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国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463814
  • 作      者:
    林汶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美国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揭秘美国金融危机的真相》直击华尔街风暴的根源,揭秘美国金融危机的真相。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国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揭秘美国金融危机的真相》深入剖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真相,揭秘了隐藏在金融危机背后的种种黑幕,反映了放任金融市场带来的严重后果,提出了改善国际金融体系的对策良方,同时呈现了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关于美国金融风暴,已有不少名家之作,但他们大多是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美国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揭秘美国金融危机的真相》主要揭示了美国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种种盲点和隐藏在贪婪背后的种种内幕。
展开
精彩书摘
    金融怪兽出自谁手
    2008年9月15日,美国华尔街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动荡,有着一个半世纪历史的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华尔街金融风暴随即爆发,于是金融危机便迅速地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蔓延开来。紧接着美国第一大保险公司AIG集团获得政府的援救,开始走国有化道路。随后不久,华尔街仅剩的两家大的投资银行——摩根和高盛也宣布转型,华尔街就此开始了更改格局的行程。
    作为美国《财富》杂志的资深商业新闻记者,Andy Serwer在他的一篇报道中表示:“华尔街现在的境况着实让人困惑、恐惧,像我这样从事了多年商业新闻的人还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情况。”
    其实,早在2008年3月份的时候,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就因为企业内部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而面临着被收购的巨大压力,只是没想到短短的几个月内华尔街的五大投资银行的金融格局就被彻底地颠覆了。在华尔街金融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的时候其实就有很多投资者表示,当时华尔街上有着极为严重的杠杆操作,并且人们的风险偏好普遍降低,投资银行的大好时期将会一去不复返。但是,由于投行没有相应的储蓄功能做后盾,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危险,唯一能够帮助投行渡过危机的只能是和商业银行合作,所以它们最终选择了向商业银行转型的道路。在20世纪初期,同样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政府不得不把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开来,一个世纪以后因为同样的原因它们或许又要重新统一起来。
    从2007年开始,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就已经开始出现了金融危机。而2008年9月的华尔街金融风暴标志着金融危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有很多专家指出,2008年9月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并不是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导致的,而是因为CDS的影响。也就是说,AIG保险公司过多地给那些寻求违约保护的公司保险。2008年美国金融市场上的CDS已经达到了2001年的100倍之多,资金的规模已经有6万多亿美元。雷曼是CDS的主要运作者之一,它的破产对CDS市场的打击相当大。这样一来,如果市场上发生了连锁反应的话,那么很多投资者就会遭受巨额担保的风险。与此同时,CDS市场上的担保费用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债券市场已经对美国公司的债券失去了信心。
    而且,在美国的金融市场有很多对冲基金是依靠贷款来取得自己的巨额利润的。在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很多银行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冲基金依靠贷款来筹集资金的渠道被堵死,利润收益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对冲基金市场上的投资者数量在不断地减少,有很多资金开始大量被撤走。这就意味着对冲基金公司将要面临很大的破产危险,这样一来市场上的压力也将变得更大。
    然而,到底是谁制造了金融市场上的那些怪兽呢?其实,在金融危机还没有发生的时候,那些涉及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住房贷款债券和抵押担保债券以及其他的一些金融衍生品还是人们十分热衷的投资对象,但是危机发生的时候它们却成为人们躲都来不及的怪兽了。
    次级贷款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中雷曼兄弟是第一家涉及次级贷款业务的银行。其中,First Alliance公司首先得到雷曼公司所提供的融资服务,并且雷曼兄弟帮助它销售有关次贷产品的证券。但是,没过多久First Alliance就因为没有享受相应的管理风险的能力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而最终倒闭,不过雷曼兄弟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经营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步伐。随后,其他几大投资银行也都开始向雷曼学习,大举向次级贷款产品市场进军,并利用证券化的工具为银行带来巨额的利润。
    美联储在格林斯潘的带领下所实施的那些货币政策让这样的行为演变成为类似赌博的游戏。20世纪初期,由于美国政府实施的低利率货币政策迅速带动了美国房产市场的升温,次级抵押贷款的规模也随之增大。从2003年开始,仅仅两年之内贷款就增加了一万亿美元,房产市场的非正常性升温以及金融机构盲目地对包括CDO、MBS等证券化产品的追捧,导致美国的金融市场虽然看似取得了高度的繁荣,但是危机却也因此而产生。
