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阳光心态每一天:班主任的每一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147219
  • 作      者:
    王宝祥主编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阳光心态每一天——班主任的每一天》是“国家级班主任远程案例式培训课程”的第一个模块,也是本教程的第一本。班主任的工作是由千百个“每一天”组成的,明代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说,班主任的每一天是班主任工作长河中的“活水”,每一天的工作做得好,班主任的整体工作就会见成效。然而每一天的工作,又都是由许许多多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工作组成的。这些工作,通常称为“常规管理”,据一些优秀班主任统计,班主任的常规性工作至少有二十几项。许多年轻的班主任,或者是新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对常规管理心中无数。针对这些情况,本书对常规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给予了充分的阐释,希望班主任们能够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使自己有效避免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
  班主任的工作既有常规性,也有即时性,在基本的工作流程里,有可以预料的或者难以预料的“细节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这本书中我们选择了8个专题:打招呼的问题、一日计划的制订、学生迟到的处理、课堂有效管理、课间十分钟利用、课间操的组织、午餐与午休中的教育、学生旷课及逃学的处理。这些都是班主任每一天的工作中会经历的或发生频率比较高的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专题1 打招呼
  老师不理我
  晨会课上,我与学生们讨论“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学生们各抒己见,提了很多建议。我点头肯定了他们的观点并微笑着总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从现在起,从你们与老师的问候开始,我们一起努力!”这时,我班的小阳同学站了起来,他看上去有些激动,他认真地说:“张老师,我每天都跟老师打招呼,可是很多老师都不理我。”“哎,是的。”有不少学生附和着。我想他们肯定与小阳受过同样的冷遇。
  听着孩子们的话,我的心猛地一颤。是啊,我们每天进校时,孩子们见了我们就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可我们呢,是无暇顾及呢?还是不屑一顾呢?总是习惯于急匆匆进校,却忽视了回应孩子们甜甜的问候。从未考虑过孩子们心里会怎么想,会有怎样的感受,心里有多么难受!
  最近我看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教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面对98.6%和9%这样悬殊的数字,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深思。
  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人际关系,教师的行为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应该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自觉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注意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小心翼翼地去触摸那一颗颗稚嫩而敏感的心灵。
  第二天早晨,我骑车到校门口看见值日的学生齐刷刷地站在大门两边,他们正等着向我问好呢。我赶紧下了车,推车进入校园。孩子们端端正正地给我行了个队礼,甜甜地问了声:“老师早!”我冲他们点点头,微笑着回敬了一句:“你们早!”这本来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话,竟然让学生们很感动,他们冲我一个劲儿地笑。有个小女孩儿凑近同伴的耳旁说:“老师跟我们问好呢!”我从孩子们那一张张笑靥如花的小脸上,读出了他们的幸福与满足。看着孩子们,一种愧疚感在心中油然而升——孩子们,老师太大意了。从此,我见到学生都会主动地向他们问好,因为我想留住美好,留住幸福。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一个生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得好到极致。
  对话班主任
  主持人:看了这个案例以后,两位老师肯定都有一定的想法。我当初看这个文字案例的时候,就想“打招呼”这件事在学校是非常平常的事,但是也确实存在着问题。我想跟两位讨论一下。夏老师,您在学校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事情,您会怎么办?
  夏树铭:其实案例中说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管在什么样的学校,恐怕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大问题。这样一个大问题,如果把它都归到班主任身上,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主持人:这应该是全校性的问题。
  夏树铭:我觉得学校首先要有所作为,应该在教师中进行一种教育,就是全员德育的教育。每位教师都应该是德育工作的参与者,德育不应该只是班主任的事。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
  第二个想法,我觉得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要求更加平等、和谐,学校应该对教师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力度。该有制度得有制度,该有措施得有措施,该引导得积极地引导。
  第三,在这个问题上班主任老师有很大的作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是主力,是主角。每位班主任都应像张老师这样,发现问题,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学生。我觉得还可以把这个案例交给学校,作为所有教师反思的素材。另外,学生们提出,跟老师打招呼了,老师不理。班主任应非常坦诚地承认这是老师的不对。老师不能永远站在教育别人的角度,他也应该受教育。坦诚地承认我们教师自身的不足,很重要。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学生、老师之间相互提醒,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主持人:夏老师刚才强调了这是一个学校的问题,不只是每个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问题,学校应该有所作为,可不可以理解为是校风的问题?
