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谁葬送了华尔街:2007-2008年金融危机通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13796
  • 作      者:
    张继伟,徐可编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谁葬送了华尔街:2007-2008年金融危机通鉴》以市场震荡和政府应对为两条主线,系统梳理了21世纪首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脉络,通过对贝尔斯登、雷曼、富通等标志性事件的详细解读,以及对欧洲央行行长、英国金融管理局局长、高盛高层、中投高层等金融界高端人士的访谈,生动还原了相关事件的真相。
  《谁葬送了华尔街:2007-2008年金融危机通鉴》以2007-2008年《财经》杂志关于此次金融危机的新闻报道为基础,试图从金融工具,监管制度、国际经济秩序、市场理念等多个层次,分析整个危机的技术、体制,思想性根源,并对危机的影响和未来走向进行评估、该书还专门描述了中资机构在危机中的表现,以及在大变革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谁葬送了华尔街:2007-2008年金融危机通鉴》以市场震荡和政府应对为两条主线,系统梳理了21世纪首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脉络,通过对贝尔斯登、雷曼、富通等标志性事件的详细解读,以及对欧洲央行行长、英国金融管理局局长、高盛高层、中投高层等金融界高端人士的访谈,生动还原了相关事件的真相。
  《谁葬送了华尔街:2007-2008年金融危机通鉴》以2007-2008年《财经》杂志关于此次金融危机的新闻报道为基础,试图从金融工具,监管制度、国际经济秩序、市场理念等多个层次,分析整个危机的技术、体制,思想性根源,并对危机的影响和未来走向进行评估、该书还专门描述了中资机构在危机中的表现,以及在大变革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
精彩书评
  《财经》始终秉承“独立、独家、独到”的编辑理念,以新闻的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的视角,以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的身份,持续关注、报道影响中国及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焦点人物,成为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新闻媒体……《财经》杂志丛书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它对热点问题的犀利剖析促进了进化中国市场环境的努力,而且对于提升中国传媒界的职业探索和专业素养也是极具重要意义的。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财经》没有仇不可能提供解决中国问题的完美处方十七努力做的,不过是在每一重大事件中运用独立判断能力,忠实记录时代和历史,而且一以贯之,我认为,这是《财经》与中国社会在它们共同的演化中求解中国问题的可靠途径。
  ——汪丁丁 北京大学教授,《财经》学术顾问
展开
精彩书摘
  与民间力量一起成长
  汪丁丁
  (一)
  《财经》乃民间社会一株小草,它与民间力量一起成长。它相信,只有民间力量的成长,才能够有效地遏制“大政府”与“大公司”的垄断倾向。也是基于对民间力量的信任和对公共空间的渴求,多年来,《财经》坚持不懈地争取新闻自由,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知情权奋斗不息——这就是十年来我参与并观察《财经》的结论。
  过去的十年风雨,需要放到过去三十年的背景中,再做思量。
  刚刚过去的三十年,是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反动过程,故而,自由市场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是这一过程的潜在趋势。基于民众在1949~1979年期间计划体制之下的生活体验,自由市场作为一种潜在趋势,在此后步入改革开放进程的中国社会里获得了自我实现的巨大动力。
  与此同时,自由市场明确地要激发和试图满足每一个卷入市场生活的人的私欲——它在许多方面是阴暗的和具有破坏性的——并因此而使资源配置变得更有效率。“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没有明确界定让谁先富裕起来,但内置于自由市场机制的效率与私欲之间的逻辑关系意味着,那些更少限制地追求私欲并懂得借助于他人私欲的人将会先富裕起来。为什么“剥削有功”?因为剥削者可以极大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故有功于社会整体。
