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留学与革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热潮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0079
  • 作      者:
    张泽宇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泽宇,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3年出生在风景秀丽的北方江城吉林,先后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现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目前在《史学月刊》、《党的文献》等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作为博士论文尤其是史学博士论文,首先要有功力,也就是要有扎实的史料支撑和广博的史学知识基础。张泽宇的论文在这方面是比较突出的。他发挥俄语好的优势,搜集了大量俄文资料,同时将可能搜集到的中文资料,都基本搜集到了。在资料方面,《留学与革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热潮研究》是扎实可靠的。这就奠定了科学研究的基础。如果他能在读博士期间到俄罗斯做一段研究,则就圆满了,遗憾的是没有这个机会。其次,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也就是驾驭史料、凝练史实、条缕史脉、透视史事,既要将历史真相搞清楚,又要看到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留学与革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热潮研究》不仅将这场留俄运动叙述得清清楚楚,而且对运动的评论入木三分,同时论述了运动的深刻背景和社会影响,将留俄运动放在中俄两国大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变化中去评述,使研究加深了一步。第三,要有理论升华。也就是要有灵魂,在提出新观点的同时,要做很好的理论概括。张泽宇的博士论文紧扣留学和革命两个关键词,并运用相关理论加以辨析,理论色彩相对较浓。至于书中展示的许多令人信服的新观点,限于篇幅,恕不赘述。总之,《留学与革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热潮研究》在研究留俄运动方面,有很好的学术开拓,是一本学术价值颇高的好书。我作为第一读者,愿意向学界和社会推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编  理论阐述和历史背景
    第一章  理论阐述——中苏政治文化的趋同与冲突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体系
    一、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和内涵
    政治文化研究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就曾提及政治文化问题,他指出:“当人们的分布变化时,政府的构成就会变化……国家不会超出生活于其中的人性范围”,也就是说,政府的构成会随着人民的习性的变化而变化。亚里士多德则进一步指出:“同某些相符的性格原来为当初建立政体的动因……平民主义的性格创立平民政体并维护着平民政体;寡头主义的性格创立了寡头政体并维护着寡头政体;政体随人民性格的高下而有异”。亚里士多德已经初步认识到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此后,若干学者也对政治与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和分析。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宗教、法律、习俗和生活方式综合形成一种精神,对政治体制的运行和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马基雅维里曾比较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和近代意大利人民的素质变化,并将其与政治的兴衰联系起来,18世纪英国的政治学家伯克认为构成社会的关系整体,最终依赖于组成这个整体的个人的习惯性反应,托克维尔、基佐等学者也都认为民族性或国民性对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文化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期。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他在1956年的《政治杂志》上发表了《比较政治系统》一文,最早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1963年,阿尔蒙德在与鲍威尔(G.B.Bower)合著的《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他进而指出政治文化是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发展进程中形成,民族和人群在历史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将产生重要的作用。阿尔蒙德在与西德尼·维尔巴(Sidney Verba)合著的《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政治文化一词代表着特定的政治取向——对于政治制度及其各个部分的态度,对于自己在这种政治制度中的作用的态度”。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定义比较侧重于心理学方向,将政治文化归结为个体对政治制度的认知、情感和态度。
    美国政治学家派伊(L.W.Pye)认为,政治文化“是这样的一套态度、信念和情感,它赋予政治过程以意义和秩序,它给出制约政治系统行为的基本前提和规则,它包括政治理想和一个政体的运行规范。因此,政治文化就是政治的心理与主观维度集合形式的展示。一种政治文化既是一个政治系统的集体史,又是这个系统中的个体成员的生活史的产物”。派伊的政治文化概念既传承于阿尔蒙德,侧重于心理学方面,又有所超越,主要体现在从阿尔蒙德的个体态度和取向研究上升为对整个政治体系特点的研究。
    美国学者布朗(A.Brown)认为政治文化是“历史与政治的主观感知,基本信念和价值观、认同感与忠诚的集聚以及作为特定民族或团体的历史经验的产物的政治经历和知识”,保尔(D.Paul)和怀特(S.White)则将政治文化的概念狭义化,前者认为政治文化只是“价值观、符号、态度和行为类型的一种分布”,后者则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定位于其中的态度与行为的母质”。
