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文化冲击下产生了行为困难学生
开放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多元的传播媒介,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处在极其活跃的状态,他们灵敏的文化嗅觉,使其成为社会群体中最富有理想和激情,敢于探索和追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一族。而文化情境的增多,又要求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必须做出的选择越来越多,需要对社会多元文化做出的整和也越来越多,他们置身于“传统——现代”的交叉点,既处在传统之中,又置身于传统之外;既跨进了现代的门槛,又未完全投身于现代的怀抱。于是,与此相应的行为也受着双重价值系统的支配。他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对图利害义的不道德现象感到迷惘;在竞争中对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变化感到难以适从。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新的观念、矛盾的冲突,并体验着由此而来的失落与困惑,当这所有的问题,都体现在大学校园里时,大学生们面临的选择是严峻的。在进入一种“怎么都行”的时代,结果反到变得手足无措了。而困难行为的产生可以说是对现实状况的一种逃避,他们试图用一种另类的生活方式与必须做出的抉择抗争,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价值真空”,却不料陷入了更困难的境地,他们的行为变得越来越不能让人接受:学习困难、目标迷惘、心理失衡、行为异常,这些都为行为困难学生划上了一个个定义。
2.家庭环境的失衡产生行为困难学生
教育向来就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产物。在评定一个大学生是否成才的标准上,社会是最主要的衡量尺度。其次是家庭的因素,家长权威的态度无疑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笔者分析的行为困难学生的案例中,有90%以上的家庭中有着直接或间接导致行为困难学生的因素,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家长的教养态度。一些学习压力重,学习行为困难的学生,其家庭环境不外乎两个极端,即家长制和放任型。家长制的家庭,父母从小对子女的学习要求较高,学生必须达到家长理想中的状态。他们全然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承受范围,一旦子女不能达到,便施之惩罚:或皮肉之苦或剥夺某种权利,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厌学行为。放任型家庭,以为子女进了大学,便是进了“保险箱”,如释重负,子女也像是“脱离苦海”,在大学学习放任自流,随意旷课,一旦东窗事发,这类学生往往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于是有的破罐破摔成为问题学生。家长的教养态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还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曾有一位大学生性格乖巧,从不惹事。但开学没多久,便与异性多次同居,事后了解到她的父亲从小不允许她与异性交往,方式简单粗暴。该生进入大学后,认为终于可以摆脱父亲,所以产生与异性接触的强烈向往就不足为奇了。可见家长的教养态度,对问题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决定子女是否会产生行为困难的因素之一。
(2)家庭背景的变化。在行为困难的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家庭存在着特殊情况。有的是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破裂,子女无论是跟哪一方,都会产生一种心理阴影;有的是父母收入低或者下岗,于是忙于生计,很少跟子女沟通,导致学生长期思想行为产生困惑而无人问津;有的是来自于外省市或农村,对大城市生活不能适应,导致自卑、自负心理的产生。这些不同的家庭环境,往往更容易使学生产生行为困难。
(3)家庭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性格特征的影响,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也会影响到大学生对某些社会价值观念的判别能力,还有家长的职业特点,性格特征都会使学生在面临困难或选择时的重要依托。因此,如何使当代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减少行为困难的概率,家庭因素至关重要。
3.网络时代下产生的行为困难学生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网络技术成为这一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产物,开拓了一个新的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数字空间——虚拟社会。而当代大学生在这一虚拟世界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偏差是多种多样的,如不加以引导、控制,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我们从高校的一些行为困难学生身上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生活在自身的网络世界里,把上网当作是一种时髦,沉迷于网络游戏,对网上看到的小道消息津津乐道,把网络“黑客”当作英雄来崇拜,自身的网络道德意识淡泊。此外网络本身的数字化和匿名性的特点,也使学生本身的自律意识难以发挥作用。正是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使人们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每个人在网上只是一个数字或代号,因此网络无疑对行为困难学生产生一定影响。高等院校在信息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中已占领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校园网络建设覆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场所,再加上高校周围网吧的快速出现,都为大学生进入虚拟世界创造了条件。现在网络不仅占据了大部分学生的休息时间,而且占据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时间,成为获得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成为对外交流与人沟通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量的大、快、广,已远远超过学校德育的步伐,更使那些原本面临行为困难的学生无所适从,他们在现实社会不能实现的愿望,在虚拟世界大多能找到归宿,因此,部分行为困难学生在对网络的依恋上愈陷愈深,使自己的困难行为难以自拔。4.传统德育方法更容易产生行为困难学生德育的功能并非让学生牢记抽象、教条的道德规范,而是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融合社会实践、生活实践的经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内化规范、体验规范、践行规范,从而完善人格,调整行为,实现人的精神变革。传统德育在对行为困难学生认识上,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传统德育比较强调思想性、政治性,往往习惯把学生行为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归结为道德品质问题,没有把握产生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其次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把教育过程与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相割裂,忽视了在行为困难学生的成因上很多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而只注重对学生形式上的教育,而没有对行为困难学生予以真正地接纳和理解。有些不规范的德育工作方式,不仅很难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三,传统德育在目标上,注重学生的行为管理,忽视人格的培养。行为困难学生产生的问题是表面的,我们如果一味只关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教育,一味要求学生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在各种行为上贴上“标签”,把德育归为单向的行为训练,忽视以人为本的道德内化过程,即使学生在大学中不存在行为困难,一旦踏上社会,没有自身的德育规范标准,早晚也会成为社会行为的困难者,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行为困难学生的产生,对我们的德育提出了很好的课题。那么如何才能在高校中实施有效德育,使学生能建立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和谐人格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