  鉴于上述种种,我以为始有《财经》对于中国转型期社会根本问题的根本立场:既坚持效率原则又坚持正义原则,既赞同市场化改革又批判市场之弊端,既要引领潮流又要批判社会。
  很显然,一个没有批判的市场经济不可能演变为健康的市场经济;同理,一个从不反省的自由社会终将失去自由。
  (二)
  基于这一立场,在市场曾经或仍然弱小的领域里,《财经》为其鼓而呼之。例如,它在电信业支持反垄断和自由竞争的运动,在银行业主张脱胎换骨的改革迎接“市场大考”,在教育领域和医疗卫生领域坚持批评“大政府”及其官僚化倾向,在劳动力市场批评极端不发展的状况和“反市场”政策,等等。
  另一方面,在市场已经占据着主导位置的领域里,《财经》更多地报道其弊端并予以批判。例如,它在金融领域和土地开发等领域批判营私舞弊,揭露黑幕,反对不负责任和无视伦理的自由放任,在环境保护、文化遗产、食品安全等问题上主张以更有效的政府监管来弥补企业伦理的普遍缺失。
  也是基于这一立场,可以看到《财经》对“大政府”和“大公司”保持着同样的批判态度,因为它们内置了“利维坦”倾向,它们都倾向于垄断——对自由的垄断。并且,我们尤其警惕和批判这两种垄断势力相勾结的倾向。当然,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不得不容忍一个异常庞大的政府。因为转型期内的政府必须部分地履行它在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各项职能,同时还必须履行它在新的市场体制下的各项职能。然而,一切政府,内在地具有“利维坦怪兽”冲动,这是一项无可否认的事实,如同“绝对的权力绝对地趋于腐败”是一项无可否认的事实一样。
  (三)
  事实上,以往十年的中国政府行为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1998~2003年,及2003年以来。
  后一阶段,政府行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迅速官僚化”,尤其是在市场最可能失灵的领域,如“教育”和“卫生”,以及所谓“需要宏观经济调控”的诸领域。辨其原因,主要是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持续多年,大大超过了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导致中央和各地政府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及相应职能的迅速扩张,与此同时,政府行为并未发生显著改变,其基本模式仍是官僚化的。与后一阶段相比,在前一阶段,政府试图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种本质不同的行为模式之间实现职能转换。但是政府官员们的思想方法及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仍陷于旧的计划时代的惯式;他们常常以计划方式求解市场问题——典型的例如,曾引发经济学家群体的广泛批评的“粮食政策”,所谓“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般而言,以计划方式求解市场问题的政府行为,被群众称之为“瞎指挥”。与此同时,腐败,在金融领域、电信领域、石油、铁路、航空、电力以及一切被美其名日“天然垄断”的领域里,随着权力的扩展和诸如“投融资体制改革”、“住房体制改革”、“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而迅速蔓延,成为那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阴暗部分。十年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引发的许多深层问题都开始“浮出水面”。其中,最具广泛和深远影响的是“劳动一资本”关系问题,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潮,以及劳动者自发组织的维权行动。主要由于各地政府沉迷于早已过时的惯式,劳动者维权困难重重,劳动的要素价格在市场上被普遍低估。中国经济结构难以获得“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以往十年,国际社会发生的最具深远意义的事件,莫过于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界的恐怖主义袭击。所谓“文明的冲突”,经这一事件演变成为以族群灭绝为特征的恐怖主义行动,所谓“种族恐怖主义”。这一事件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含义,寻求具有文化包容性和更好缓解文明之冲突的发展道路。以往十年,中国社会经历的最具深远意义的事件,应属2003年爆发的SARS流行病及延续至今的可能爆发“禽流感”的持续威胁。这一事件不仅迫使中国政府重新建设全国性的疫病预防体系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非常规机制,而且迫使每一个中国人重新思考既有的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此相关的,许多中国人也开始重新审视他们在医药、中西医关系、养生、修身、心理和心性等方面的不健康与不和谐状态。