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教育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4364
  • 作      者:
    陈青之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陈青之(1891-1943),民国学者、教育家。名炎联,号春阳,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后在北平创办群化中学,曾先后执教于南通女子师范、汉口省立二女中、河南焦阳师范学校、宜昌省立四中、武昌中华大学、省师范学校等校。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通史》、《中国民族英雄史》、《五十自述》等。除《中国教育史》等少数著作公开出版外,其他多毁于时乱。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史之内容,包括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教育制度、教育实施状况及教育者生活等等,属于实际方面。政府的教育宗旨、学者的教育学说及时代的教育思潮等等,属于理论方面。但只将以上所举的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情形,原原本本,按照时代先后,叙述一个明白,还不足以完了研究教育史者的任务。研究教育史者的任务:第一,在于说明历代教育制度及学说之变迁的原因;第二,在于比较各时代、各地方的教育之异同与升降;第三,则在于阐发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及统治阶级对于教育之如何利用;第四,尤在于以客观的态度批评历代教育之得失,并标明其特异之点。能够将以上所提示的种种方面,作一个有系统的叙述,以备今后研究教育者应取何种途径的一个南针,方可以成就一部教育史。<br>     本书分期介绍了上自唐虞下迄民国我国各时期的教育概况、教育制度、教育家及其学说,共65章。<br>    该书于1934年7月完成,经王世杰、胡适、郑振铎、蔡元培等学者审定,曾作为《大学丛书》之一。在众多的中国教育史著作中,被公认为是民国以后影响最大、学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分期介绍了上自唐虞下迄民国我国各时期的教育概况、教育制度、教育家及其学说,共65章。<br>    该书于1 934年7月完成,经王世杰、胡适、郑振铎、蔡元培等学者审定,曾作为《大学丛书》之一。在众多的中国教育史著作中,被公认为是民国以后影响最大、学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编者

  由陈青之著,1936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是一部内容详尽,体系更宏大.理论色彩更浓厚的中国教育通史著作。
  ——李涛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br>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br>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br>    一 绪言<br>    自商代以上,通称上古时代,即我们所谓原始氏族社会时代。在这个时代,文化程度极其幼稚;生产尚以牧畜为主体,渐进于农业;文字只具雏形,多为象形体式;婚姻犹在亚血族时代,伦理观念未曾发生;纵有支配阶级,也不过为家长式的首领,尚未达到阶级对立的形式。以这种文化程度的民族,一切生活概属自然生活,一切行动全是习惯行动,繁文缛节既不会有,悠闲的教育制度当然无法产生。再以现今已经出土的古器物及甲骨文字看来,商代的用具全是铜器,商人的名字全以干支,他们文字的运用且极不规则,更可以证明在商代以上,虽有教育事实,绝无教育制度。但记载上古史事的古籍,如《孟子》、《载记》、《尚书大传》及《白虎通》之类,为什么说唐、虞、夏、商四朝有大学与小学之分,有养老与视学之礼,有教学教悌之意?这种教育制度为何与氏族社会的文化程度相差很远?要知以上所举各书,除《孟子》较古外,其他全属汉人的作品;汉儒最爱关门造谣的,此处所谓上古教育制度,完全由他们捕风捉影,假托古制以见己意,毫无疑义。后人臆造的史料,本可以革命的手腕,一笔勾销;不过汉人去古未远,臆造也有时代的背景,由他们的臆造文字里面,也可以推知上古教育情形之一二。<br>    ……
展开
目录
    编前语<br>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br>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br>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br>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br>    <br>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br>    第一期 西周(前1122—前771)<br>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br>    第四章 后人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br>    第一节 学制系统<br>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br>    第三节 女子教育<br>    第四节 结论<br>    第二期 东周(前770-前222)<br>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br>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br>    第一节 概论<br>    第二节 老子<br>    第三节 孔子<br>    第四节 墨子<br>    第五节 孔门弟子<br>    第六节 孟子<br>    第七节 庄子<br>    第八节 苟子<br>    <br>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br>    第一期 秦汉(前221—前219)<br>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br>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br>    第九章 两汉学风<br>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br>    第一节 概论<br>    第二节 太学<br>    第三节 鸿都门学与宫邸学<br>    第四节 郡国学校<br>    第五节 选举<br>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br>    第一节 概论<br>    第二节 贾谊<br>    第三节 董仲舒<br>    第四节 扬雄<br>    第五节 王充<br>    第六节 马融与郑玄<br>    第七节 苟悦与徐干<br>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220—588)<br>    第十二章 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br>    第十三章 魏晋六朝之学风<br>    第十四章 魏晋六朝之教育<br>    第一节 魏晋之教育<br>    第二节 南北朝之教育<br>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br>    第一节 概论<br>    第二节 傅玄与颜之推<br>    第三节 葛洪与刘勰<br>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589—959)<br>    第十六章 隋唐之国力与士气<br>    第十七章 隋唐学风<br>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br>    第一节 概论<br>    第二节 中央六学二馆<br>    第三节 郡县学校<br>    第四节 医学<br>    第五节 玄学<br>    第六节 科举<br>    第七节 结论<br>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br>    第一节 概论<br>    第二节 王通<br>    第三节 韩愈<br>    第四节 李翱<br>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br>    <br>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br>    第一期 宋(960一1276)<br>    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与教育的关系<br>    第二十二章宋代学风及学派<br>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br>    第一节 概论<br>    第二节 国子监<br>    第三节 太学<br>    第四节 六专门学校<br>    第五节 三短期学校<br>    第六节 贵胄学校及国立小学<br>    第七节 地方学校<br>    第八节 科举<br>    第九节 书院<br>    第十节 结论<br>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br>    第一节 概论<br>    第二节 胡安定<br>    第三节 周濂溪<br>    第四节 王荆公<br>    第五节 张横渠<br>    第六节 程明道<br>    第七节 程伊川<br>    第八节 程门弟子<br>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br>    第一节 概论<br>    第二节 罗豫章与李延平<br>    第三节 胡五峰<br>    第四节 朱晦庵<br>    第五节 张南轩<br>    第六节 吕东莱<br>    第七节 陆象山<br>    第八节 朱门弟子<br>    第九节 真西山<br>    第二期 元(1277—1367)<br>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国之政治经济与教育<br>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br>    第一节 概论<br>    第二节 中央学校<br>    第三节 地方学校<br>    第四节 科举<br>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学说<br>    第一节 概论<br>    第二节 赵复<br>    第三节 许鲁斋<br>    第四节 刘静修<br>    ……<br>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br>    第六篇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