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传承——文化苦旅中的绿洲<br> 思想的断续:人类精神的坎坷之途<br> 思想从产生与传播至形成一定的规模,都是具有偶然因素的。而在其中起到极其重要作用的就是图书馆。自图书馆出现之日起,图书馆就在时间、空间上架起了保存和传播思想文化的桥梁。通过图书馆对于典籍的系统化整理和保存,这些闪耀着思想火花的著作,才能世代流传,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br> 典籍作为一种记录知识的载体,一经出现,即受到有意识地保护。典籍作为文明的结晶,不仅仅是同时代人表达思想、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典籍的保存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最初,对于典籍的收藏,应该是私人性质的、小范围的。渐渐地,收藏的范围就扩展到各个领域的有价值的文献,而且,使用这些文献的人,不再限于收藏者本人,这样,图书馆就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在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和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就已经有了经过组织编排的档案,即真正意义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兴衰存亡,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社会有序发展时,图书馆也会随之发展,而当社会动荡、王朝更替时,图书馆也极可能首当其冲遭到破坏。因为馆藏的档案、文献所传递的思想,未必是新王朝所需要的。然而,图书馆的破坏,典籍的损伤,都动摇不了图书馆观念本身的确立。<br> 真正有规模且有影响力的,应该是官方图书馆。这类图书馆具有私人藏书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条件。中国古代,从商周时期起,已经有了对于档案典籍的系统化保存。殷商时期对于甲骨的保存,应该是从事王室记事的史官,或者从事宗教事务的巫师,他们收集各种甲骨,磨制加工,用于占卜。遇到征伐、祭祀等活动,先进行占卜,然后将卜辞刻写在甲骨上,收藏起来。这些甲骨上有的刻有占卜者的名字,有的刻有经管者的名字。这些线索无一不说明,商周时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藏书活动,甲骨被有意识地收藏于固定的地点,有专人负责,长期保存,用以流传后世。在《吕氏春秋》中就有商周朝代更迭之时,史官带着档案文件出奔的记载。负责保存文件的史官,应当就是职业的图书管理员的前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