今天,当市场不仅主导了我们的社会,且因它而生的经济发展的冲动正迅速耗尽我们社会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时,当环境问题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时候,鼓吹环境政策、支持环境运动、批评无节制的经济发展和廉价的工业化政策当为正途。(四)展望中国社会转型的最近的未来,我以为,应当相信,中国人均财富的持续增长,必会引发“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之普遍诉求,从而“教育”和“卫生”必会成为中国人普遍关心的领域。就教制度而言,如钱穆指出,中国历史上曾经实施过的五大类制度,最符合现代教育原则的是“社会自由教育”,或可辅以“官办教育”和“官督民办教育”。可是关于社会自由教育,最大的阻力来自我们社会根深蒂固的与“应试教育”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其次,阻力还来自政府官员的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古今中西,教育必须有独立之精神和独立之权利,而后才可能培养具有高远之理想且能从事原创之学术研究和兼济天下之技能的人才。故而,教育之自由化是当务之急,教育成果之考核应退居次要或以“官督民办”方式实施。就卫生和医疗制度而言,应当承认,现阶段,改革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市场主导的”或“官督民办的”,而不应是“政府主导的”或“官办的”。我们主张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供给制度——以医护人员为收益中心,逐步取消行政化的收益管理,逐步建立医疗保障体系和社区服务体系。政府应当做的事情是:(1)鼓励尽量多样化的消费者维权组织;(2)保护为消费者维权组织提供咨询的医疗专家的独立性;(3)资助或鼓励更加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供给方式,包括本土的和西方的医药研发以及本土的和西方的养生实践。(五)作为“结语”,应当承认,《财经》没有也不可能提供解决中国问题的完美处方。它努力做的,不过是在每一重大事件中运用独立判断能力,忠实记录时代和历史,而且一以贯之。我以为,这是《财经》与中国社会在它们共同的演化中求解中国问题的可靠途径。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财经》学术顾问
  文摘
  第一篇魔鬼出瓶
  两只对冲基金的倒掉
  创新,再创新
  要认识HGF和HGELF,需要从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Loan)说起。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种高风险的房屋贷款。它的风险在于借款人只支付很少的首期金额,借款人的收入和资产状况还有可能不足以支付所有的贷款,也就是出现拖欠。那么,为何银行还愿意做这样的贷款?如果银行必须持有这些贷款并承担拖欠风险,那当然不会出现如此多的次级贷款。但是,美国的资本市场允许银行将次级贷款和其他质量较好的贷款一起打包,然后卖掉。
  华尔街的投资银行要么自己把这些贷款池买下来,要么充当经纪人为其他金融机构购买做安排。而最初的借款银行就此摆脱这些贷款,并拿到现金去做更多的贷款。因为可以把次级贷款卖掉,这些银行日益忽视贷款的质量,许多贷款者根本就没有能力支付他们取得的贷款。
  投资银行随后又创造了将这些房屋贷款集合证券化的方式,即所谓的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作为华尔街的创新榜样,特殊目的机构被分割成被称为“tranche。的不同类别,新的债权证券,也就是债务抵押债券,被创造出来。
  每一个类别都有不同级别的风险和收益,并由标准普尔、穆迪或惠誉给予不同的评级。高级类别的资产质量最高,也能最优先获得偿付。接下来是初级或者中级类别,最后才是股权类别。保守的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和养老金计划可以购买质量评级为AAA或者AA的债务抵押债券,而投机者,或者发行证券的投资银行,則可以持有那些风险性最高的股权类别,这些类别有时被称为。有毒废料。
  事实证明,评级机构并没有恪尽职守。它们完全依赖贷款拖欠的历史模型,而不考虑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和持续下降的贷款质量。所以一旦房地产价格开始回落,贷款转坏的幅度远远超过它们的预期。
  2003年10月,HGF成立。它被贝尔斯登描述成一只主要投资于低风险、高评级证券——比如被标准普尔评级为AAA或从的债务抵押债券一一的基金,推荐给投资者。这只基金通过使用杠杆工具来提高回报率。而杠杆意味着基金本身要借钱来投资更多的债务抵押债券。更高的杠杆带来更高的回报,但不幸的是,也带来更高的风险。
