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现代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描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145840
  • 作      者:
    周稽裘等著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教育现代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描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洪流实际上是伴随着现代教育在中华大地的兴起而开始发端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其意义应为由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认为,“现代化”一词产生于18世纪,其名词意义,是指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其形容词意义,即指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满足现代需要的状态。(何传启,2003)其实,“现代”只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时间概念,对于生活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有属于自己的“现代”范畴。“现代化”实际是一个与时间概念“现代”相关联的,对某种社会形态作出一种特定的描述或定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曾说过:“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地去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这里的“川流不息”正是对现代化过程与目标的一种形象化阐述。<br>    作为过程,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是用先进的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意识形态也随之出现变化。其标志为政治民主、理性主义、科学精神、社会流动和现代化人格。这一概念层域在教育界的行业内化,应是以教育体制、教育机制、教育投资和教育施行方式的不断革新来带动人际、管理:效率和思维模式等的实际创新与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现代性特质。
展开
目录
绪论中国教育现代化百年回眸<br>一、从传统走来:现代教育之兴起<br>二、向世界学习:西方教育之传入<br>三、为未来探索:一次教育现代化践行<br>第一章 教育现代化新发展:一个崭新的历史命题<br>一、教育生态理念下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新问题与新契机<br>(一)教育生态理念与教育现代化<br>(二)当代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几个基本问题<br>(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所形成的教育发展新机制<br>二、教育需求的生态分析<br>(一)教育现代化进程面临的教育需求变化<br>(二)教育需求变化的现实困惑与障碍<br>(三)教育需求发展中滋生着的现实矛盾<br>(四)教育多元需求的社会变迁审视<br>(五)教育多元需求的生存体验审视<br>三、公共教育政策的总体审视<br>(一)公共教育政策的选择与设计<br>(二)公共教育政策的统筹与配套<br>(三)公共教育政策的评价<br><br>第二章 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供给生态<br>一、教育供给生态的局部失衡<br>(一)新时期我国教育供给面临的主要矛盾<br>(二)新时期教育供给生态局部失衡的表现形态<br>(三)教育供给生态局部失衡的外因分析<br>二、教育供给的形成机制<br>(一)教育供给的投入保障机制<br>(二)教育供给的市场调节机制<br>(三)教育供给的公益参与机制<br>三、教育供给的主体与渠道<br>(一)政府及教育供给主渠道<br>(二)社会及社会供给多渠道<br>(三)重要的社会供给渠道——民办教育<br>(四)重要的社会供给主体——企业<br>(五)特殊的社会供给主体——社会公益力量<br>四、教育供给中的公共教育政策框架<br>(一)想方设法,多种渠道,增加教育供给总量<br>(二)加快机构调整,促进教育供给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br>(三)依法治教,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充分保障教育供给<br>(四)学习企业管理精神,试行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教育供给效益<br><br>第三章 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制度生态<br>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制度生态考察<br>(一)原有教育发展不均衡加剧<br>(二)新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生成<br>二、制度生态下资源不均衡分配的原因检讨<br>(一)国家分配机制的保障性缺失<br>(二)阶层分化的新元素介入<br>(三)资源分配政策导致的不合理性<br>三、教育资源分配的制度创新与模式建构<br>(一)和谐发展观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br>……<br>第四章 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文化生态<br>展望:对未来教育的一些思考<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