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揭秘:股市7大陷阱<br> 陷阱一:造假业绩<br> 造假,造成假的局面而掩盖事物真实的一面。造假业绩,通俗地讲就是将业绩造假,而一般情况下,只有业绩不佳的企业才会采用这样的手段。有了漂亮的业绩,那些不知情的散户自然会来捧场,也同时进入了他们的圈套。但造假业绩,掩盖的只是表面,而公司的实际业绩并不会因为造假而真正的改变,它能欺骗的也只是散户,终有一日,面具是会被戳穿的。<br> 第一节 被光环妆点的亏损股<br> 所谓亏损股,顾名思义就是亏损企业所发行的股票。换句话说,持有这个企业的股票,每年该股的权益数都在下降!<br> 公司能上市,按理说这些都是经过政府推荐、有关部门审查的优秀企业。而且在上市之前,一个个都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买了他们公司的股票,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一定会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回报。可是,有些公司一上市,用不了多久,便开始爆出巨额亏损的新闻。股民们这就疑惑了,这还是一家企业吗?上市就这么可怕,政府不是宣传有多么好吗?为什么一上市,优秀的企业也变成亏损大户呢?这些企业不是在上市后享受到了国家的很多优惠政策,同时又从股民手中吸收了很多的资金吗?<br> 可事实总是胜于雄辩的,你不信也得信,就是亏损了,而且一直就是亏着的,只是在上市以前,他们不敢说,上市后,他们说了。<br> 于是就有人把亏损股比做烫手的山芋。可以看得出来,亏损股就连一般的劣质货都比不上,毕竟如果买了劣质货,还可以去调换或者退货。而亏损股,一旦买了,也不能随便就抛了,因为一抛,你的资产就损失了。所以,买到了亏损股就如买了不能退的劣质货一般,十足一个烫手的山芋。不过,如果亏损企业都这么老实,一五一十地承认自己的股票就是那支“烫手的山芋”亏损股,而股民们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都盯着财务报表呢!谁愿意碰你,说实话,躲都躲不及呢!那么这些亏损企业的日子只能一天不如一天了,早晚有一天要倒闭的。为了企业能够维持下去,于是就有人开始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业绩变得漂亮点儿,至少不那么难看,能有人问津。<br> 一、亏损公司的分类<br> 第一类:直接报亏的公司<br> 这些公司也不遮遮掩掩的,可能是大家都看到了,遮遮掩掩的也没有必要,直接报亏吧。于是它的股票也就成了亏损股。这是最明显、最简单的一类了。<br> 第二类:扭亏为盈的公司<br> 这些公司,投资者可要擦亮眼睛,防备其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了。非常有可能是用短期的“为盈”来套取投资者的钞票的,而等到你投资后,公司紧接着又报亏了。<br> 第三类:财务报表显示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br> 这类公司可看不出它有什么亏损,财务报表显示一切都正常,而投资者能看到的只有这些。这也是最容易让大家上当受骗的地方,又有谁会想到,自己看的这样的财务报表根本就是一剂骗取自己信任的“迷魂汤”。看着公司这么好的业绩,必然有非常好的前景,不管是做长线还是短线,谁会不动心呢!这一动心不要紧,就上了贼船了。说不定什么时候,这弄虚作假的骗术就被人有意无意地戳穿了,然后公司的股价直线下跌。然后呢,可想而知,这是一只十足的亏损股,一只鸡肋,一只烫手的山芋。<br> 从三者看来,被套上了光环的亏损股最可怕,这就在于它的隐蔽性太强,强到能以假乱真,强到有媒体吹捧它。不明真相的股民跟着就上当了。<br> 二、亏损股的几个特征<br> 1.隐藏公告中的净收益<br> 公众人物、管理者和会计师绝不会是不小心把收益数字给隐藏起来的。必须机敏地发现,他们是在故意将你的注意力引开。如果这些是真的,公司必定产生了亏损。<br> 2.令人糊涂或者不符合常规的损益表的形式<br> 损益表有一个标准的格式,如果企业不按照标准的格式来填写损益表,投资者当然有理由去怀疑企业隐藏了一些信息。查看表中是否有缺少一些可以比较的数据,是否缺少合并表,或者净收益数字。这些应该引起警惕。<br> 3.省略了现金流量表或者资产负债表的公告<br> 许多企业都会拖到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报告之后的几周才公布关键信息。缺少了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几乎看不出任何会计问题,也无法了解破产风险的程度,对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也无法有个整体的了解。<br> 4.没有详细的会计政策的公告<br> 如果没有详细的会计政策,投资者就很难辨别财务总监究竟是诚实还是狡猾。公司应当说明自己是如何计算资产销售、购置,以及对收入的看法和编报的时间。<br> 5.有意放入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br> 这个用意很明显,就是不让投资者从中发现问题,他们就是用这些乱七八糟的数字、文件、法律条款等将投资者真正需要的东西遮蔽起来。