  贝尔斯登告诉投资者他们预期的收益率在10%~12%之间,而风险很低。这个收益率比普遍的银行利率、LIBOR和货币市场利率都高,许多投资者都把钱投给了这只基金。最后,HGF募集的资金大约为15亿美元。
  “天”开始黑了
  头两年HGF干得不错,但随后美国房市开始掉头向下。从2006年初开始,基金经理们开始收到一些大额的赎回请求,这让基金经理们很头疼。
  因为基金持有流动性差的证券,比如许多债务抵押债券,基金的管理层一般会阶段性地估算这些证券的市场价值,或者说给这些证券定性。从基金的利益出发,他们更愿意高估证券,因为这种估价计算基金会有更好的表现,并决定他们收取的业绩费——HGF的基金经理会收取利润的20%作为业绩费。
  一旦出现赎回,基金就必须在公开市场卖掉一部分证券,这意味着要面对比他们内部评估低的市场价格。其结果是,必须做出亏损报告并放弃部分乃至全部的业绩费。更糟的是,亏损报告可能会吓坏其他投资者,导致更多的赎回,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可能是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担心,2006年8月,贝尔斯登成立了另一只基金——一只更高杠杆版本的HGF,即HGELF。给它起了这么长的名字,我想任何人都会心存疑虑。他们说,这只基金是上一个的升级版本,而且回报率更高。当然了,更高的杠杆就有更高的风险。可他们还宣称新基金是相对安全的,因为他们的管理技能高超,并会做一些对冲。
  贝尔斯登鼓励那些考虑从HGF赎回资金的投资者把钱投到HGELF,并且为HGELF招揽新客户。基金经理乔菲和坦宁还告诉潜在的投资者,他们会把自己的钱也投到HGELF中,可后来的刑事诉讼材料证明这纯粹是一派胡言。
  其实,HGF和HGELF的健康运转依靠的是稳定或者上升的房市。因为使用了杠杆,尤其是杠杆更高的HGELF,它们极容易在房价回落中受伤。房地产价格即使下趺幅度非常低,也足以威胁基金的表现。
  到2007年初,美国房市经历了大幅度的回落。这次调整是从2006年中开始的。标准普尔的CASE.Shiller房产指数,从2000年1月的100点上升到2006年7月的206点。但从2006年8月开始,这个指数就逐月下跌,并且跌势还在持续。紧随房价下趺而来的是经济放缓。
  对基金来说,最重要的是房贷拖欠率开始攀升,尤其是在次级贷款中。乔菲和坦宁对房地产市场的惨状心知肚明,也知道基金有大麻烦了。
  隐瞒与欺诈
  拉夫尔·乔菲是新泽西人,身兼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和贝尔斯登公司的资深董事总经理。通过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乔菲担任了HGF和HGELF的高级基金经理。马修·坦宁是纽约人,是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深董事总经理,同时担任HGF和HGELF的首席运营官。
  2007年3月,乔菲和坦宁已经意识到他们的基金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生涯都已危机四伏。乔菲写过一封电子邮件给他的同事:“我对市场感到害怕。坦宁说这若不是市场崩溃就是有史以来最佳的买入时机,而我更倾向于前者。正如我们讨论过的,对整个经济来说可能不是崩溃,但在我们的世界就是如此了”他还写道:“我对我们3月的表现感到恶心。”
  可是同一时间,他们却给投资者描画了一幅瑰丽的图景。3月7日,乔菲告诉一个联络着40个基金客户的贝尔斯登的经纪人,他相信他们拥有令人惊叹的市场机会!
  同一天,坦宁则建议同一个经纪人,“追加更多到我们的基金中。”
  更糟糕的是,2007年3月23日,乔菲开始从他们的基金中转移出属于自己的200万美元。显然,乔菲从没告诉投资者自己的举动。这个行为在刑事指控中非常突出,因为这意味着欺诈。
  2007年4月19日,一位基金管理团队的成员发表了一个报告,表明基金所持有的债务抵押债券价值比之前预计的大大缩水。几天以后坦宁也说:“次贷市场看上去非常糟糕……如果我们相信关于债务抵押债券的报告准确的话,我想我们应该把基金关闭了。如果这个报告是对的,那么整个次贷市场都完了。如果AAA的债券被系统性降级,那么我们绝无赚钱的可能。”
  这个时候,因为房市不断下跌,几乎所有的基金投资者都开始担心了。许多人要求赎回资金。但在2007年4月25日一个电话会议上,坦宁说的与他在内部所描述的基金将面对的情况相反,“我们对自己的处境非常满意……基金的架构正以它当初设计的方式运作。”
  直到5月,乔菲和坦宁还在谎话连篇,隐瞒基金赎回的规模和数量、乔菲自己在基金中的投资情况以及基金的业绩等。
  但到了2007年6月7日,投资者终于被告知,他们不能再从HGELF赎回他们的投资了。6月26日,同样的通知发给了HGF的投资者。这两只基金已经亏光了所有资产,投资者损失接近14亿美元。
  诉讼进行时
  这一案例必然引起美国证监会(SEC)的关注。美国证监会从2007年夏天开始对两只基金的破产进行调查。
  在收集文件和其他与调查相关的信息的过程中,贝尔斯登发现,坦宁在2007年用于做记录的台式电脑以及乔菲的一本在2007年1月1日至6月17日间用于手写记录的笔记本,双双失踪。这两起失踪可能并不是有预谋的,只是巧合,但是看起来太让人怀疑,尤其联想到两位当事人在事件中的言行.
