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学校道德生活的管理透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300871
  • 作      者:
    王家军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家军,男,1969年生,江苏省响水县人,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江苏省第五批援藏干部、全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高等师范学校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和道德管理,在全国核心期刊《人民教育》、《江苏高教》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省级教育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两项,立项课题两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校园道德生活丛书:学校道德生活的管理透视》反思了学校的德育现状,引领学校德育科研,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关注学生道德困惑,引导学生道德生活,提升学生道德人格。
展开
精彩书摘
    1.学校管理与伦理具有共同的人性基础
    学校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从根本上就是一个伦理问题。麦格雷戈曾指出:“每一管理决定或行动背后都隐藏有关于人的本性和行为的假设。”孔茨也认为“凡主管人员,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在他们的头脑里一般都有根据自己对人的某种假设而形成的关于个人和组织行为的模式。这些假设和有关理论都影响着他们的管理行为”。前文述及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是整个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建设的人学基础和逻辑前提”。人性假设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伦理问题,因为它在理论上不仅要回答“人性是什么”,而且要回答“人性应当是什么”,前者代表着对人性的依循,后者代表着管理过程中对人性的改造和提升。与学校管理一样,伦理学也离不开对人性的理解。人性理论预制伦理学的理论建构,也引导伦理学返归价值科学和人学主题。但伦理学的“人”首先是“现实的人”,这种“人”是个体性与整体性即二重性的存在物。人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作为个体的存在,人都有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即个人利益;作为社会的存在,人都有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即社会共同利益。因此,人的需要或利益也表现出二重性即利益的个体性和整体性。利益的个体性使人的道德成为可能,整体性使道德成为必要,所以道德需要成为人的本质需要之一。而说人有道德需要,实质上是对人作了善的评价。因为道德不过是善的另一种说法。石里克就曾把道德与善等同:“伦理学问题涉及‘道德’,或道德上‘有价值的东西’,涉及作为人类行为的‘标准’或‘规范’的东西,涉及要求于我们的东西。”“伦理学问题是关于‘善’的问题。”由此看来,管理与伦理在对人性的理解上是共同的,都对人性作了善的价值评价。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伦理之遮蔽:现行学校管理实践之反思
第一节 现行学校管理伦理遮蔽之表征
第二节 现行学校管理伦理遮蔽之反思

第二章 合理性辩护:学校管理伦理存在之可能
第一节 人性假设:学校管理的伦理前提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伦理本质
第三节 学校:管理与伦理交融的理想场域

第三章 内涵透视:学校管理伦理之定义、结构及功能
第一节 学校管理伦理的内涵
第二节 学校管理伦理的结构体系
第三节 学校管理伦理的功能

第四章 制度伦理:学校管理伦理之外在形态
第一节 学校管理制度与伦理
第二节 学校管理制度伦理的内涵和特征
第三节 学校管理制度伦理的评价标准、价值及其限度

第五章 关系伦理:学校管理伦理之实践形态
第一节 人本原则
第二节 公正原则
第三节 民主原则

第六章 德性伦理:学校管理伦理之内在形态
第一节 学校管理主体德性的内涵与价值
第二节 德性与制度规范:从对立到统一
第三节 生存论视阈中的学校管理主体德性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