,野口英世经常受人欺辱。他开始逃学,常常躲进山里或是神社。母亲知道后,鼓励他说:“人家越是瞧不起你,你越是要在学业上争口气,让他们看看,我知道你是最好的。”发奋学习的野口英世终于取得了全班第一的成绩。
野口英世的父亲佐代助沉溺于酒色和赌博。所以母亲白天干农活不算,晚上还织布,深夜去湖里捞虾,冬天去干男人才干的苦力活。村里一度曾流传晚上有幽灵的事,几个好奇心强的年轻人深夜去看时,发现了月光下专心撒网捞虾的野口英世母亲的身影。
立志做医生的野口英世有一天突然从镇上跑回家,原来,他那残疾的左手不便于使用显微镜,这让他失去了准备考试的信心。母亲严厉地教育他说:“连达摩都要在石头上坐三年,才能完成修行。你修三年还是几年我不管,回去继续准备吧,今天不要进这个家门。”
野口英世流着泪走了。他在20岁时,第一次就通过了全国考试,获得当时还极少有人获得的医生许可执照。
贫困的母亲苦盼儿子回来支撑家业,但接到儿子想去美国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成果的消息后,她立刻支持他去更遥远的地方:“你不必担心我,等学有所成再回来吧!”她忍着寂寞孤独,常常一人在附近的中田观音庙里为儿子祝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