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老师没有无谓地让学生总结课文的思想意义和受到的教育,而是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卖火柴的小男孩——小珊迪和现在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比较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讨论很热烈,最后他们总结出许多点:他们认为,小男孩要比小女孩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好心人,这样他的弟弟就可以避免重复他和小女孩的命运了。讲到这里,学生们似乎很满意了,并且想“为什么丹麦就没有好心人呢?”在他们看来,有了好心人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了。由于生活经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奇怪。关键是作为教师该如何让他们明白这个看似对他们而言太难的问题呢?这位教师先是反问了一句:有好心人就够了吗?然后提示学生把以前学过的类似的课文和故事一起放进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顿时,他们又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最后,没有一致的答案,当然这个问题确实比较难回答。怎么办?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恰好是一个关于好心人和制度作用的简单隐喻)。故事讲完了,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对于这个教学案例,可以有许多分析视角去评论。这里我们暂且不论其他,反问在这里是很关键的,单就反问的设置而言,是十分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