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09.2009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708572
  • 作      者:
    高晓虹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09》对2009年的新闻传播学界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与梳理,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学界各类媒介发展状况,内容生产创新创优之处,传播技术的最新发展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电视新闻:制度的变迁
  同社会的进程呼应,中国传媒业也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广电业作为整个传媒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样本价值和示范意义。以电视为例,随着媒介生态的变化,它面临新媒体的冲击、全媒体的整合以及云媒体的取代。同样,作为电视媒介中最重要的节目形态和最核心的竞争力,电视新闻也面临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更新。伴随着媒介制度的演进和媒介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的传播理念、节目形态、制作手段、呈现方式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迁。作为既有政治属性也有市场特征,既有意识形态色彩也有商品价值的电视新闻来说,其生产方式及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制度建构的过程,是从政治制度、管理体制、采编制度、经营机制,再到生产规则等一系列的制度再转型。
  在当下的传媒生态格局中,电视媒体依然占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和唱衰的语境下,电视将面临哪些挑战?它未来的发展何去何从?也亟待实践者和研究者找到一个破题的切口。再从电视媒介的内容资源来细分,不管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类,电视新闻都是电视媒体最核心的节目资源,也是电视媒体本身最核心的竞争力。无论从媒介属性的定位、专业主义的回归或是从媒介产业化的运营来看,电视新闻都应当是电视媒体“深耕细作”的责任田。从十年前一直到现在,国内就有不少电视媒体一直秉承并坚持“新闻立台”的理念。从理念到实践,从媒体战略到新闻生产,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叙事空间里,本文的构架是将电视新闻置于历史的研究视野中,从制度变迁的逻辑角度审视电视新闻的过去、当下和未来,从而实现黑格尔所说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1958年第一条电视新闻播出到今天,中国电视新闻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电视新闻生产理念及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单一形态的政治工具到传播本位的回归以及与市场、技术、民意的整合,都建立在制度建构的社会系统之中。
  二、理论框架:新制度主义和制度变迁理论
  (一)电视新闻生产:“结构一制度”的对接新闻生产是指新闻从业者采集、编辑、审查等制作新闻的全过程,这是媒介组织按照新闻信息的特征以及组织的编辑原则,通过特定的制作手法对原始事件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电视新闻生产是一次复杂的传播过程。从生产运作的角度看,电视新闻的采编、制作、播出也是一种复合的生产行为。按照结构主义的理论,电视新闻生产就是从属于社会系统的一个结构,这个结构是一个复合型的系统。它作为系统内各个要素间的组织形式,是新闻生产各要素间的各种关系。它使得系统必须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同时这个结构系统规范和限制着媒介组织的新闻生产方式。作为结构的核心,功能与价值是通过规范或规则表现出来的。无形的结构会以制度的形式去表现其内在的功能和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结构一制度”方式实现了一致。
  (二)历史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
  制度学派的研究是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最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之一,它横跨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从老制度主义演进到新制度主义,陆续产生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和范式。国际学术界通常比较认可的是美国社会学家约翰·L.坎贝尔的分类方法(坎贝尔,2009),将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分为三种研究范式,即理性选择的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制度主义和历史的制度主义。本文选择的制度分析范式是历史的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是用历史的、比较的视角来分析制度的演进与变迁。在历史制度主义学者看来,制度是一套正式与非正式的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稳定的系统,一种关系的均衡以及一种文化的认同,但这种稳定是一种动态的渐进调整,它经常都在按照相应的轨迹进行演化和变迁。历史制度主义强调研究的时间起点和逻辑起点,只有溯源到历史的起点,才能还原制度变迁的真实路径。
  (三)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变迁,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效率高的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它也指一种制度内部的自主改良和自我改善。制度变迁是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核心理论,让新制度主义更加系统和具体,对于历史结构安排、社会演进发展给出了另一种可能的解释与路径。
  ……
展开
目录
广播电视观察
制造声望——电视媒介形象建构的理论研究
论数字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内容产品生产与集成
纪录片节目在中国的公共空间表达
电视新闻生产: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模型建构和维度分析
欧洲公共广播电视制度的危机与未来发展——以德国公法电视为例
涉藏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体应对之法——对视频《西藏过去、现在、将来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分析

媒介前沿
“绿色新闻”及其客观性软肋:以当代三大环境报道为例
类人际互动与日常化:电视传播互动性的本质与表现
国庆60周年阅兵:国家实力的仪式化视觉传播分析
中国民营电视节目公司的困境与突围
试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体化传播与舆论监督格局
电视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助推作用透析——见证国外电视媒体报道2008北京奥运会

新媒体评论
网络社区传播的价值转向:传播过程刍论
格式塔心理学视角下数字媒介受众的视知觉解析
中国互联网的公共表达

理论与历史
电视涵化的理论发展与后设分析
电视学的独立与建构路径
克劳德·列维一斯特劳斯和文本纪录片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叙事和传播策略的嬗变
权力控制:批判学派媒介效果研究的主旨
以议程设置理论研究媒体对舆论引导的范式意义
公共新闻理论视野中的《社会记录》栏目透析

书评
《西方电视传播理论评析》书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