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在某一个方面有所创新,一般是指其在某个专业点上有所突破。从我国的创新性人才的特征来看,这种突破不再仅仅是表面上的简单创新和突破,而往往表现为一种经过积累的思维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并不能一蹴而就,所谓的突破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成就的硕果。从人才培养的观点来说,创新性人才所具备的素质也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或是完全独立发展的,这些素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概而言之,创新性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与此相应,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就是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创新技能的培养。
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等学校中,它涉及高校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科研团队、学术评价、体制改革、产学合作以及创新性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而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说,课程体系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尤为直接,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中,以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构筑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为目的的通识教育更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础。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理念是通识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谓通识思维能力即想得更深入、看得更宽阔、判断得更正确的能力。其目标是培养通“识”,在于让受教育者形成开阔的视野,使他们成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因此,通识中的“通”不是什么都知道的“通”,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但不能仅限于专业教育。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过分专业化日益明显,导致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知识面不宽、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我们已经遇到过了,通识教育的实施就是作为高等教育过于偏重专业知识的一种纠正、一种尝试。但是从此,因担忧实施通识教育会减少专业教育的时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例划分成为大学教学改革争论的焦点。其实这是对通识教育的误解,表面上看,在有学年限制的大学教育中,两者会出现你多我少,你少我多的情况,而实际上通识教育也可促进和完善专业教育,二者并不矛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