    美国政治学家劳伦斯·迈耶(Lawlence C.Mayer)、约翰·伯内特(John Burnett)、苏珊·奥格登(Suzanne Ogden)合著的《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中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个人受到某些刺激时促使其通过一定方式作出反应的内在状态”,主要包括态度(包括平等的、权威的和顺从的)、信仰(包括意识形态、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感情(包括热爱——归属感和疏远——分离感)、认知(知识和见闻)以及价值五个要素。
    美国学者伊斯顿(David Easton)更为客观地为政治文化定义,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一系列信念、观念、规范和价值,它们规定了影响政治输入和制度运行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是社会成员公认的权威性力量。穆迪则认为将政治文化集中在思想或态度上过于狭窄,应涵盖政治制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在文化和制度的互动关系中说明思想的逻辑与合理性。这一观点将政治文化由原来的侧重个体态度倾向的研究扩展为整个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理论的综合。
    美国学者沃特·罗森堡姆(Walter Rosenbaum)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对政治文化的概念加以界定:如果研究的着眼点在个体,那么政治文化基本上应以心理为焦点,包括个体主观上对政治系统基本要素的态度取向的所有重要表达方式;如果研究侧重于群体,政治文化则是民族或人民对政治系统要素的集体态度取向。
    罗森堡姆的观点无疑具有启发性,由此笔者认为,既然文化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政治文化的概念也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政治文化是指个体、社会群体、民族和人民在特定时期所普遍奉行的一整套政治态度、信仰、情感、价值等基本取向,广义的政治文化指社会群体、民族和人民在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气质的影响下,以及在历史和现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并普遍奉行的稳定的政治思想信念及其外化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相关政策。本文研究论述的是中国留学生群体所秉承的中国政治文化和留学所在国苏联的政治文化之间趋同与冲突的关系,因此所沿用的是广义上的政治文化概念。
    广义的政治文化包含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外化的政治制度、政策两方面内容。
    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是某一特定时期的个体或群体表现出来的对政治生活某一方面的愿望、情感和态度。个体的政治心理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间接经验,即通过社会认知系统诸如媒体、教育等获取某些积累,逐渐形成对政治生活的态度体验;政治心理的另一来源是直接体验,即通过自身的直接参与、接触并在此过程中完成态度的形成和变化。基于直接体验而形成的态度要比间接体验所形成的态度更为持久、稳定和牢固。政治心理的对象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民族,例如20世纪30年代苏联肃反时期群众普遍的恐怖心理,以及由此外化的怀疑、监视、告密行为和相互问的仇视就是基于直接体验的政治心理,而冷战对抗时期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政治体制的丑化——认为其是极端的独裁和专制,是帝王统治的化身——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人民的疑外、排外和仇外态度都是基于间接体验而形成的政治心理和态度。
    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是个体、群体、民族或某一体系下的若干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思维、政治价值观和政治道德观的综合。政治思想是一个现时概念,是某一特定时期内个体或群体对各种政治现象的突然状态、应然状态及其原因的思考和见解,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为某种政治理论或政治思潮,例如中国近代鸦片战争后救国图存、挽救民族危亡、通过学习和改革以振兴国家的政治思想和19世纪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又称为大俄罗斯主义)。除此之外,政治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一个民族在地理环境、宗教思想、政治经济的历史发展中长期沉淀而逐渐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政治体制观、政治价值观和政治道德观。这种政治思想一旦形成,将对国家尤其是民族国家的政治体系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同时又是强有力的深远影响,例如俄罗斯民族的“弥赛亚救世主思想”对沙皇俄国的对外政策和整个社会主义苏联时期的政治和外交产生一定影响,而中国传统的“天下一统思想”和由此产生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朝贡体系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政治思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外化为相应的政治制度,例如古代希腊崇尚民主的政治思想外化成自治的希腊城邦制度;这种民主思想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发展为集体治权思想,外化为罗马的元老院制度;在近代欧洲民主思想演变为“三权分立”原则,外化为西欧盛行的议会制,成为西方国家现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俄罗斯民族崇尚强权的政治思想外化为中央集权的沙皇专制制度;十月革命后,传统俄罗斯政治文化的变体——世界革命战略要求苏联集中一切力量赶超西方(相关理论在下文将详细述及),因而外化为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如“议行合一”的政体形式、以党代政的治国方针以及权力机构内部自我监督的机制等等。由此可见,政治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外现为相应的政治制度,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理论阐述和历史背景
