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逼出来的大国崛起:我们面对金融危机的选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58661
  • 作      者:
    李稻葵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大国的崛起毫无疑问需要长期的积蓄,但是,突发的事件或危机往往成为重要的转折点……国际金融危机逼着中国迅速崛起。
  美国政府及其欧洲同盟正利用手中尚未破产且极具吸引力的国家信用在国内外市场大举借债……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如果能够认清这场游戏的本质,则可能抓住重大的机遇,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商购买美国国债“落人情”,获得政治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合理投资于美欧股权市场“得实惠”。金融危机带来了国际金融格局的大洗牌,中国应抓住这一机遇,以新兴大国的思维积极参与构建新体系的多边谈判,为未来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形象点说,就是: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钱,办好自己的事。看好门,是防御,防止我们受到更大的牵连;管好钱,是管理,管好我们来之不易的物质成果;办好事,是抓好机会,机会百年不遇,对内、对外细心应对,相信我们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中国经济起飞的路还很长,而美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是有限的,中国迟早必须走上一条以内部大市场为发动机的经济发展之路。美国与中国将成为两个以柔性绳索而不是以铁杆连接的经济体,当美方经济高歌猛进时,拉动了我们的增长,但美方经济步入缓慢发展时期,我们也不会过多地受到影响。
展开
作者简介
  李稻葵,北京出生,湖南、江西农村长大,祖籍安徽凤阳。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座教授、金融系主任。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遂赴美留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先后任教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曾任世界银行顾问、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现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议程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特邀评论员,被华尔街通讯社评为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展开
内容介绍
  金融危机乌云压境,中国经济面临巨大压力。我们别无选择,聚集了三十年改革的势能必须瞬间爆发,刺激内需、深化改革、对外调整。形势不饶人,机遇不等人。危机让其他国家的经济倒下,危机逼迫着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国际金融危机必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转折点。《逼出来的大国崛起:我们面对金融危机的选择》从金融危机爆发的进程入手,探讨中国经济的应对之道、改革之路以及对外经济战略布局的新思路,力图站在历史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出谋划策,为广大企业界、学术界人士开阔思路。
展开
精彩书摘
  针对国际经济体制改革,参会者提出了诸多意见,一个比较集中的观点是,在走出金融危机之后,美元很可能继续成为世界的主要货币,其影响力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但是,国际货币体制必须改革。
  许多发言人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取款权SDR应该逐步成为替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在这一点上,他们赞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提议。在帮助SDR成为国际货币的路径上,一些人士提出,应该鼓励各大国包括中国,不仅以SDR记价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贷款,而且应该以SDR记价,在国际上发行主权债券。如果包括G7在内的主要大国达成共识,一起采用SDR发行国债,那么,SDR将比较迅速地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也有人提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以黄金做后盾,发行以SDR计价的债权。
  还有一种观点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不管国际社会是否愿意,不管SDR能否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的兴起不可避免,人民币不久将会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这与SDR的地位上升并不矛盾。从中国的角度看,这一观点的存在无疑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国际组织:必须加强各国、各阶层的参与
  国际组织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为各发言人所重视。他们分别提到,目前国际组织已经得到各主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因此,国际组织必须改变以往的形象,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及亚洲国家历史上形成的不良形象,更加积极地与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沟通、合作,争取广大民众包括工会的支持。笔者观察,这种观点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其他国际组织领导的深刻认同。这些国际组织尤其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并希望利用中国的国际影响获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这无疑对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风暴来临
2008年1月的预言:世界性金融危机将来临
救市是对美政治制度的考验
美联储撒钱救市  中国应以守为主吗
七问美国金融崩溃
十问金融危机下一步
次贷危机的重大战略机遇
——入主华尔街、中美软脱钩
灵活政策应对金融风暴后的不同世界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祭:必须防范新型金融危机的风险
从达沃斯看国际金融危机
预判国际金融危机之演变
冷静看待金融风暴
第二篇  紧抓机遇
中国应如何参与建设国际金融新秩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迷你达沃斯”启示录:崛起的中国必须加强国际统一战线
华尔街风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认清美欧救市本质、抓住机遇、合理布局我外汇储备
抓住百年机遇,出手布局华尔街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绝好机遇就在今天
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峰会的思考·
金融危机之际的中国汽车企业如何走出去
——三个大胆买,一个绝不碰
第三篇  大国思维
中国应以新兴大国思维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完美奥运会后的忧思:大国发展仍需艰难努力
在环保上中国要有战略前瞻性
——兼谈奥巴马气候变化新政策
发展战略、社会基础、市场制度
——中国未来5-10年重大经济课题
大国发展战略需要坚实的社会基础
政府干预推动房地产市场恢复交易量
宏观调控应考虑总供给管理
三步走实现中国经济的外部平衡
外汇投资公司:如何融资,怎样投资
双轨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紧急启动楼市、车市、股市,迅速恢复市场信心
应对危机,财政要有大思维
流动性过剩:根本在于增加高质量资产的供给
中国经济面临非典型性通货膨胀
应重视GDP中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问题
第四篇  改革为本
稳定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什么样的个税改革
以国有股划拨社保基金为抓手解决大小非问题
未来十年中国需要一场绿色产能革命
“滞胀”风险呼唤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学派
矿产资源税亟须改革
节能减排的国际争议:中国应该提出自己的理念和标准
防范第三次石油危机,走新型能源之路
建议设立“5·12巨灾预警日”
《劳动合同法》宜早执行、早总结、早修订
结语  中国经济未来三十年展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