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34403
  • 作      者:
    毛勇著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公办、民办高等学校之间是否形成竞争?这是本书的研究前提。对此,有的学者认为,公办、民办高校之间在运行体制、实力、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存在竞争问题。然而,民办高等学校的创办者和管理者长期以来,以公办高等学校为参照,一直疾呼社会和政府能给予相对公平的法规政策、招生指标、师生待遇,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作者通过对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和政府颁布与实施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法规的研判,认为,虽然新中国民办高校是在完整的公办高等教育体系之外发展起来的,但已经拥有与公办高校平等的法律地位。他由此确认了公办、民办高校之间具有竞争的法规基础。在考察美国、日本公私立高等学校发展与竞争的历史时,他发现,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先于公立高等教育100多年,日本则是公立大学在先,通过比较分析,他确认,教育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公私立大学之间即使存在较大差距,因相关资源的稀缺性,两者之间在教育市场中仍存在竞争。
    公办、民办高等学校之间存在竞争的命题成立,竞争的公平性就成为该论著深入探讨的焦点。对此,毛勇博士以教育公平理论、竞争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美国、日国、台湾地区公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与竞争的比较分析,得出“公私立高校之间竞争的公平性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结论。同时从政府资助、师资竞争、生源竞争三个维度分析中国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竞争的公平”性问题,揭示了中国“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竞争是由不公平状态向相对公平状态转化”、“公办、民办高校间竞争的公平性落实存在着差异性、趋同性”、“现阶段中国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竞争存在的范围小、竞争的程度低”等特征。这些观点见解独到、新颖,富有启迪。总之,该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广大公办、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者充分认识公平竞争的内涵与价值,在竞争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论,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文献述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结构,以及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对本书研究的范围、研究中的相关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对教育市场概念的内涵、分类、特征,以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教育市场化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何种影响进行分析。
    第二章,鉴于目前教育公平研究的对象或领域主要涉及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侧重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性别差别、民族差距、社会各阶层差距等,根据教育公平理论和竞争理论,分析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不同办学主体之间教育公平的内涵。探讨中国公办、民办高校之间是否存在着竞争,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公平竞争,其竞争的层次、竞争的领域、竞争的途径、竞争的类型又如何。
    第三章,美国是先有私立高校,后有公立高校,且许多私立高校的教育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日本、台湾地区私立高校相对于公立高校而言是后发型的,且都经历了从政府“不资助”到“资助”的演变过程。通过对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公私立高校竞争状况的分析,厘清在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公私立高校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资助、师资、生源等方面公平竞争演变的过程,梳理出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在处理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问题上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第四章,鉴于目前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在数量、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及社会观念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民办高等教育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之情况,探讨民办高等教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政府资助、师资、生源等方面是否存在着公平竞争的异同性;在竞争范围、竞争程度方面是否也表现出异质性。在国家与地方所颁布的法规方面,公办、民办高校之间是否存在法律地位的公平性问题,两者在征用土地、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等政府资助方面以及师资、生源方面是否存在着公平竞争。
    第五章,对北京、西安、厦门、泉州四地的部分公办、民办高校个案调查进行梳理,分别从政府资助、师资竞争、生源竞争等方面,对其公平竞争落实情况进行分析。
    第六章,通过对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公平竞争的思考与展望,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展开
目录

序二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书结构
五、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 相关界定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 相关概念
第三节 教育市场与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
一、教育市场
二、教育市场的特征
三、教育市场与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

第二章 教育公平理论及竞争理论
第一节 教育公平理论
一、几组有关概念的辨析
二、公平及公平观
三、教育公平
四、教育弱势群体的补偿
第二节 竞争理论
一、竞争的概念
二、公平竞争
三、竞争机制引入高等教育
四、高校之间的竞争
第三节 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
一、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
二、公办、民办高校之间教育公平的内涵
三、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

第三章 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
第一节 美国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
一、公私立高校的发展
二、政府资助
三、师资竞争
四、生源竞争
五、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分析
第二节 日本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
一、公私立高校的发展
二、政府资助
三、师资竞争
四、生源竞争
五、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分析
第三节 台湾地区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
一、公私立高校的发展
二、“政府”资助
三、师资竞争
四、生源竞争
五、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分析
第四节 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比较
一、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的异同点
二、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的特征

第四章 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
第一节 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竞争的基础差距
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三、公办、民办高校竞争的基础差距
第二节 民办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
一、起步阶段(1978-1992年)
二、建立阶段(1993-1999年)
三、发展阶段(2000年一)
第三节 公办、民办高校法规地位的公平性
一、国家法规与地方法规中公办、民办高校地位的公平性
二、地方法规中的民办学校区域公平性
三、国家和地方法规对民办高校的“区别对待
第四节 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
一、政府资助
二、师资竞争
三、生源竞争

第五章 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个案调查
第一节 地区个案调查
一、地区个案调查一:北京市
二、地区个案调查二:西安市
三、地区个案调查三:厦门市
四、地区个案调查四:泉州市
第二节 地区个案调查之间的比较
一、地区个案调查之间地方法规公平性比较
二、地区个案调查之间法规公平性落实情况比较

第六章 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对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的思考
一、政府资助
二、师资竞争
三、生源竞争
第二节 对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的展望
一、几点疑虑
二、展望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