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献?文献学?文献学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12100
  • 作      者:
    周国林著
  • 出 版 社 :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周国林,1953年生,湖北枝江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围历史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长。已出版《战国迄唐田租制度研究》、《神仙传全译》、《大唐西域记注译》等著述多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华文史论丛》、《江汉论坛》、《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文献·文献学·文献学家》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文献学理论,回顾20世纪文献学的发展历程,对历史文献学理论中的若干问题略抒己见。第二部分重点总结张舜徽先生的罔学成就和贡献,并探讨其治学观和治学方法。第三部分是对《三国志》等典籍的文献学研究,对史学理论和出土文献考证也有所涉及。第四部分收录了若干种古籍校点、注详的前言,对所整理占籍的内容和价值有较深入的论述。
展开
精彩书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大谈国学,国学大师丛书出了不少,这对继承前辈学术成就,推动国学研究,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当然,其中不无缺憾,张舜徽先生未被收入丛书中,就是其中之一。这无疑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失职,是我们对张舜徽先生学术成就与思想研究滞后的结果。看来,对张舜徽先生的国学成就加以总结,是迫在眉睫了。
    蔡尚思先生曾经提出过国学大师的标准,他认为,国学大师应该“是指旧时所谓经、史、子、集等部图书都读得多,也研究得深,而且有自己见解的。这同时也可以叫做‘通人”’。按照这个标准,他认为解放后能称得上国学大师的,“似乎也只有柳诒徵、钱穆和张先生等少数人”。事实上,张先生自己也曾经按照经史子集四部总结自己的学术成就。他在《八十自叙》中说:“余之治学,始慕乾嘉诸儒之所为,潜研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者有年。后乃进而治经,于郑氏一家之义,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学、经学为基石,推而广之,以理群书。由是博治子、史,积二十载。中年以后,各有所述。爰集录治小学所得者,为《说文解字约注》;集录治经学所得者,为《郑学丛著》;集录治周秦诸子所得者,为《周秦道论发微》、《周秦政论类要》;集录治文集笔记所得者,为《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而平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匡正旧书,则于《史通》、《文史通义》皆有《平议》;创立新体,则晚年尝独撰《中华人民通史》,以诱启初学。
展开
目录
自序
历史文献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二十世纪中国古文献学检论
关于古籍今译的几点思考
李一氓先生的古籍整理思想
周林先生的古籍整理思想
张舜徽先生的国学研究与重大贡献
《清人笔记条辨》所见张舜徽先生之治学观
张舜徽先生之纂辑观及其实践
张舜徽先生拟议编撰之作缀述
居延出土部分无纪年汉简书写年代的探讨
陈寿对文质辨洽风格的执著追求
试论《三国志》的质直笔法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考
简论裴松之的考史原则与方法
袁宏玄学化史论初探
苏颂对古籍整理的贡献
《神仙传全译》前言
《大唐西域记》注译前言
《白话资治通鉴》前言
《宋书》校点前言
《南齐书》校点前言
《梁书》《陈书》校点前言
《南史》校点前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