  在两只基金垮台之后,投资者先后提出了数起法律诉讼。
  其中突出的一起是巴克莱银行在2007年12月19日提出的诉讼。巴克莱银行同意为这两只基金提供杠杆,从而成为基金的参与者,也因此直接卷入基金讼案.巴克莱银行起诉的理由共有14项,包括在(基金)管理和运作过程中的欺诈、共谋欺诈、过失误述和重大过失等。
  另外一起主要诉讼就是基金清算人提出的案件,称为Varga案。此案在2008年6月30日提交了修正后的诉状。这个案子有好几个被告,包括贝尔斯登公司、贝尔斯登基金管理公司、拉夫尔.乔菲、马修·坦宁、其他贝尔斯登雇员以及审计方德勤等。
  修正后的诉状共有234页,指控贝尔斯登公司以及乔菲和坦宁等人实行了诈骗行为,直接导致基金投资者蒙受超过15亿美元的损失,要求赔偿。它还指责贝尔斯登:“将两只基金当成垃圾倾倒场,接受贝尔斯登账内其他有害投资,包括通过大量不被允许的内部交易。”
  审计方德勤事务所也被指控实质性地参与并促进了欺诈行为。审计师被指控为基金出具看似公正客观的审计报告,帮助其吸引投资者,而实际上却并没有恪守第三方独立审查的职责。诉状还披露德勤从贝尔斯登处收取大量的审计费,仅2007财政年度一年就超过2000万美元。
  此外,原告还指控上述被告向投资者进行了很多虚假的陈述。比如贝尔斯登基金管理公司在2007年4月25日召开例行的电话会议,而一天前审计师刚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且几天之后就会公布这些审计结果。但是,贝尔斯登方面并没有在电话会议中告诉投资者,他们的基金正历经磨难,处在垮掉的边缘。相反,乔菲和坦宁说基金的前景和债务抵押债券市场都是乐观的。
  明明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却向投资者给出如此正面的表述,正是此案以及后来的刑事诉讼中关于投资欺诈指控的重要依据。
  2008年6月18日,美国地方法院(纽约东区)大陪审团回复了针对拉夫尔·乔菲和马修·坦宁的起诉。起诉中包括了九个罪项,其中对第五项到第九项的描述是直接引自起诉书的。两人的欺诈行径可见一斑。
  ……
展开
目录
总序
序曲 变革时代的来临
第一篇 魔鬼出瓶
两只对冲基金的倒掉
蝴蝶扇翅,全球共振
美国房地产“急转弯”

第二篇 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华尔街再洗牌
全世界央行,联合起来!
告别60年来的繁荣
特里谢的警告
贝兰克梵:次贷危机谁之过?
超级基金必败

第三篇 华尔街的第一滴血
贝尔斯登,丧钟为谁而鸣?
美联储的工具箱
中信和贝尔斯登:从婚礼到葬礼

第四篇 大危机前夜
假如“两房”倒了
“火箭筒”出手
“两房”教训
“次级”金融体系及其病灶

第五篇 华尔街生死簿
自球者美林
雷曼命运倒计时
审判日

第六篇 凶手与替罪羊
谁击沉了“无敌舰队”?
普林斯:新危机有什么不同
约翰·桑顿:华尔街不会消失
会计准则修改8 “刻度”

第七篇 保尔森屈膝
激辩“保尔森计划”
为什么保尔森错了
为什么保尔森(可能)是对的
B计划难救美国

第八篇 危机全球化,营救全球化
金融海啸横扫欧洲
富通解体
世纪大救赎
G20峰会:迎接新世界
索罗斯:我们需要国际“资金池”
霍华德·戴维斯:政府能做什么?

第九篇 中国镜像
中投:来自华尔街的诱惑
货币市场基金惊魂
危机之痛波及中国
雷曼“迷你债”大风波
尾声
后泡沫世界的陷阱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附录 全球金融危机大事记
名词解释
跋 与民间力量一起成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