而这也恰恰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此地无银三百两,邻居阿二不曾偷”,这样的报表能没有事情?<br> 6.公司郑重地宣布公司的确认收入的方式改变了 这很可能就是一种造假行为。因为企业无法完成预期的目标,不得不通过在账目上做手脚而来实现,这样,就必须实行另外的确认方式。<br> 7.隐藏政府或者监管机构公布对企业进行调查的事实<br> 如果司法局、工商局等部门对企业进行了调查,公司公告将这些调查的相关信息隐藏到“法律和环境”问题或者“附加事项”中,则表明企业不想单独公布这些信息,一旦这样的消息流出,影响将会很大。<br> 8.企业持续隐瞒坏消息。或是等到节日前宣布<br> 等到重大节日前宣布坏消息,这是一个古老的花招。这样可以减少媒体的报道,让投资者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签约的失败、利润预期降低或是CE0的突然离职而产生的影响,从而不会立即抛售股票。<br> 9.企业拒绝参加年度会议<br> 这是一个企业出现问题的常见信号,企业这样做是为了不让记者和股东们对于某一个问题愤怒,还有可能就是为了隐瞒丑闻,避免管理者受到媒体记者的详细询问。<br> 10.延期提交财务报表。而无合理解释<br> 如果企业延期公布财务报告,而且又可能出现会计问题,那么这样的企业所发行的股票就得好好掂量下再购买。除非有合理的解释,比如“3?11”那样的事件发生,否则延期公布意味着公司内部必然出现了某一方面的问题,财务人员和管理者根本无法确认数字的准确性。<br> 11.某家一贯喜欢发表言论的企业突然就沉默了<br> 垃圾股永远变不了蓝筹股,就如野鸡永远成不了凤凰:2007年的中国牛市简直就成了“疯牛”,而这牛变疯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亏损股的滥炒。有这样一组数据:2007年开始到2007年5月10日,大盘涨了45%,而亏损股平均上涨了127%。这些以前股价几乎没有高于5元的亏损股,经过2007年的疯狂炒作,几乎天天都是涨停,股价轻而易举地就翻了几番,就是有些一文不值的垃圾股,也被炒得超过了5元,更有甚者,通过题材或注入资产的幌子,把股价抬升到l0元,20元。真有母鸡头上画个光圈就变凤凰的味道。<br> 然而到了2007年5月30日大盘调整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亏损股,他们一连来了五个跌停。大盘反弹之后,许多股票都陆续收复失地,但是亏损股仍然继续下跌,每天都跌向新低。等到2007年10月大盘开始掉头向下的时候,这些亏损股下跌的幅度更是超过5月调整时的下跌幅度。<br> 这个时候投资者也要当心了,这样的突然沉默说明有一些问题将要发生,或者是会计问题,或者是财务危机,或者是……总之,买了它的股票很可能就是一次赔本的买卖。<br> 第二节 “迅猛增长”的真相:被夸大的利润<br> 利润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利润的企业是没有明天的。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于是为了得到更多股民的相信,为了得到更多的投资,他们又有了自己的办法。<br> 在可以人为操控利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爆发出自己的野心,于是公司的财力、地方的财力,都可以用一张财务报表来粉饰,就是并非事实。他们注重利润的包装,超过了提高企业本身的营业能力,超过了分析如何应对市场竞争。虽然这些有些荒唐,却是不争的事实。<br> 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利润包装的:<br> 一、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br> 以市价作为交易定价原则的关联交易是不会对双方的交易产生一样影响的,但如果采用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则取决于公司的需要,利润从而在企业间流动。<br>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包装的主要手段如下:<br> 1.关联购销业务<br> 很多公司在上市改组时,其资源整合都以一块优质资源为主,与母公司存在着供、产、销及其他服务方面的密切联系,为此必然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事项。在关联业务方面,利润包装主要有如下形式:<br> (1)资产租赁。当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母公司调低租金价格或以象征性的价格收费,或是上市公司以极高的租金将资产租给母公司使用,还有的上市公司把从母公司租来的资产再以高价格租给母公司的其他子公司,用这些方法来转移利润。从而产生利润迅速增长的假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