第一章 理论阐述——中苏政治文化的趋同与冲突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体系
一、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和内涵
二、政治文化的体系
第二节 俄罗斯长时段(传统)政治文化和20世纪前期的短时段政治文化
一、强权崇拜意识
二、俄罗斯救世主义思想
三、安全危机感和“赶超西方”思想
四、20世纪前期苏联短时段政治文化
第三节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近代短时段政治文化
一、“天朝大国”思想
二、“天朝大国”思想的外现——朝贡体系
三、晚清朝贡体系的终结与救国图强思想的滥觞
第四节 中苏政治文化的趋同与冲突
一、俄罗斯长时段政治文化与世界革命战略的传承关系
二、中苏两国近现代短时段政治文化的契合
三、留学视域内的中苏政治文化趋同与冲突
第二章 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热潮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先声——晚清的留学俄国
一、晚清留学俄国的兴起
二、晚清留俄学生的管理
三、晚清留俄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四、晚清留俄教育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引进与学习
一、中苏两国国情的相近之处
二、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第三节 全新国际形势下中苏外交关系的发展
一、《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发表及其影响
二、苏联与北洋政府艰难的外交谈判
三、苏联与孙中山外交联盟的确立
第三章 留苏学员所在院校介绍
第一节 莫斯科东方大学概况
第二节 莫斯科中山大学概况
第三节 其他留苏院校
一、莫斯科列宁学院
二、招收中国留学生的苏联军事院校

第二编 1921-1927年:留学苏联热潮的趋同期
第四章 趋同期留苏学员的选派
第一节 趋同期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留学生的选派
一、莫斯科东方大学首批中国留学生的选派和留学生活
二、1922-1926年东方大学中国留学生的选派
第二节 趋同期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生的选派
一、1925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生的选派
二、中国留学生出发的批次以及路线
三、1926年莫斯科中山大学中国留学生的选派
四、趋同期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班级编制及其他
第五章 革命狂热的产物——中国留苏学生旅莫支部
第一节 莫斯科东方大学的旅莫支部
第二节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旅莫支部
第三节 旅莫支部的撤销及其影响
第六章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国民党学员
第一节 莫斯科中山大学国共两党学员的融合与斗争
第二节 国民党留苏学员的遣返
第三节 国民党派系中的特殊团体——国民党留俄同学会
第四节 国民党留苏学员个案分析——蒋经国
小结

第三编 1927-1930年:留学苏联热潮的冲突期
第七章 矛盾冲突的序曲
第一节 冲突期中共留苏学员的选派
第二节 莫斯科东方大学的罢课游行事件与东大中大合并
第八章 矛盾冲突的升级
第一节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党务”、“教务”派系斗争
第二节 “江浙同乡会”事件
一、“江浙同乡会”事件的缘起和扩大化
二、“江浙同乡会”事件的调查和澄清
第三节 陈绍禹派系的崛起
一、陈绍禹初露锋芒
二、反对“第二条路线联盟”斗争
第四节 “十天大会”——中国留苏学生矛盾的公开激化
第九章 中国留学生中的托洛茨基反对派
第一节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分歧及其影响
一、列宁去世后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在世界革命战略问题上的争论
二、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争论及其影响
第二节 中国留学生托洛茨基反对派的形成与活动
一、趋同期中国留学生托洛茨基反对派的形成与活动
二、冲突期中国留学生托洛茨基反对派的活动
第十章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清党扩大化与中山大学的停办
第一节 中国留学生托洛茨基反对派问题引发的中山大学清党
第二节 莫斯科中山大学清党运动及其扩大化
第三节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停办和中共留学生的遣返
一、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停办
二、中共留学生的遣返
小结

第四编 苏联政治文化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以20世纪20年代留苏学员为载体
第十一章 苏联政治文化对中国国民党的影响
第十二章 苏联政治文化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原则和政权组织的影响
第一节 苏联政治文化对中共建党组织原则的重要影响
第二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对苏联政权组织结构和组织原则的仿效
第三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对苏联政体制度的借鉴
第十三章 留苏学员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运动的影响
第一节 陈绍禹派系掌控中共中央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错误的统战政策
第三节 查田运动——苏联农民土地政策的中国翻版
第四节 中共中央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军事错误
第十四章 留苏学员的回归及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第一节 陈绍禹派系影响的逐渐清除与留苏学员的回归
第二节 留苏学员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推动
第三节 留苏学员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结语双重政治文化认同困境下的迷失与回归
附录20世纪20年代留苏教育史年谱简编
参考书目与论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