    在贷款公司赚取了很大利润的时候,涉及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也同时得到了巨大的利润。然而,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就不断提升利率,相应的房产贷款利率也在上调,次贷市场开始发生一系列的转变。利率的上升大大增加了信用度较低的贷款者的还款压力,贷款违约事件便频频出现。同时,由于金融机构在开发证券化产品的时候还在过度地运用杠杆效应,那些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系数也相应地大大增加了。由于在次贷市场上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涉及的程度最大,所以它们受到的冲击也最大。风险被无限地放大,而金融机构不能够做出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危机的爆发就成为了必然。说到底,这些金融怪兽是由政府和贪婪的金融机构一起制造出来的。虽然它能够给金融机构带来高额的利润,但是也能够成为一只威力最猛的怪兽来破坏它们。
    自由主义经济的缺陷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谈到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指出,想要有效地解决美国的金融危机就要使美国的房价得到稳定,但是他同时也指出以美国当时的情况不可能迅速地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他把华尔街金融风暴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比喻成百年一遇的“金融飓风”,具有很大的腐蚀力量,华尔街被它迅速地腐蚀掉,世界的金融市场也被它腐蚀掉,同时它也腐蚀了西方国家的自由资本主义。
    在华盛顿共识的基础上,宣扬资本主义的自由、私有、市场及政府宏观调控的无效性,而自由市场的有效性的新自由主义思想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从那时候起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作用下,这种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就迅速地在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流行起来,并且一直沿用到21世纪的今天。目前,新自由主义经济仍然十分推崇自由的市场原则和保守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它主张市场竞争,并主张政府要少干预经济,要尽量减少赋税,以最大地满足资本主义对利润的追逐。
    即使是在2007年次贷危机已经发生时,美国政府仍然坚持着所谓的自由主义,试图让市场来自行解决金融市场所发生的问题。但是,在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的时候,美国政府在重重的压力中不得不开始干预市场。2008年10月,在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国会终于通过了高达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或许自由主义经济会就此结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看似优越无比的自由主义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同时也暴露出了其严重的缺陷和不足。
    自由的失衡是华尔街体现出来的第一大弊端,美国的自由主义其实是资金和富人的自由,是金融家的自由和华尔街的自由。在没有完善的政府监管措施的前提下,金融家们通过大量的冒险活动不断地得到丰厚的利润,即使是在金融机构不断亏损的时候,他们仍然能够得到很丰厚的离职金作为回报,这样的不对称性是美国自由主义所体现出来的第一个缺陷。
    失去理性是新自由主义的第二个致命缺陷。在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经济的时候,是把自由主义建立在市场参与者的理性上的,只有有了理性才能够赚取到更多的利润,同时投资者在追逐利益的时候还不能够忘记基本的市场原则——公平、公正、诚实守信。但是,新自由主义却无限夸大了个人的理性,坚决地否定社会的制约性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只是单单强调满足个人财富的积累。物极必反,个人理性的聚集就会失去原本的理性,从而形成一种无理性的市场。从某种角度来讲,正是这种无理性才造成了华尔街金融风暴。它所导致的一个最严重的后果便是,国际上各个国家经济合作难度系数的增加,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它们很难拧成一股力量。
    在新自由主义经济中,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新自由资本主义者坚持认为,市场能够自行解决市场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还认为市场这一工具要远远地好于政府干预。所以,他们认为国家经济应该让市场来调节,政府不应当进行干预。但是,自由的市场竞争带来的只能是垄断和两极分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经济的不断提高,市场调节的力量越来越有限,市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的动荡,乃至引起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发生,甚至波及世界。
    其实,在自由主义经济下的自由市场竞争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假如在一条很长的道路上有两家卖水果的商人在竞争,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利润。假设水果的购买者只愿意走四分之一的路程来购买水果,那么把这条路分成两半,这两个商人应该站在两半的中间,他们每人的服务范围都是半条路,这样他们才会得到更多顾客的光顾。但自由竞争使得他们都在不断地向对方的那一段移动,最后两人必然会走到一起,同时消费者也因为距离太远而放弃了购买的活动,他们的利润最终只能是一个最小值。这就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它是一个失败的结果,这样没有节制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导致消费者和市场参与者的利益都受到损害。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无限度的自由竞争也是这样的道理,他们为了更大地得到消费者的未来投入,而不断地制造像次级贷款这样风险性极高的贷款,最终使得双方都受到打击,华尔街金融风暴最终被引发。
展开
目录
第1章 谁引爆了美国金融危机
金融怪兽出自谁手
自由主义经济的缺陷
金融外部监管的滞后
贪婪与华尔街金融危机
房产政策不当的恶果
过度使用金融衍生品
次贷危机“青睐”美国
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制约因素—一甬胀
美元贬值导致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
忽略风险管理的代价
雷曼破产导致华尔街金融危机