  夏树铭:对,是校风的问题。
  主持人:师生打招呼这件事,是建立师生和谐关系的渠道,是一种表现形式,其实学校里建立师生和谐关系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的。李老师,我想请您谈谈您有什么体会?
  李嫒:说到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我首先想到的是两个词:一个是尊重,一个是理解。首先说尊重,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碰撞的过程。当教师与学生的心灵真正产生共鸣、碰撞出火花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完美的。就这个案例来说,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学生主动与我们打招呼,我们更应该热情回应。
  其次,是理解,有的时候,学生不和我们主动打招呼,我们应该理解。有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不和老师打招呼;也有学生是因为不认识这位老师,这位老师不在他们班任课,不知道老师姓甚名谁,所以不敢和老师打招呼。
  最后,我想说,如果学生不和我们主动打招呼,我们也应该主动和学生打招呼,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主持人:李老师强调了尊重的问题,互相尊重人格。打招呼是学校整体的校风问题,要注重师生的文明礼貌行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全校应该有一整套思路,一整套措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也起很大的作用。班主任直接跟学生接触,他们要跟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打招呼也是重要的渠道。讲到这儿,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想与两位老师讨论一下,也想与广大班主任讨论一下。学校里不光有教师,也有校工和其他人员,比如说厨工、清洁工、保安人员、医护人员等。我们既然要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在校园里见到这些人应该怎么办?这些人是为我们服务的,也很辛苦。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多数都是只讲师生关系。事实上,从幼儿园到大学不仅有师生关系问题,还有和其他人的关系问题。我想,既然要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不能忽视这个问题,所以关于这一点,二位有什么看法?
  李嫒:我想到两句话,一句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教育无痕”,另一句就是“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是职工还是教工,都是校园里的一分子。首先教师自己要率先垂范,主动并一视同仁地和大家打招呼,这样才能够带动整个校园的风气,带动身边的学生。
  夏树铭:我觉得这些职工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是能够尊重他们的劳动,他们就会感到特别满足。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把他们的辛苦、工作的意义向学生介绍一下,让学生了解他们,尊重他们。
  主持人:确实是这样,学生应该明白校园里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很多人都是为咱们师生服务的。我看到有这种现象:有的小学生进校门时,看那儿站着门卫,或者站着一位职员老师,开始的时候,他打招呼,但是,慢慢地就不和这些人打招呼了,因为他觉得可以不和这些人打招呼。只是见到老师以后才说:“老师好。”我就思考这个问题,校风问题是一个真正培养人的文明礼貌行为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师生之间,这个事情还应该扩大一点儿,您说是不是?
  刚才咱们这个讨论很有意思,不仅讨论了师生打招呼的问题,还把这个打招呼的问题扩大了。我觉得咱们的讨论有几点特别值得重视:一个是夏老师讲的问题,这个打招呼问题涉及整个学校良好风气的建设,不光是一个班主任做工作就行了,每个人都应参与其中。当然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在对自己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当中,把这件事情做好。李老师强调尊重人格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里公民的人格是平等的,校园里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在尊重的前提下,在校园里见到任何人,都应该有礼貌地打招呼。至于打招呼的形式,我想二位老师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李媛:打招呼完全是一种文明的生活习惯,从小培养孩子一种跟别人打招呼的习惯。至于说称呼什么,张老师,李老师,我觉得这都不重要。在我们学校,很多孩子在早晨见到老师还用英语打招呼:“Good morning!”然后,晚上放学了:“Bye!”或者有的时候,他们会和老师说:“Teacher,Miss Li”,我们回应学生也是这个原则。
展开
目录
教程导读
主编寄语
专题1 打招呼
专题2 一日计划
专题3 迟到处理
专题4 课堂管理
专题5 课间十分钟
专题6 课间操
专题7 午餐/午休
专题8 旷课/逃学
编后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