第2章 CDS保证金——潘多拉的盒子
CDS保证金
CDS保证金的盛衰
达摩克利斯之剑
重监管还是重自由
CDS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
另一个隐藏的危机:CDS

第3章 华尔街霸权的结束
美国金融霸权的历史
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倒塌
美元霸权的覆灭
美国金融霸权将被颠覆
华尔街金融霸权时代的消失
美国金融霸权的破灭
华尔街神话的终结

第4章 全球救市举措盘点
国有化的救市措施
注资:最有力的行动
颇富争议的降息政策
改变金融监管措施

第5章 华尔街监管之罪
金融危机和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
杠杆模式的过度使用
投行治理模式的缺陷
监管机构警钟长鸣

第6章 美国金融风暴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低利率和宽松的信贷条件
元凶二:贪婪的华尔街
元凶三:失职的信用评级机构
元凶四:监管机构无效的监管
元凶五: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缺陷

第7章 是难关,也是契机
金融危机将美国拖向衰退深渊
新兴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新能源秩序
金融危机带来的企业并购机会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机遇

第8章 格林斯潘难辞其咎
格林斯潘走下神坛
格林斯潘政策演变成为“金融海啸”
金融危机是格林斯潘时代遗留下的产物
格林斯潘的遗憾
格林斯潘的辩解

第9章 压垮全球金融市场的六根稻草
放弃雷曼兄弟
救助计划的一波三折
不合理的会计制度
投资者信心的彻底丧失
降级的次贷债券
次级债风波直接引爆金融危机

第10章 华尔街五宗罪
第一宗罪:过度“自信”导致大祸
第二宗罪:过度发放和吸收次级贷款
第三宗罪:全球对美国财富的羡慕
第四宗罪:监管部门的懈怠
第五宗罪:投资者对评级机构过于爱慕

第11章 金融政策与管制周期
金融政策的意义
激增的对冲基金
汇率制度及其影响
固定汇率的另一面
资本控制,一个有效的金融措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功与过

第12章 现代金融体系制造的祸根
金融海啸的实质:世界金融体系出现危机
现代金融业:向未来索取利润并折现的行业
寅吃卯粮,难以为继
美国金融体系的危机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
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第13章 美国金融危机的背后
危机背后的实质
美元的危机和美国的危机
追踪美国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
超前消费: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过度超前消费模式被颠覆
美国救市的闹剧

第14章 华尔街给我们的警示
由华尔街得到的警示
金融安全:金融创新需要注意的首要因素
切忌“虚拟经济”泡沫化
避免“举债消费”的噩梦
驱除国际金融秩序中的货币霸权
金融危机下的东亚对策
华尔街抄底启示录
严冬下的中国经济突围之路
抄底华尔街的具体问题

第15章 金融危机的通胀因素
通货紧缩的诡计
通货膨胀何以成为美国政府的隐秘伙伴
通货膨胀何以能够被掩盖
通货膨胀的实质

第16章 华尔街金融危机中落马的CEO
美林CEO斯坦·奥尼尔退休
花旗CEO普林斯被迫辞职
贝尔斯登CEO詹姆斯·凯恩离职
美联银行CEO汤普森提前退休
雷曼兄弟CEO福尔德落马
房利美CEO丹尼尔·马德被辞
房地美CEO理查德·赛伦被辞

第17章 金融风暴下的重灾国家
冰岛:第一个濒临“破产”的国家
乌克兰:千亿美元外债压顶
韩国:再次遭遇金融危机
匈牙利:或成下一个冰岛
巴基斯坦:金融危机阴云笼罩
日本: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欧盟大国:关系受到金融危机搅动

第18章:麦道夫的“庞氏骗局”
解读“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的终极进化——麦道夫骗局
大骗子麦道夫
麦道夫骗局:华尔街的耳光
麦道夫骗局解密:传说中的“内部消息”
华尔街:麦道夫的另一个受害者
警惕“庞氏骗局”,牢记七招防忽悠
附录一: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代
附录二:由石油引发的经济危机
附录三: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附录四:1987年的美国股市大崩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